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郎溪县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创新举措,念好“变、改、帮、评、查”五字诀,竭力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在2012年全市投资环境问卷调查中,满意度83.4%,位列第一。
一、在载体创新上,突出一个“变”。一是变化活动主题。从2009年开始连续4年,在全县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年”、“干部能力提升年”、“服务效能提升年”、“改革创新突破年”活动,着力解决干部“想干事”、“会干事”、“高效干事”、“创新干事”问题。2013年,县委决定将以上“四个年”进行资源整合,以“勤廉双优年”为抓手,常态化推进“四个年”活动。二是变化活动内容。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七不让”、“六查六看”、“五举措五提升”、“八个禁止”、“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等主题教育活动,严禁“生、冷、硬、推”和“吃、拿、卡、要”等现象出现,着力破除“中层梗阻”。同时,积极开展向基层服务对象公开承诺活动,在县电视台、今日郎溪等媒体,开辟“我承诺,你监督”和“我履职,你评议”电视专栏活动,每年安排20名县直执纪执法、窗口服务单位主要负责人公开亮相,接受群众监督。通过一年一个主题,不断变化活动内容,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全县干部精气神全面提升,干事创业的激情得到激发。
二、在行政审批上,重在一个“改”。一是改审批场所。在县级层面,由原来各单位分散自行审批,改为集中办公审批。2012年4月份,我县投资700余万元、面积5000平方米的新政务服务中心启动后,全县涉及行政审批事项的42个部门、377项审批事项全部进驻中心,实行“一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在乡镇层面,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两区三园”设立帮办机构,大力推行全程代理,实行“一站式”服务,对落户企业,明确专人,负责为客商全程代理帮办各种手续,实行“保姆+智囊”式的“一对一”服务,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二是改审批方式。大力推行基本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实行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持续开展3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清理精减行政审批事项,致力做到审批程序向最少、审批时限向最短、收费标准向最低“三个看齐”,推进行政审批方式由“部门管理”向“项目管理”、“串联审批”向“并联审批”、“数量监督”向“时效监督”转变。出台了《郎溪县监察局关于影响基本建设项目并联审批行为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建立了并联审批周例会、日报告、周通报、集中办理日、与企业沟通对接等五项工作制度,并加大监督工作力度,有力保障了并联审批顺利实施。自2012年7月份启动并联审批工作以来,共受理了“两区三园”的基本建设项目40个,其中完善项目备案等审批手续21个;受理了19个新引进项目,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理这些项目的审批发证和备案共计48个。
三、在创优手段上,抓住一个“评”。一是“双评议”活动。从2009年开始,积极开展“双评议”活动(“民主评议县直机关”和“民主考评基层站所长”活动)。涉及86个县直单位(含垂直部门)和71个窗口服务单位及200多个基层站所长,在加强日常检查考评的基础上,年底组织开展大规模的社会各界评议活动。创新评议方式,科学设置分值,加大了乡镇党委和企业代表的评分权重。严格落实考评结果运用,连续四年在全县反腐倡廉建设大会上对“双评议”活动前十名的机关单位和站所长进行表彰,对后五名的站所长进行就地免职,对连续两年后三名的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组织处理或免职;并对15名优秀站所长进行了提拔重用。二是评“服务品牌”活动。积极开展创树“服务品牌”活动,把“郎溪服务”作为金字招牌向外推介,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省、市主要领导对我县开发区建设中的金牌服务给予充分肯定。各单位纷纷结合自身实际,每年创新1-2个“服务品牌”。同时,大力开展“双星”(“星级科室”、“星级职工”)和“红旗窗口”和“先进标兵” 评选及“创星级窗口,树服务品牌”活动,大兴比学赶超、创先争优之风。
四、在为企服务上,倾注一个“帮”。一是落实“四个一”帮扶工作机制。牢固树立“我就是服务者、我就是投资环境”的意识,切切实实做到“一切围绕环境想,一切围绕环境转,一切围绕环境干”。大力推进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名县领导、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明晰了调度、明确了奖惩,确保了企业尽快动工投产。建立常态化帮扶企业制度,每年扎实开展“为企服务月”活动。二是“一企一组”帮扶机制。在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组”联系帮扶,由县四大班子领导带队、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组成多个调研组,集中深入县内企业开展调研,全面掌握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分门别类梳理企业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及时研究制定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组织召开政企、银企对接会和企业要素保障服务承诺会,着力解决融资难题,加强了企业用地、供水、用电、交通、用工、技术、治安等方面服务,确保了企业平稳运行。
五、在环境保障上,立足一个“查”。一是高密度督查。建立了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县效能办对重大项目进度进行联合督办机制。通过特邀监察员、“12345”县长热线、调查走访、明察暗访等方式,开展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在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65个环境监测点和100个勤廉双效直报点,实行“周登记、月座谈、季点评和年总结”制度,全面掌控全县经济发展环境和机关干部服务效能情况。同时,对近年来出台的涉企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了检查,确保了相关政策落实到位。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项目行政审批许可和行政性收费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了涉企收费项目。二是严要求查办。出台了《郎溪县2012年度机关效能建设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与各单位的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挂钩。加大投诉受理力度,严格效能问责,对2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停职,对7名科级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对26名一般干部进行了通报批评。同时加大力度,严肃查办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坚决查处和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