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A办公
  • 繁體版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乡镇动态

十字镇施吴村:“数智”蓝莓抢鲜上市

发布时间:2025-02-26 08:03 来源:宣城日报 浏览:
【字体大小:

“小梅,小梅,帮我打开1号棚。”2月15日清晨,位于郎溪县十字镇施吴村的5G蓝莓基地里,随着总经理梅伟在手机App的一声指令,基地1号棚缓缓打开,阳光柔柔地透了进来。

“一个指令,事事搞定;‘数智’赋能,提质增效!”梅伟得意地指着手机介绍,现在通过手机App,能实时了解大棚的温度、湿度、土壤水分等数据,实现对蓝莓生长环境的精准监测和智能调控。

基地多了“科技范儿”,也增添了“硬核神器”。“去年年底气温低的时候,我们引入了内保温棉,相当于给大棚盖上了一层‘被子’。”梅伟说,这样一来,不仅大幅提升了棚内的温度,使得夜间温度保持在10度以上,更有效避免了蓝莓因低温而休眠,较好地推动蓝莓抢鲜上市。

施吴村5G蓝莓基地是郎溪县首个运用5G物联网技术的智慧蓝莓种植基地,目前种植面积约50亩,一共约4万盆。经过多年发展,基地通过计算机采集基质培养料的各项数据,可以对每一株蓝莓进行精准调控,盆栽蓝莓被智能水肥系统连接起来,遍布大棚的二十余个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温度、湿度、水肥补给进度等数据。“‘一个人+一部手机’就能照料4万盆蓝莓,高效又便捷!”梅伟说。

采访当天,蓝莓基地里一片繁忙。郁郁葱葱的蓝莓树旁,工人们指尖飞快,很快便将一颗颗饱满圆润、色泽鲜亮的蓝莓果摘下,轻轻放入篮子里。“在技术加持下,今年基地蓝莓成熟比去年提前了一个多月,目前价格在120到150元一斤,整体量不算大,很多客户抢着拿货。”基地负责人梅仪说。

小小蓝莓基地,成为村集体增收“聚宝盆”。如今,基地每年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17万元收入,还通过土地流转为50多户村民带来5万元收入,解决了100多位村民中短期就业问题。“今天主要对蓝莓树的枝丫进行拉升加固,防止果子过多压弯果树。”村民邓小翠说,自己的家就在附近,在基地工作,看家挣钱两不误。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为更好地推动5G蓝莓基地发展,十字镇和施吴村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了充分支持,这两年更是积极帮助基地完善基础设施。“2024年,村里争取资金90万元,为基地修缮了‘蓝莓大道’,大大方便了蓝莓运输。”施吴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黄华宝介绍,今年,村里又争取到了郎溪县农业项目帮扶资金360万元,主要用于新一批蓝莓大棚的建设,预计将为集体经济再增收20多万元。

有了镇村两级的支持,梅伟也信心满满。她表示,基地正计划进一步扩大蓝莓种植规模,并继续依托5G物联网技术,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我们还将在充分考察市场的基础上,选择更受大众欢迎的蓝莓品种,打造一个集‘农业+文旅’相融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她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