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郎溪县医共体牵头医院外请专家会诊(手术)实施方案(试行)》正式印发并实施。自2024年3月以来,郎溪县医保、卫健、财政等部门紧密协作,历经多次调研、论证和调度,最终推动这一惠民政策落地生根,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基金分析明方向:精准把握改革需求
2024年1月,郎溪县医保局通过对2023年医保基金运行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县域内医保基金外流现象严重,县外就医人次占比达28.45%,而县外就医的医保基金支出占比高达52.29%(城乡居民医保)和62.48%(职工医保)。这一情况表明,少数外转患者消耗了大部分医保基金,本地医疗机构的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亟待提升。基于此,该县医保局与卫健委明确了改革方向——通过外请专家在本地开展诊疗,引导患者留在本地就医,推动医保基金合理使用和回流,助力本地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高位推动强机制:凝聚多部门合力
2024年4月,郎溪县医保局在县政府党组会上专题汇报了县医保基金运行分析情况,得到了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会议明确:分管县长按月调度,采取有效措施务必确保基金回流,群众就医少跑路。随后,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的外请专家方案筹备领导小组,成员涵盖财政、医保、卫健,以及两家医共体牵头单位等部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政策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高位推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从4月到7月,分管县长每月调度工作进展,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为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科学测算促精准:确保基金可持续运行
通过基金运行分析,统计掌握了该县群众外转病种、外转医院的精准数据,形成基金占比、人次、病种等精准排名,为外请专家会诊(手术)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供了数据支撑,据此,郎溪县医保局联合卫健委、财政局等部门,对县域外转病种、外请专家费用标准等关键要素进行了科学测算。通过对近三年外转病种的梳理分析,确定了首批纳入外请专家会诊(手术)范围的病种目录,涵盖40个常见疑难重症病种。同时,结合本地医疗资源现状和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合理确定了外请专家会诊(手术)费用标准,明确非手术类会诊费每次不超过3000元,手术类会诊费每台次不超过5000元。科学的测算不仅为政策的精准实施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医保基金的可持续运行筑牢了根基。
协调治理显成效:推动政策落地生根
在政策推进过程中,郎溪县医保、卫健、财政等部门凝聚工作合力,联合制定了外请专家会诊(手术)病种目录和专家库名单,指导医共体牵头医院建立规范的审批流程和管理制度;财政局及时足额拨付专项资金,并加强资金使用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推动外请专家会诊(手术)工作顺利开展。自2025年1月政策实施以来,首批12名受益患者已成功接受外请专家手术,为患者减轻负担约12万元,减少基金支出约8万元,基金回流趋势初显,群众就医满意度显著提升。
《郎溪县医共体牵头医院外请专家会诊(手术)实施方案(试行)》的落地实施,是郎溪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该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下一步,郎溪县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强政策宣传和监督管理,持续优化工作流程,确保外请专家会诊(手术)工作规范有序开展,让更多的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为推动县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医保力量。(朱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