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春日阳光,郎溪县飞鲤镇横闸村的稻虾共养田里波光粼粼。随着轰鸣声响起,一架大型农用无人机腾空而起,开始在水面上空来回飞行,水上春耕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村民张国庆站在田埂上,手持着遥控器精准控制无人机飞行的方向和速度。随着机器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轨迹,饲料如细雨般均匀洒落。“我家有200多亩稻虾共养田,眼下正是培育虾苗的关键时期,科学撒料很重要。”看着饲料颗粒轻轻触碰水面激起层层细密的涟漪,张国庆忍不住向记者“炫耀”起自己新学的技术。
张国庆操作无人机的手法很娴熟。他告诉记者,去年村里出现第一批使用无人机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户,自己看了之后很心动,便跟在后面学。“无人机撒饲料虽然初期看似复杂,但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上手很快。”张国庆乐呵呵地说,这架无人机虽然耗资约6万元,但仅用了短短两个月,便收回了成本。除了可以给龙虾投撒饲料,无人机还能用于稻田施肥和喷药,一整年下来使用率很高。
张国庆跟记者算了一笔“时间账”,以前需要3个工人忙一整天的工作,现在无人机2个小时就能轻松搞定。他举例道,以往小龙虾的饲料投喂依赖人工步行或划船进入虾田,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深水作业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有时候因为饲料用量控制不好、投放不均匀,还会影响养殖效益。自从有了这架无人机,他把料投好,再及时进行添料和电池更换,整个喂料过程只需要操作好起、停的步骤。无人机投喂技术的使用不仅大大减轻了作业负担,实现了时间、人力和成本的节约,还提升了作业质量。
插上科技的“翅膀”,“稻虾共舞”生态画卷呈现的新景象正徐徐展开。张国庆的养殖经历,只是飞鲤镇推进科技兴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飞鲤镇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一稻一虾”特色产业,将稻虾共养与智慧农业紧密结合,推动农业向机械化、智能化迈进。据飞鲤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工作人员徐惠龙介绍,飞鲤镇拥有2万亩稻虾共养田。在当地种植大户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关注并尝试使用无人机等新技术进行农业生产,该镇也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各种技术推广会,让种植大户、农机“达人”分享经验。“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支持智慧农业发展,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低空等领域的技术应用场景。”徐惠龙说,今后,飞鲤镇将积极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吸引更多村民参与到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中来,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