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一大早,郎溪县凌笪镇独山村村民杨金兰便在自家的早点店里忙活开了,烧开水、包馄饨、煮鸡蛋,不一会,就有顾客陆续到来。“前段时间在村里参加了培训,我学会了蒸包子、擀面条、做面汤,这些对我很有帮助,我准备近期把面条做起来,让顾客有更多的选择。”杨金兰说。
杨金兰在集镇上开了一家早点店,经营水饺、馄饨和炒饭等,她一直想丰富早餐种类,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面条品类,但苦于没有面汤制作技术,因此一直不敢做。前不久,他参加了在村里开展的“皖厨宣味·徽菜名城”普通劳动者技能培训。培训课上,老师手把手教他们蒸包子、擀面条,专业的制作技艺,令学员们大开眼界。杨金兰特意向老师请教学习了“小菜面”及面汤的制作技术,她决定在条件成熟时,把面条做起来。
“我在村里参加培训,学会了‘宁国粑粑’的制作方法,现在凭着这个手艺,被附近一家专门做农村宴席的老板聘用,一天120元工资,在家门口既能挣到钱,还让村民们品尝到了新徽菜‘宁国粑粑’的美味,挺好的。”该镇王桥村石头山组村民李玉香笑着说。
今年5月,李玉香参加了镇、村组织的“皖厨宣味·徽菜名城”普通劳动者技能培训,学会了制作“宁国粑粑”、发面、手擀面等技艺。在乡村酒席上,李玉香大显身手,把“宁国粑粑”这道风味小吃在群众中大力推广,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为认真落实省市《“新徽菜·名徽厨”行动方案》要求,有效提升餐饮业人员从业技能,拓宽餐饮业人员就业渠道,今年以来,凌笪镇面向脱贫劳动力、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城镇失业人员等重点就业群体以及灵活就业劳动者,在该镇王桥村和独山村开展了“皖厨宣味·徽菜名城”普通劳动者补贴性就业技能培训,参训人员110余人。
培训方式由现场授课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组成,培训内容根据当地群众饮食习俗,围绕参学者参训后能独立自主创业的目标,对发面、擀面等常规面食制作进行系统培训,同时为了传承徽菜技艺,还将“宁国粑粑”、“宣城小菜面”作为新徽菜进行培训,使更多人通过掌握烹饪“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创业,引导更多劳动者从事徽菜餐饮服务。(夏忠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