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宣城市郎溪县以“红色堡垒、红色骨干、红色引领”示范工程创建契机,积极探索“五维一体”工作模式,抓紧抓实非公企业党员队伍这个关键环节,为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聚焦教育培训抓素质提升。将非公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纳入全县干训计划,定期在沪苏浙开办非公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建强非公党建“领头羊”。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建长三角区域发展郎溪研究院,联合举办2期“优秀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培训学员120名,着力打造一批既懂经营管理、又善抓企业党建的骨干力量,为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打好基础。充分发挥乡镇(开发区)党校作用,采取集中学习、党课教育、专家报告、座谈研讨等形式,对全县928名非公党员实现培训全覆盖,全面提升党员队伍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
聚焦主题党日抓作用发挥。在全县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创新推行主题党日“4+X”模式,即严格落实“互相佩戴党员徽章、集中交纳党费、重温入党誓词、组织政治学习”4项规定动作,科学设计X项自选动作,让主题党日更显庄重、更富实效、更加生动。如安徽得奇环保、宣城柏维力等党支部先后开展“企业发展大家谈”“三无三争”“金点子”“微心愿”特色活动,成功搭建多彩平台,让党员“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急关头能豁出来”。全县累计参与的非公企业党员达700人,共为企业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化建议430余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50余次,有效将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服务企业发展和服务群众的实践中。
聚焦“三向培养”抓活力激发。大力实施“把新进员工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三向培养”工程,不断激发组织活力。深入开展“师徒传帮带”活动,组织企业“技术能手”“劳模工匠”等与青年职工特别是新进员工结成“师徒对子”,助推青年职工快速成长。建立党员联系企业技术骨干制度,采取党员“一对一”“多对一”等方式,引导企业技术骨干向党组织靠拢,成功吸引80余人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其中58人通过“群团推优”等方式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加强企业党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联系协调机制建设,共45名政治素质强、管理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人才通过党组织推荐进入中高层管理岗位。
聚焦党群共建抓合力增强。以“党建带群建、群建助党建”项目攻坚为契机,大力推行“交叉任职”,鼓励党组织班子成员担任群团组织负责人,为党群一体化建设创造优良条件。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职能优势,广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青年交友活动、关爱困难职工等活动,切实为党员和职工群众谋实利、办实事,塑造和谐健康、团结一致的工作氛围。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员工“八必访”制度,即由党工青妇共同参与,针对员工娶妻生子、手术住院、至亲亡故、子女被全日制本科院校录取等八种情形进行走访,真正把工作做到员工心坎里,增强党员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