• OA办公
  • 繁體版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郎溪这十年】郎溪:踔厉奋发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2-09-21 17:02 来源:郎溪发布 浏览:
【字体大小:

郎川大地

时间,是开拓者前行的刻度,是奋斗者筑梦的见证。

过去十年,是郎溪县砥砺奋进、蓄势腾飞的十年,也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生态环境改善最优、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广大群众受益最多的十年。

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争先进位、比学赶超,拉开了“山这边”就是“山那边”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良好格局。细细盘点,这张十年答卷上,纷至沓来的荣誉是最闪亮的注解——

成功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荣获国家级生态县、中国十大休闲小城、中国最佳健康养生休闲旅游名县、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县,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省质量强县、省投资环境十佳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卫生县城、省双拥模范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一组组夺目的数字、一项项喜人的变化、一个个崭新的成果,在这十年发展篇章上添上了斑斓的色彩……

这是发展提级、实力跨越的十年——

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84亿元增至2021年208.5亿元,年均增长9.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9.2亿元增至21.5亿元,年均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10年年均增长16.3%;规上工业增加值10年年均增长1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6.5亿元增至75.9亿元,年均增长12.9%;进出口总额从13904万美元增至40389万美元,年均增长14.0%;实际利用外资从3637万美元增至11321万美元,年均增长18.8%。

这是机遇叠加、潜力无限的十年——

“高铁时代”呼啸而来,长三角一体化东风遍吹郎川。2018年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苏皖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2021年,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莅临郎溪调研指导。同年,省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二十条”高含金量的专项政策……“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郎溪片区建设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这是城乡嬗变、魅力四射的十年——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路网框架全面拉开,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静湖公园、大义治水公园等城市游园已成为市民休闲的首选地,规划建设中的市民艺术文化中心拔地而起,东湖公园加快推进,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十大休闲小城”。城乡发展同频共振,城乡环卫、城乡供水、城乡公交和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23735元增长到2021年44990元,年均增幅达8.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7580元增长到2021年的19856元,年均增幅达10.4%,城乡一体化发展愿景呈现“现实模样”。

这是民生改善、活力充沛的十年——

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5年目标任务和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任务,全县农村特别是贫困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全面改善,郎溪县扶贫开发局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十年来,全县教育、医疗、环境、社会治理方方面面实现了全面提升,民生福祉跃上了新的台阶。

这更是极不平凡、勠力同心的十年——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非洲猪瘟和历史罕见的汛情灾情,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医务工作者、人民子弟兵、民兵预备役以强大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和防汛抗洪保卫战,充分展现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时代风采,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郎溪南站高铁站

非凡成就  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十年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

郎溪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锚定“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县域排头兵”航标,以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为总抓手,突出“工业强县”的首要地位、“生态立县”的绿色本底,坚持“一一一二五”的工作思路,坚决打好工业发展突破年战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年、历史遗留问题决战年“三大战役”,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路走来,征途波澜壮阔。2021年,郎溪的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增幅居全市第1、全省第8;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居全市第2、全省第1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居全市第3、全省第9;工业用电量增幅居全市第2、全省第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幅居全市第1、全省第4。

这十年,发展动能加快转换结出新硕果——

“一区一园一港”格局加速推进,聚焦发展的声音越来越响、大抓工业的共识基本形成。

郎溪经济开发区顺利进入国家级开发区培育期,东扩片区建设扎实推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纺织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被列入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机械装备及零部件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已公示结束,即将正式命名。

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47户增至2021年的259户,拥有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8家,“专精特新”企业26家,建成国家、省市级各类创新平台43个。

出台“十条政策”助企度过疫情难关,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全力帮扶做大做强。2021年,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产值分别增至50.56亿元、68.5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6%、15.6%、31.1%。

这十年,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涌动新活力——

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开展招商引资“百日竞赛”和项目攻坚“百日会战”,投资10亿元的华茂机械、投资9亿元的科大重工、投资6亿元的运良汽车轮毂等项目纷纷签约落户。

精准发力打出“双招双引”新攻势,坚持每月一签约、每月一开工,2021年以来,郎溪长三角君澜酒店投入使用,亚磊金属科技、迅驰汽车工具、华鑫新能源、聚杰微纤等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户,腾旋科技、华茂机械制造、新涛光电科技、置信纺织产业基地等25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或开工建设。

这十年,一体化发展蹄疾步稳呈现新气象——

定埠港集装箱航线开通

高起点编制“一地六县”郎溪片区规划,设立苏皖合作示范区郎溪片区管委会,高质量承办苏皖合作示范区2021年度决策层联席会议,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被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郎溪展示中心建成运行,“一地六县”白茅岭综合服务暨会务中心加快建设。与省农垦集团达成深化垦地合作协议。定埠港全省首个县级集装箱航线开通运营。

对外合作,创举连连——与上海青浦工业园签订园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青浦郎溪工业园;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建长三角区域发展郎溪研究院,建成郎溪长三角区域发展研究培训中心并投入使用……

交通互联,捷报频频——商合杭高铁郎溪南站通车运营;全长12.4公里的沪皖大道建成通车;完成G318公路十字段改扩建工程;郎溪至溧阳首条省际毗邻公交(梅渚-社渚)正式开通……

这十年,产业交融互动激荡谱写新篇章——

农业质效显著增强。2013年,郎溪县家庭农场发展模式被确定为全国家庭农场“五大模式”之一。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全县家庭农场由2012年的1052家增长到19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由2012年的321家增长到576家;规模以上土地流转面积达49.39万亩,其中耕地26.09万亩,流转率由2012年底42%增长到65%;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48家,其中市级45家,省级5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0家。

服务业层级不断提升。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初具规模,2021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75.3亿元,增长10.9%,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1%。

回首来时路,郁郁满芳华。这一个个“非凡成就”的背后,凝聚着全县上下聚力“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的决心,彰显着奋力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县域排头兵的魄力。

非凡作为  深度构建城乡融合一体化格局

十年奋进迎巨变,城乡融合谱新篇。

行走郎川大地,一个个精品景区风光旖旎、一个个特色小镇摇曳生姿、一个个美丽乡村如花绽放,串联出一幅幅“茶乡画郎 溪引八方”的大美画卷。

城乡一体,共治共享;融合聚力,同频共振。

这十年,在推进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征程上,郎溪县促进城市建设大发展,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在加速提升城市能级的第一线——

县城建成区拓展到17.5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8平方米,亮化、绿化及一批配套功能提升项目高质量实施。稳定城区房地产市场发展、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实施意见出台施行,在全省率先推行商品房预售资金第三方托管;以“红色物业”为抓手,“四位一体”物业管理加速构建;城区烟花爆竹“双禁”、违建拆除、货车限行强力开展,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县城防洪标准基本达到50年一遇,经受住2次特大洪涝灾害。随着城市更新加速,公共设施建设持续完善,“绣”出最美城市风貌。从静湖碧波荡漾到东湖微风徐徐,从郎川大道到文化巷道改造提升,构筑起道路街景融为一体的人居环境新样板。

在加速构建美丽郎溪的主战场——

坚持高标准常态化、城乡一体全域推进文明创建,从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空中蛛网”“牛皮癣”“飞线充电”“停车位施划”“楼道清理”等小事做起,追着问题走、对着问题干,以问题的减法累积成效的加法,提升文明城市的成色。2021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并在同年省级测评中获实地第二名。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十年间,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39个,市级中心村29个;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27394座,农村危房改造11784户,村容村貌显著改善。电影《幸福小马灯》拍摄完成,“超市暖新闻”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郎溪样板”已悄然成型。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迈出坚实步伐,“一城两山三湖”格局初显,稳步推进新和旅游度假区、石佛山——天子湖景区、白茅岭国际康养小镇、胥河文化旅游小镇等一系列重大项目。“中国绿茶之乡——郎溪茶旅二日游路线”荣获安徽十大最美茶旅线路,新和樱花、美迪花卉展分别荣登央视《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头版。“建平十六鲜”美食文化品牌逐步打响。2021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412.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44亿元,旅游总收入35.48亿元。

在加速实施乡村振兴的最前沿——

发展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1家、四星级1家;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家,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6家。获批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家、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3家。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家、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家。新增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5家。建成郎溪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并通过“双认证”,2020年创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大力实施茶产业和花卉苗木产业提升工程,“中国绿茶之乡”名片愈发靓丽,黄茶品牌快速崛起。茶叶种植面积8.9万亩、苗木花卉12.8万亩、再生稻2万亩,推广稻虾综合种养10万亩。

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展示中心

非凡作为,惊喜蝶变。十年来,郎溪县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

非凡答卷  加快补齐短板改善民生福祉

非凡十年,千家万户的“小幸福”开花结果,成为郎川大地最温暖的底色。

“民”字当头,实干为先;民生画卷,绚丽多彩。

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征程上,郎溪县上下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28个贫困村于2017年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421户14563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底的3675.95元增加到2021年的14488.46元;经营性收入总额由2014年底的602.3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3007.13万元。“九大工程”精准推进,87个扶贫项目高效实施,28个贫困村实现特色种养扶贫产业园区全覆盖。全市唯一的纪录小康工程展馆建成开放。

十年间,教育事业发展平稳有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十三五”末普通高考本科达线率由最低54.28%提升到最高74.9%,居全市第二位,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体成绩居全市前列。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在全省率先启动教师无校籍管理,全面推行“县管校聘”改革,启动实施了标准校车运行模式改革。体育事业形成“八大品牌赛事”,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十年间,医疗卫生事业更加便民利民。加快实施健康郎溪战略,推动计划生育转型发展,做好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创建工作加速推进,县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及附属配套工程加快建设,“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集团郎溪县人民医院”正式挂牌。

十年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深入贯彻水、土壤、大气“十条”,PM2.5、PM10指标和优良天数比例实现“两降一升”,考核Ⅲ类水体达标率达100%。扎实开展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国家土地例行督察、违建别墅、“大棚房”等问题整改,高井庙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问题得到根本遏制。超额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

十年间,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深化平安郎溪建设,积极探索具有郎溪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发挥“楼栋长”作用,探索开展“小板凳会议”,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先后荣获“省级平安县”、省级无邪教示范县、2020年社会治理创新优秀组织和2020年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县,先后两次荣获全省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先进集体。

枝叶关情,暖在民心。这十年,郎溪县聚焦改善民生,涵养民本情怀,群众在一件件民生实事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幸福。

站在崭新的起点,郎溪县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忠诚尽职、勇毅前行,奋力谱写郎溪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踔厉奋发向未来,笃行不怠开新局。一个开放进取、充满希望的新郎溪必将全新亮相、绽放新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