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十字镇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十字镇政府> 政策文件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833C/202008-00069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十字镇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方案】十字镇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文号: 十政秘【2020】76
成文日期: 2020-08-10 发布日期: 2020-08-11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833C/202008-00069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十字镇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方案】十字镇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文号: 十政秘【2020】76
成文日期: 2020-08-10
发布日期: 2020-08-11
【方案】十字镇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0-08-11 14:35 来源:十字镇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贯彻落实《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安徽省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宣城市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及《健康郎溪2030规划》等精神和要求,解决当前尘肺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坚决遏制尘肺病高发势头,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行动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摸清底数,加强预防,控制增量,保障存量”的思路,动员全镇力量,实施分类管理综合治理,有效加强尘肺病预防控制,大力开展尘肺病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底,摸清用人单位粉尘危害基本情况和报告职业性尘肺病患者健康状况。非煤矿山、冶金、铸造、建材等尘肺病易发高发行业的粉尘危害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尘肺病患者救治救助水平明显提高,稳步提高被归因诊断为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保障水平。职业健康监督执法能力有较大提高,指派专(兼)职执法人员或协管员,加强职业健康执法网底建设,职业健康违法违规行为明显减少。尘肺病防治目标与脱贫攻坚任务同步完成。
     (二)具体目标

1、纳入治理范围的用人单位粉尘危害申报率达到95%以上;粉尘浓度定期检测率达到95%以上;接尘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95%以上;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和劳动者培训率达到95%以上。
      2、非煤矿山、冶金、铸造、建材等重点行业用人单位劳动者工伤保险覆盖率达到80%以上;新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实施率达到95%以上;用人单位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粉尘危害专项治理行动
按照“摸清底数、突出重点、淘汰落后、综合治理”的路径,深入开展尘肺病易发高发行业领域的专项治理工作,督促用人单位落实粉尘防控主体责任,确保实现治理目标。
       1、开展粉尘危害专项调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开展专项调查,全面掌握用人单位粉尘危害基本信息及其地区、行业、岗位、人群分布情况,建立粉尘危害基础数据库,2020年底前完成调查工作。
       2、集中开展非煤矿山、冶金、铸造、建材等重点行业粉尘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按照国家重点行业粉尘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指南和技术指南明确的治理目标、任务、步骤和要求,以及不同行业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防尘工程措施、检查要点,加强对治理工作的具体指导,推动用人单位从生产工艺、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等方面入手进行整治,控制和消除粉尘危害。(卫计办负责,安监站、环保站配合)
        3、对已经开展过粉尘危害专项治理的陶瓷生产、耐火材料制造、石材加工等行业领域,通过组织“回头看”,巩固提高治理成效。(卫计办负责)
       4、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不满足环保要求的非煤矿山、水泥、冶金、铸造、陶瓷、石材加工等用人单位,坚决依法处理处罚,对符合相关规定的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治无望的提请县政府依法予以停业或关闭。(经发办、安监站、环保站负责)
     (二)尘肺病患者救治救助行动
       1、加强尘肺病监测、筛查和随访。按照国家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方案,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的13种尘肺病全部纳入重点职业病监测内容;加强尘肺病主动监测,开展呼吸类疾病就诊患者尘肺病筛查试点;对所有诊断为尘肺病的患者建立档案,实现一人一档。对已报告尘肺病患者进行随访和回顾性调查,掌握其健康状况。通过职业病信息管理系统,向县卫生健康委报告相关信息。(卫计办负责,财政所配合)
       2、对诊断为尘肺病的患者实施分类救治救助。
——对于已经诊断为职业性尘肺病且已参加工伤保险的患者,严格按照现有政策规定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对于已经诊断为职业性尘肺病、未参加工伤保险,但相关用人单位仍存在的患者,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其医疗和生活保障费用。依法开展法律援助,为诊断为职业性尘肺病的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人社所、卫计办、司法所、财政所按职责分工负责)
——对于已经诊断为职业性尘肺病,但没有参加工伤保险且相关用人单位已不存在等特殊情况,以及因缺少职业病诊断所需资料、仅诊断为尘肺病的患者,将符合条件的纳入救助范围,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项制度,做好资助参保工作,实施综合医疗保障,梯次减轻患者负担;对基本生活有困难的,全面落实生活帮扶措施。(卫计办、人社所、民政所按职责分工负责)
        4、实施尘肺病重点行业工伤保险扩面专项行动。定期了解粉尘危害基础数据库更新情况,及时将相关用人单位劳动者纳入工伤保险统筹范围。(人社所负责,卫计办配合)
       (三)职业健康监管执法行动
        1、按照监管任务与监管力量相匹配的原则,加强职业健康监管队伍建设,充实职业健康监管执法人员。2019年完善职业健康监管执法装备配备标准,重点加强执法装备投入,保障监管执法需要。强化对职业健康监管执法人员法律法规、行政执法、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卫计办负责)
        2、加强对非煤矿山、冶金、铸造、建材等重点行业领域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拒不整改的,严厉处罚、公开曝光,并依法将其纳入“黑名单”管理,强化震慑作用,确保这些重点行业领域新增建设项目“三同时”实施率达到95%以上。(卫计办、安监站、经发办负责)
        3、按照分类分级监管原则,强化对粉尘危害风险高的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查。对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严重超标但未采取有效工程或个体防护措施的,要进行重点监督,加大执法频次,依法从严处罚。对于粉尘浓度严重超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要依法予以关闭。到2020年底前,非煤矿山、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95%以上,职业健康违法违规行为明显减少。(卫计办、安监站负责)
      (四)用人单位主体责任落实行动
        1、用人单位要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组织)。非煤矿山、冶金、建材等粉尘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必须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粉尘防治日常管理工作。
       2、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及时、如实申报粉尘危害项目,按照要求开展粉尘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工作,加强防尘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为劳动者配发合格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
       3、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告知劳动者粉尘危害及防护知识,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依法组织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为劳动者建立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对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职业健康禁忌的,及时调离相关工作岗位。
        4、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推动企业提升粉尘危害防治水平。在重点行业推行平等协商和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制度,督促用人单位认真履行职业病防治责任和义务。到2020年底前,重点行业用人单位劳动者工伤保险覆盖率达到80%以上,重点行业企业普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上由卫计办、人社所、经发办、工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防治技术能力提升行动
        按照“镇街有康复站,村居有康复点”的目标,加强基层尘肺病诊治康复能力建设。开展尘肺病康复站(点)试点工作,依托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尘肺病康复站,设置氧疗室、治疗室、教育室、抢救室等用房,配备心电图机、吸氧装置、呼吸机等医疗设备,备齐治疗尘肺病常用药物;常住尘肺病患者达到10人的村居,依托村卫生室建立尘肺病康复点,配备制氧机等设备和医疗床位,备有常用药物。(卫计办负责,卫生院、财政所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相关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尘肺病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认真组织落实本方案确定的任务措施,建立工作台账,互通信息,密切配合,切实抓好落实。镇政府将不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保障如期完成攻坚行动目标。

落实站所责任,将尘肺病防治纳入议事日程,将尘肺病防治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明确目标与责任,建立工作台账,研究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及时协调解决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有关站所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本地区、本部门的实施计划和方案。

(二)落实法规标准。认真贯彻国家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落实国家修改完善的职业病报告、职业健康管理、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监测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等技术规范。认真履行粉尘危害工程控制、个体防护、健康监护以及职业病诊断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卫计办、人社所、司法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人才保障。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着力提高镇、村两级职业健康服务能力。严格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医师管理,强化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发展壮大诊断医师队伍。按照逐级分类培训原则,组织对职业卫生技术人员开展防治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卫计办、卫生院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营造良好氛围。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尘肺病防治工作,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采用劳动者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广泛开展尘肺病防治法治宣传教育、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普及粉尘危害防治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舆论引导,积极宣传报道各地区、各部门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营造有利于攻坚行动开展的浓厚氛围。(党政办负责,司法所、人社所会配合)


                                                                                                                                                                 十字镇人民政府

                                                                                                                                                                 2020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