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姚村乡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全域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为抓手,主攻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乡村治理、集体经济、干部能力提升五项重点工作,加快推进我乡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把姚村打造成郎溪县最佳旅游宜居地,宣城市旅游交通的三环四县核心区,江南通往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的门户,长三角独具价值的康养度假旅游胜地,两山理论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地。
一、全域旅游发展
(一)市场化运作。云舞演艺市场化,推动云舞文化传承与县域舞蹈学校合作,筹建云舞传承馆,培育云舞传承梯队。景区管理市场化。积极争取县国投公司、龙元集团、中惠旅合作开发运营观天下景区事项,将景区建管运营推向市场;村级经济发展市场化。与供销社合作,充分发挥村级旅游发展公司的作用,与农村“三变”改革结合,引导村级旅游发展公司适度进行农特产品销售、民宿运营。乡村旅游发展市场化。整合打包姚村乡已获批的重点文旅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及谋划的重点项目,与县财政局、县国投公司对接,探讨发放乡村振兴专项债券。积极探索民俗农家乐地方标准。
(二)个性化发展。一是有序发展。集中力量打造西部乡村旅游片区,充分利用生态红线保护范围外的云舞公路中黄家湾-盛村段,包装欢乐山谷旅游项目招商;充分利用农村民房,发展一批“小而精”的民宿集群。多彩村庄以杜鹃花谷景区为核心,创建3A景区;黄家湾以民宿集中区为定位,谋划田园综合体建设;塘家冲以华东最险越野赛道和蓝莓园为支撑,建设最美小山村;夏桥以红色旅游为方向,筹建红色研学基地。充分利用“4.0”版本品牌村与多彩村庄共建共享,二是做全业态。推动已有民宿、农家乐升级提标,在妙泉、红旗建成以国投“悦慢”民宿、“昔慢·艺文”酒店、泰清茶韵谷、“小土村”木屋民宿、黄家湾民宿集中区等高中低档俱全的民宿经济带;做强传统业态,全力支持姚村闷酱、瑞草魁茶叶、竹制品等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扩大产能,运用电子商务等平台,提升安徽省著名商标、国家级一村一品的品牌影响力。三是做强旅游营销。扩大第四届映山红乡村赏花节的沪苏浙区域的影响力。引导工会等组织开展姚村旅游景点抖音打卡、网红摄影点评选等活动,围绕自行车赛、马拉松、登山赛事等活动持续举办各类文体赛事。
(三)科学化保护。强化古树名木保护,对乡内所有古树名木进行普查,百年以上古树全部挂牌,在盛村、柯村、白阳岗开展古树名木知识长廊建设。强化历史文物保护,加大对历史文物的巡查保护力度,抢救性保护国保,升级一批市保,实现一件文物一个历史传承一篇乡村故事。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力推进“云舞”申报国家级非遗工作,对姚村糕点、姚村闷酱、瑞草魁茶叶等历史文化传承进行传承人培育。强化文化内涵的挖掘,对姚氏族谱、胡氏族谱为代表的姚村历史文化作品,进行分类解读整理,提炼出姚村乡贤名人榜、姚村历史景点介绍、姚村家风家训名言、姚村景点诗文摘选,将成果写上文化墙,融入乡村景观节点建设中。
二、美丽乡村建设
(一)乡镇规划。一是总规修编。初步形成一环三片区的旅游发展框架格局,即乡域旅游环线、观天下旅游度假区、鸦山古道景观区、西部乡村民宿旅游区。二是规划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姚村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观天下景区规划、村庄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提请县委、县政府专题编制大观天下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推动观天下景区南门改造方案获批,谋划景区镇区二区合一,有序启动观天下景区集散中心建设。三是规划落地。以“云舞之路、七彩环线”等一批高质量规划为指引,推动全乡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旅游公厕建设节奏和风貌,解决县际乡际周边主要交通路段旅游标识数量偏少、风格不统一、指引作用不强的问题,以旅游环线的旅游驿站建设为重点,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二)农业工作。聚焦农村“三变”改革,做实农村体制改革,进一步激活农村发展要素资源。明确主导产业,将茶产业、竹产业、以闷酱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作为一二产主导产业,将民宿、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业作为三产主导产业。搭建产业融合发展平台,推动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和三产融合发展,做全产业业态,搭建互联网平台、统一旅游商品标志,加强旅游商品品牌建设,瑞草魁茶叶、姚村闷酱,初步建成以泰清茶韵谷、“昔慢·艺文”酒店、“小土村”木屋民宿、黄家湾民宿集中区等高中低档俱全的民宿经济带。初步建成妙泉“315”示范工程品牌村,突出打造姚村“静界山水、禅意桃源“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提供产业发展要素支撑,开展茶叶种植、采摘、加工技能培训,实现标准化品质化生产,围绕主导产业精准招商,重点在茶产业和竹产业上实现突破。完成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为村减负,建立资金集中管理统一支付机制,探索符合乡村实际的垃圾分类机制。“三大革命”收官,全部完成旱厕改造,提升旅游公厕服务功能,加快“五清一改”力度,以环线、景区、中心村、基层村为重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成四青村2019年度省级中心村建设。
三、生态环境保护
(一)突出污染防治。严守耕地保护、开发强度和生态保护三条红线,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狠抓生态环境问题整治,突出抓好黑臭水体、散乱污企业、农业面源污染、饮用水源地等环境综合整治。认真执行砂石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打击“砂霸”,以城管综合执法队伍为主力,重拳出击毁林采砂、河道采砂等违法行为,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严格执行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
(二)完善生态机制。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林长制”,严控生态红线,严禁在禁养区域内从事养殖,将天子湖、红旗湖两个水源地保护形成常态化机制,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全面保障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力争水系联通姚村项目区工程早日建成,大力推进港口湾水库灌区郎溪片项目建设。
四、脱贫攻坚
继续以村为主,聚集减贫任务、脱贫质量、产业带动、作风建设,确保完成2020年4户4人脱贫任务,打造民宿集群、茶叶种植、农产品加工、生态采摘四大扶贫产业板块。发展到户产业,加强“造血”功能,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电商等产业项目,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升金融扶贫质量,确保圆满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任务。
五、项目建设
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让项目建设成为促发展、保民生的坚强动力。高质量推进建设重点项目。一是攻坚3个村庄建设项目。“茶韵郎溪多彩村庄”(盛村、柯村)基本建成,“千年茶村、岗上人家”(白阳岗)全面启动,省级中心村塘家冲迎检验收。二是开工5个民宿项目。“昔慢·艺文”酒店、“小土村”木屋民宿、科大重工盘龙生态项目、黄家湾田园综合体途游民宿板块、姚村闷酱文创民宿园。三是紧盯6个交通项目。完成盛村-柯村旅游景观道路建设,持续推进“云舞公路·七彩环线”项目建设,东九村-姚村段拓宽改造施工,启动“十里桃源”景观大道项目建设,推动姚村-水东旅游道路、环天子湖旅游大道、袁村至新318连接线项目立项。四是对接10个文旅项目。“夏桥研学游基地”、四青邛剅养老、“悦慢”民宿、泰清生态园二期、环红旗湖自行车赛道、欢乐山谷招商项目等。
六、乡村治理
(一)党建+三治。构建基层治理平台,红旗村黄家湾试点“五帮五助”,打造红色夏桥法治广场、红旗自治广场、妙泉德治公园、社区云舞主题公园4个实践基地。恢复自然村管理秩序,与网格化管理融合,配齐配强村民组组长和会计,兼任网格员,实现一个自然村一枚公章一个微信群一名机关干部联系。
(二)健全“村为主”制度。以县对村“6+2”考核为指引,树明村级工作导向,力争各村(社区)在县考核中走在前面,力争乡村两级工作有效联通共同进步。探索统一村级服务大厅等场所挂牌标准和内容,进一步明确村级工作任务,厘清村级权利,压实村级责任,激活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凸显村民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七、集体经济
(一)做实农村体制改革。通过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农村“三变”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激活农村发展要素资源,活化体制机制,实现充分发展。建好知名人士回乡创业、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发展能手带动致富三支队伍,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活力。
(二)做强农旅融合平台。聚焦“农家乐、精品民宿、生态采摘园、特色农庄、乡村旅游营地” 5种新型业态,大力发展“互联网+旅游+生态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培育以姚村闷酱、瑞草魁茶叶等为代表的微园区,搭建互联网平台、统一旅游商品标志,加强旅游商品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安徽省著名商标、国家级一村一品的品牌影响力。推动已有民宿、农家乐升级提标,在妙泉、红旗建成以国投“悦慢”民宿、“昔慢·艺文”酒店、泰清茶韵谷、“小土村”木屋民宿、黄家湾民宿集中区等高中低档俱全的民宿经济带,做全民宿业态链条。
八、干部能力
超前谋划并认真实施乡镇机构改革。完善干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姚村乡机关管理若干制度(试行)》《关于姚村乡工作人员定岗定责的通知》《姚村乡机关事业工作人员平时考核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中共姚村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严格干部管理的通知》,明确干部的主责主业和岗位责任;建立站所负责人联系村制度,通过联系村级工作,锤炼干部综合能力,壮大行政村工作力量。建立建设管控制度。建立城建、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等单位联合审批农民自建房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民自建房行为;探索建立乡、村项目联合会审机制,汇聚部门合力,推进项目规范化流程建设,进一步放大项目效益;健全违法建筑管控机制,进一步加大乡村违法建设打击力度。优化招商服务制度。围绕创优“四最”营商环境,优化文旅项目招商服务,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制定姚村优势资源清单,让外地客商第一时间了解姚村,推出姚村文旅招商项目清单,让客商意向与已谋划项目第一时间有效衔接,制定文旅项目落地条件清单,让落地企业第一时间掌控办理时序。规范民宿发展制度。继续落实郎溪县支持民宿、农家乐发展的文件,成立民宿农家乐、茶叶协会,建立姚村乡民宿、农家乐、茶叶品牌标准,强化质量监督管理,规范经营活动,壮大品牌影响力。
九、党的建设
(一)宣传创建。文明创建:集镇管理:完善集镇和中心村管理网格长制,城管中队强化对农贸市场日常管理,论证农贸市场更加规范化运营。巩固提升文明创建成果,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实践与旅游结合,志愿者服务,315品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道路上5个景观节点融合(松间好人、茶韵郎溪、扬我家风、竹林七贤、响龙山植物大观园),古银杏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云舞非遗文化传承馆,四青农耕文化展览馆,推广夏桥家风家训和鸦山小黑板为代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二)党建工作。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和支部班子建设。基层基础。基层服务平台提升年,6村1社区基层村党组织活动场所提升,潘村、社区、天子湖3个村级党员活动阵地升级,规范两个非公党组织建设,党建与企业发展融合共生。党建品牌:妙泉“五微力量”、夏桥“红色夏桥”、索道“微笑服务”、兴盛矿业“”。干部管理。筹划换届工作,村级后备干部招录,重点提升天子湖、四青两委班子战斗力,强化农村党员党性修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双培双带。集体经济。夏桥两园齐驱,社区景区融合,妙泉一村一品,天子湖茶叶加工、红旗盘活山场、四青农特产品、潘村茶园提效。
解读单位:经济发展办公室
解读人:凌励
联系电话:793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