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A办公
  • 繁體版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乡镇动态

乡村旅游 美在乡村——毕桥镇发展乡村旅游侧记

发布时间:2016-12-22 14:53 来源: 浏览:
【字体大小:

近年来,毕桥镇按照“规划先行、生态为主、农旅结合”的发展思路,以“义德毕桥、宜然小镇”为主题,以“一廊一湖五组团”为重点,整合各类资源,深化项目带动,全方位培育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取得了初步成效。

毕桥镇是国家级生态镇,长何新村为国家生态村。《郎溪县总体规划》将毕桥镇定位为“旅游服务型城镇”,《郎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到2020年全县形成北部城镇密集区和南部生态旅游圈两大区域单元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其中毕桥镇为南部三个农贸、旅游复合型城镇之一。

坚持稳健创新发展,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近年来,毕桥镇不断发展农旅经济,扩大农旅规模,现已形成了农业经营主体87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家庭农场2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县级家庭农场4家,社会化服务组织1家,流转耕地5672亩,流转率28.35%。规划引导的“三大农业生产基地”和“五大农业特色精品园”,健康有序发展。其中芡实基地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万亩无公害水稻种植基地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并积极实施综合整治,争创农业示范区;蓝莓种植园发展迅速,蓝莓鲜果、果脯、蓝莓酒、蓝莓饮料等系列产品不断推出,“美蓝”蓝莓晓喻度得到提升;中华茶博园“黄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6年新增中华茶博园加快推进传统茶叶改造升级,启动编制优质茶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提升名优茶扩面增效,2016年新增优质茶园面积600亩。“美蓝“蓝莓、“黄魁”茶均成功申报“市级旅游商品”。农家乐有序发展。全镇大小农家乐20余家,其中天时园农庄成功争创四星级农家乐。

“中华茶博园”项目自20125月启动以来,已完成投入1.6亿元,目前园内沟渠、柏油道路、林间步道通畅。种植树苗300亩、黄魁500亩、白茶300亩,育苗基地100亩。总面积30亩的全国茶树种质资源库基本建成,已收入全国150种优质茶树种。红色旅游重点项目-夏雨初烈士陵园邀请杭州风度陵园设计院设计,规划总面积40亩,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全县37位烈士正式迁入该园,是郎溪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芡实休闲观光园虽因洪灾受损严重,目前也已逐步恢复生产并围绕南漪湖风光、南漪湖垂钓、芡实采摘科普休闲体验等正在进行新一轮规划设计。美丽乡村长河中心村示范点建设突出“船渔之乡、生态长何”主题,着力打造了别具风格、宜居宜游的湖滨新村,获“市级旅游示范村”称号;美丽乡村施宏吴湾点和集镇整治八项工程正在全力推进中,力争12月底前完成。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近年来,毕桥镇以提高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了毕飞路、毛毕路、滨湖路及沿路景观带建设工程,按市政道路标准完成镇区四条主干道,建设村组道路250余公里,累计投入资金9000万元;2016年仅实施畅通工程一项,将新增投入700余万元硬化道路14.8公里,拓宽改造11.933公里。以提升景区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为重点,加快推进茶博园入口区及接待中心建设;以解决安全饮用水问题为重点,实施了飞毕联合供水工程,新建自来水厂并启用供水;以净化环境为重点,每年投入不低于200万元,实施清洁工程和村庄整治,全镇所有自然村均纳入日常保洁范围,干净整洁的镇容村貌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该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毕桥镇将以318、毕飞路升级改造为契机,逐年逐步建设毛毕路、飞毕路、滨湖大道绿色长廊,形成我镇对外旅游生态形象展示的第一视觉冲击,也形成我镇全域旅游的一条绿色内轴;以宏云制茶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整修茶园,对经济效益较低老茶树进行淘汰,种植黄魁等新品种茶树。形成具有层次性、风格统一的梯田式阶梯状新茶园景观。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以施宏、灯塔为主区域,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茶文化观光体验游览区;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条件,建设蓝莓采摘、芡实采摘等为主的“十佳摄影景点”。

以长何新村、十井村为主区域,以团结圩万亩优质粮油种植区和环南漪湖生态养殖区为核心,以生产绿色有机食品原料为目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推进农业机械化应用,利用物联网+农业,拓宽销售渠道,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生态种养、苗木花卉、大棚瓜果等休闲农业,将乡村旅游元素融入农业项目发展,打造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充分利用南漪湖自然风光优势,以湖光景色、港湾半岛为环境特色,遵循湖镇联动、主题小镇开发模式,打造以“现代滨水休闲文化、水镇文化、绿色生态”为理念,以“滨水体验、休闲度假、水上运动、健康养生”为重点的滨水休闲度假旅游区;以高家宕水库、刘冲水库、碧溪河、南漪湖、长溪河、北河等为主体,恢复部分景观河段传统风貌,展现具有水镇特色的生活气息,建设游船码头,畅想船帮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河岸休闲景观。

目前,按照“九德郎溪,大义毕桥”的总体要求,毕桥镇全面展开了对外宣传工作。邀请南京大学文化设计院编制了“义德毕桥,宜然小镇”总体策划;《夏雨初传》、《陈文传》相继出版发行;《生态毕桥》宣传画册制作完成;投入10万元拍摄了毕桥旅游对外形象展示片;全年各类文化活动异彩纷呈,芡实园垂钓、蓝莓园采摘等活动深受周边游客的欢迎,今年以来,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简新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