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A办公
  • 繁體版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生工程 > 政策法规

郎溪县2017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民生工程绩效评价自评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18-08-27 14:40 来源: 浏览:
【字体大小:

郎溪县2017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民生工程绩效评价自评工作汇报

 

根据《宣城市教体局关于开展2017年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民生工程绩效评价的通知》(教民生〔2017〕56号)文件精神,我县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投入情况(26分,自评得分26分)

1、项目立项。项目计划编制:2月份我局组织全县校舍安全大排查和校舍维修改造项目遴选。根据排查和遴选情况,我局研定确定我县25所中小学33个校舍维修项目项目计划编制到校,我局与县财政局联合上报关于2017年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用于新建项目的报告(含计划表),并按计划实施。新建、改扩建、维修等校舍面积17250平方米,其中新建校舍2700平方米。3月份向发改委报告,4月份发改委已下达立项批复。

2、资金落实。资金预算安排: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足额预算安排落实县级公用经费和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2017年公用经费县级配套106.65万元(年初预算86.9万元,超预算22.73%),另安排县保留公用经费47.7万元通过年初预算下达各中小学。寄宿生生活费补助203.14万元(年初预算99.1万元,超预算204.98%)。公用经费核拨:公用经费拨付,各级财政资金按序时进度核拨到校。1月份,财政预算下达各中小学县保留公用经费47.7万元;2月份拨付春季公用经费409万元;5月份拨付春季公办学校公用经费507.9万元,春季民办学校公用经费183.1万元;8月份拨付秋季公用经费409万元;10月份拨付秋季公办学校公用经费481.25万元,民办学校公用经费184.7万元。资助资金发放:寄宿生生活补助对象评审认定程序规范,补助资金分学期打卡到人。2017年计划资金198.2万元,计划资助2544人。实际资助288.64万元,资助人数5281人次。春季实际资助学生2924人,资助资金160.55万元,其中建档立卡450人,资金24.56万元,4月初通过银行代发打卡发放;秋季实际资助2357人,资助资金114.89万元,其中建档立卡学生853人,资助46.45万元,分别于8月28日和9月8日完成银行代发

二、过程情况(54分,自评得分54分)

1、项目管理。

1管理制度建立:根据国家和省相关制度规定,结合实际制定《郎溪县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办法》、《郎溪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实施细则》、《郎溪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暂行办法》、《郎溪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管理办法》、《郎溪县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郎溪县教体系统差旅费管理办法》。各义务教育学校结合实际适时修订完善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差旅费等管理制度。

2)建设项目管理:校舍维修改造工程涉及25所学校33个工程项目根据片区划分打捆招标,全县校舍维修项目分11个标段。4月底,完成图纸设计、清单控制价编制工作;5月份进入招标挂网,6月上旬开标,6月下旬签订合同,7月份进场施工,8月份完工,9-11月份完成验收审计,12月份完成结算。工程管理规范,各项资料齐全。

3)监督检查实施:制定《郎溪县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工作计划》,明确每学期开展一次开学收费检查、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认定发放督查、教育助学脱贫工作督查、校舍维修改造项目督查等。具体如下:1、开展“义保”工作中期督查。5月份结合市义保中期督查,我局开展“义保”工作中期督查。为迎接县巡视组财务巡查,我局组织教育核算中心统管会计开展对全县中小学2013-20175月份账务资料进行自查和抽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2、开展民生工程资助类督查工作。20176开展民办落实学校学生享受生均公用经费政策进行专项督查,随机电话回访20名学生家长,社会满意度非常高。3、开展教育助学脱贫工作督查。今年开展三次教育助学脱贫工作检查,6月份和10月份开展教育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督查、7月份开展暑期大走访工作推进情况督查4、开展两次开学工作检查。春秋季开学初县教体局组成检查组,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组通过现场实证查看,重点检查了各校开学常规、规范办学、收费管理和安全卫生工作。5、配合县巡视组和县审计局开展督查工作。6月份,我局配合县第二巡视组对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进行专项审计督查。配合县审计局开展2016年县财政同级审计,重点督查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和校舍维修工程实施情况。

4)宣传工作开展:为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政策知晓度和社会满意度,我县制订《郎溪县2017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工作方案》(教计〔2017〕13号),拟定工作计划,将每年5月和9月份定为民生宣传月。县民生办印刷36000册《郎溪县2017年33项民生工程政策解读》宣传册,已通过学校发放,师生人手一册,结合《致家长朋友一封信》和《关于做好印发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初高中毕业生一封信》,要求学校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宣传活动,利用暑期开展建档立卡家庭大走访活动,确保不漏一户,不少一人。发送市、县教育民生宣传报道60余篇,全方位提升我县教育民生宣传力度。学校同步制订了宣传计划和方案,并根据要求开展宣传活动。

5)业务培训组织:县教体局对学校校长和财会人员,本年度多次开展财经政策法规和教育财会管理等方面的专题培训。为开拓视野,提升我县中小学财务人员水平,暑期在上海财经大学开展中小学财务、总务人员培训。

6)月报报送质量:月计划报送及时、准确,无数据失误。

2、财务管理

1)经费支出审核:我局严格执行财政、教育“双审核”制度。学校内部控制健全,公用经费支出履行规范的审核审批程序,严格按照预算批复的支出项目和规定的标准执行,各项支出报销程序规范、手续齐全、据实列支。学校严格按照公用经费支出范围开支各项费用。学校培训费支出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5%。

2)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支付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3)政府采购执行: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购置等,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按照《政府采购法》要求实行政府采购。根据县财政局印发的《郎溪县2017-2018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财购[2016]118号)的规定:限额以内的货物类及服务类采购,学校直接填写《郎溪县政府采购申请表》,经教体局主管科室和县财政局政府采购中心同意(签字盖章)后,学校自行采购;限额以上的大型采购,须经过郎溪县教体局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领导组讨论通过后,通知学校与县财政局政府采购中心联系,办理挂网招投标手续;根据县财政局印发的《郎溪县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标准(试行)》规定,超标准采购货物类,经教体局主管科室同意后,由县教体局书面报告县国资办,待县国资办批复同意后,方可实施。

4)民主理财实施:民主理财活动进入常态化。2017年我局组织了次学校民主理财活动。各校分别组织了有统管会计参加的学校的民主理财活动。各校均能公开选举小组成员,严格执行民主理财制度,大额资金使用能通过民主理财小组集体讨论决定,及时公示理财结果,逐步实现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5)财务信息公开:财务公开。学校按季度将学校收支情况(含“三公”经费)进行公示公开,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此外还有民主理财结果公示、贫困寄宿生认定结果公示等。校务公开。学校将经民主理财小组及行政会集体讨论通过的决议、其他学校重大事件、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的通知等张贴在校务公开栏。各校均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学校设置了永久固定公示栏,每季度在学校醒目位置公开学校财务情况,接受师生和群众监督。

6)实物资产管理:学校建立实物资产采购登记台账,健全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确保账实、账账、账卡相符。

7)资助资金管理:通过银行卡及时、足额发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银行卡领取记录完整、真实,银行发放凭证齐全。

三、产出情况(12分,自评得分12分)

1、项目建设进度:校舍维修改造年度实施计划年度全部完成任务。

2、资助政策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贫困面不低于年初上报市教体局、市财政局的数据。2017年计划资金198.2万元,计划资助贫困寄宿生2917人,其中建档立卡425人。实际资助302.24万元,资助人数5485人次(春季3128人、秋季2357人)。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

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标准按照小学600元每生、初中800元每生,分学期直接打卡方式发放给学生。2017年民办学校通过银行打卡发放资金367.8万元,春季5月份发放183.1万元, 惠及5160人;秋季10月份发放184.7万元,惠及5180人。

3、学校收费管理:学校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每学期开学初期,学校设立收费公示专栏,将物价部门核定收费项目、标准、依据张贴公示。2014年秋季起,郎溪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停止向学生收取簿本费,所需经费由县财政承担,收费公示栏公开的是零收费公示。

四、效果情况(8分,自评得分8分)

1、项目运行情况:校舍及其配套设施、仪器设备、图书等利用充分,不存在闲置浪费现象;学校的项目建设和投入使用后,未发生安全事故。

2、社会公众或受益对象满意度:通过随机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现场走访等形式,对社会公众、受益对象满意度进行调查,达到90%以上。

通过以上自评,得100分。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1、存在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行艰难。由于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学生上学路途远了,乘坐校车安全隐患较大。同时受城镇化建设和农民工进城影响,家长更愿意学生选择城区学校就读,农村学校生源萎缩严重。农村学校为保证生源,采取全寄宿制,实行封闭式管理。虽能保证生源,但全寄宿制学校投入的人力、财力过大,经费得不到保障,运行艰难。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运转困难农村小规模学校,按学生人数拨付的经费不能保证正常运行。我县现有不足200学生的初中学校8所,不足100学生的初中学校4所。对不足100学生的学校按100人安排经费,仍然不能保障正常运转,因为学校的水电、网络通讯等费用与学生多少没有严格的线性关系。建议上级加大对薄弱农村学校公用经费的投入,建立底部抬高、差额累进的公用经费补助方式。

2、工作打算。继续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做好资金的审核、拨付、监管工作;结合全面改薄工程,提前谋划明年的校舍维修资金规划工作,把有限的资金实实在在用到急需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校园规划方面加强民办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新中小学会计制度加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满意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要求学校固定资产明细账(卡片)与县国资办网络系统相吻合,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加强学校食堂经费收支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