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A办公
  • 繁體版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乡镇动态

凌笪镇:以“果”为媒 推动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28 08:00 来源:中安在线 浏览:
【字体大小:

炎炎夏日,绿成荫,果满枝。在郎溪县凌笪镇,漫山遍野的蓝莓、杨梅透着成熟的深蓝、墨紫,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充斥着人们的味蕾;一树树的葡萄、猕猴桃也在紧赶慢赶地生长着,准备在秋季的田野里一展风采;还有桃、李、火龙果、圣女果,在这个生动的夏天里崭露头角,无不令人向往它们的美味。

凌笪镇位于郎溪县东北部,在天目山余脉伍员山脚下,属丘陵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和土壤适合种植一些特色水果。近年来,该镇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引导群众发展林果经济,根据各村实际,分别打造了独山村蓝莓、王桥村葡萄、汤桥村圣女果、下吴村杨梅、岗南村火龙果、钱桥村樱桃等特色水果种植基地,并以“果”为媒,推动生态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伍员山水莓果蓝

“大果脆甜肉厚,小果口感也不错,两个品种,大的50元一斤,小的25元一斤,你们看看要哪样的?”6月的一个周末,一大早,该镇的蓝莓种植户汪金友便忙活起来,当工人采摘的第一批果子下山时,前来购买蓝莓的游客也陆续到来。

“今年蓝莓产量不错,价格也很稳定,我承包了蓝源公司的40亩蓝莓,目前一般一天销售1000斤左右,每天销售收入2万多元。”汪金友一边帮客户包装果子,一边告诉笔者。

记者看到,附近的山岗坡地布满了成片的蓝莓树,果树上,挂满了青绿、粉红和紫色的蓝莓果,煞是好看。树丛中,到处是采摘的工人和游客。

“2013年,我们与凌笪镇独山村合作,流转了附近村民组的荒山种植了1000余亩蓝莓,后来我们又把这些蓝莓园以‘反租倒包’的方式承包给附近的农户,公司提供种植管理技术,同时还建了一个100吨规模的冷鲜库,对承包户的蓝莓销售落实兜底,这种方式很受欢迎,实现了公司、农户双赢。”蓝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钱建红介绍说。“尝到甜头的农户们都不满足于之前的种植规模,许多人又另外开垦了自家闲置的土地,种植一些精品蓝莓,走高端销售路线。在我们公司带动下,目前全镇蓝莓种植面积发展到4000余亩,年产量2250吨,年产值达1.12亿元。全县6000余亩蓝莓,我们镇占了三分之二,同时,蓝莓园里每年的采摘,吸纳了当地大批的民工,每人在蓝莓采摘季能增收2500元左右。”

当天傍晚,在园区的大锅灶区,该公司举办的啤酒龙虾节正在如火如荼进行。400斤小龙虾和30件啤酒免费提供给游客品尝。游客们围着桌子一边吃龙虾,一边观看镇舞蹈队精彩的舞蹈表演,有的游客还走上舞台即兴一展歌喉,现场气氛高潮迭起。“周末约上好友,到这里来吃龙虾、喝啤酒,围着篝火唱歌跳舞,享受生活,真是太棒了。”从县城赶来的游客周先生开心地说。

“为打造凌笪蓝莓品牌,自2016年开始,我们每年都举办为期一个月的蓝莓节,其间的每个周末,分别推出文艺演出、蓝莓采摘、户外露营、大锅灶、龙虾啤酒节等系列活动,每年蓝莓节期间,吸引游客3万人次,特别是今年,疫情过后,我们的民宿、露营地在节假日基本上都是爆满。”钱建红说。

“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一村一品’,以独山村的蓝莓基地辐射带动全镇蓝莓产业的发展,并以蓝莓为‘媒’,通过旅游+模式,带动本地农产品销售,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和品质,促进村民增收致富。”该镇党委委员刘蕾介绍说。

果蔬棚里“圣女红”

在该镇汤桥村东新果蔬种植家庭农场,数十个蔬菜大棚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大棚里,一垄垄爬满架的圣女果垂坠在藤蔓间,未成熟的青白如玉,熟透的红如玛瑙。采摘工人挥汗如雨,一筐筐红艳艳的圣女果从大棚里端出装车,运送到县城的水果店。

“我2018年底流转了村民组的30多亩土地种植圣女果,之前是与人合伙,前几年合伙人有了新的发展,我就一个人单干了。”农场负责人严培东说。积累了一定的种植经验,也有了固定的客户群,严培东放手干起来,在他的努力下,33个大棚里的圣女果年年丰收。“特别是今年疫情过去后,市场也越来越好。今年3月中旬,我们就开始采摘,每天采摘1000斤左右,主要销往附近超市和水果市场。节假日期间,还有许多游客来采摘的。今年估计毛收入在60万元左右。”严培东说。

种植圣女果给严培东带来了财富,也为当地的村民增加了收入。汤桥村严村村民组的马秀弟常年在大棚里务工,每年有10000多元的工资收入。“我和另外7个人常年在这里干活,栽苗、除草、采摘,都是手头活,适合我们这些老年人做。年纪大了外出打工没人要了,在家门口能挣这些钱很满足了。”马秀弟说。

尝到甜头的严培东把目光又瞄准了其他水果,今年春天,严培东又种植了10亩地的红美人果冻橙。“现在市民都喜欢高品质水果,加上种植大棚政府还有补贴,所以我今年又增加了品种,今年少量挂果,明年就可以对外采摘了。”严培东说。

青枝摇曳杨梅甜

在该镇下吴村大卡村后的静雪添园水果种植家庭农场,漫山的杨梅树上果实累累,青的、红的、紫的杨梅果压弯了枝头,空气中氤氲着杨梅的清香。

又到了周末,虽然天空不时地飘点小雨,但丝毫阻挡不住游客们对漫山红遍的杨梅的渴望。

“我们每年都来这里采摘,这里的杨梅口感好,汁水饱满,买回家的杨梅除了当鲜果吃以外,还做点杨梅罐头,泡点杨梅酒,这样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杨梅的美味。”从江苏溧阳赶来的李青女士笑着说。在她的汽车后备箱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数十筐杨梅,足足有二百多斤。

下吴村毗邻江苏溧阳,近年来,该村依托区位优势,吸引外商到下吴开发生态农业,在各项优惠政策的吸引下,2012年,南京客商韩静来到下吴,承包了500余亩土地,其中有40多亩地种植了杨梅。“前几年疫情,杨梅滞销,今年销路向好,除了供给水果店之外,还提供休闲采摘,每到周末,这里的车都停满了,一天至少接待100多名游客,杨梅采摘期只有短短的二十天左右,所以顾客们都赶来抢‘鲜’。”农场管理人员侯荣林说。“今年的产量保守估计在5万斤往上,效益也是近几年最好的。”

临近中午,在该村的花涧民宿,大餐厅和小包厢里都坐满了客人,后厨飘出诱人的饭菜香味,传菜的服务员忙得脚不沾地。“今天周末,客人特别多,许多是来这里采摘杨梅的游客。”民宿负责人吴定义说。

“这个杨梅园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人气,最近我们村的游客明显增多,有不少游客采摘了杨梅后,去参观罗市美丽乡村,还有的去登伍员山,中午有的留在民宿吃饭,小杨梅真的带热了乡村游。”该村党总支书记蒋福金笑着说。(夏忠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