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A办公
  • 繁體版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部门动态

郎溪:绘就“莓”好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5-04-29 07:58 来源:宣城日报 浏览:
【字体大小:

近日,记者走进郎溪县毕桥镇施宏村的蓝莓温室大棚,饱满圆润的蓝莓在翠绿的叶片间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诱人的果香,种植户黄幸福手持篮子,穿梭其中,忙着采摘成熟的果实,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说起黄幸福,这位与蓝莓结缘八年的“土专家”,种植之路并不平坦。起初因为品种选择不当,产出的蓝莓得不到市场认可,部分品种不适应本地气候,产量低、品质差。为破解这些难题,他四处求学,参加各类培训,向农业专家虚心请教。经过多年摸索实践,终于掌握了蓝莓种植的秘诀。如今,他的大棚蓝莓不仅提前40天成熟,而且避开了露天种植常见的花期霜冻和采果期遇雨等问题,口感更加鲜美,产量也大幅提升。黄幸福感慨地说:“眼下正值蓝莓销售旺季,市场价格每斤60元,今年亩产量预计超1000斤,村里位置又靠近江浙沪这个主要消费市场,前景很广阔。”

在施宏村,像黄幸福这样的种植户不在少数。近年来,施宏村凭借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引领,积极引入水果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稳步提升,助力乡村振兴。“村里的大棚蓝莓种植基地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基地总投资45万元,采用‘政府+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施宏村党总支书记林蕾蕾说道,基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3.6万元收入,今年将积极争取乡村衔接资金200万元,继续发展蓝莓产业,计划建设25亩的大棚蓝莓项目基地,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与此同时,在郎溪县钟桥街道钟北村文韵蓝莓种植家庭农场,农场主陈婷婷正在她的蓝莓园里直播带货。“家人们看这是刚采摘的蓝莓,超级新鲜!需要的赶紧下单啦!”她的声音充满活力。

这个从25亩起步的家庭农场如今已经发展到50余亩规模,主要种植蓝莓、桑葚、圣女果等水果。创业初期,农场采用露天种植方式,但由于技术不成熟、天气等原因,2022年至2024年间蓝莓挂果数量寥寥无几,经济收入微薄。为扭转局面,陈婷婷果断将蓝莓园的种植方式由露天种植改为大棚种植,并通过烧煤供暖方式改变了14亩约5000棵蓝莓的生长周期。经过30多个日夜的精心照料,5000棵蓝莓迎来了丰收。

这些成熟的蓝莓品种为“L—25”,口感独特、果实饱满多汁,深受客户喜爱,一上市就收到多方订单,供不应求。“我的蓝莓园不仅可以下单购买,还可以自己前来采摘。”陈婷婷介绍,农场内的桑葚、圣女果等也将相继成熟。此外,陈婷婷的农场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8个固定工作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既能照顾家里,又有稳定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正在采摘蓝莓的村民笑着说。

如今,郎溪县蓝莓种植面积近7000亩,总产值达1.2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