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组配分类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发布文号
关键词
有效性
信息来源
主题导航
信息名称
内容概述
浏览次数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县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根据《安徽省历史建筑普查与认定技术导则》有关标准,决定将十字镇王氏老宅、李村香山古建筑,姚村镇陈梅村古桥、大林组古桥等11处建筑列为郎溪县第二批历史建筑,现予公布。
县住建局等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和保护宣传,有关属地镇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做好镇域内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附件:郎溪县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单
郎溪县人民政府
2021年9月1日
附件
郎溪县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单
编号 |
所在地 |
建筑名称 |
所在位置(门牌号) |
建筑面积(平方米) |
建筑年代 |
历史建筑简介(包括历史建筑位置、历史沿革、价值特色等。200字以内) |
1 |
十字镇 |
王氏老宅 |
施吴村戴桥43号 |
120 |
明代清初 |
该老宅位于该村西部中,是村子里现存历史最古老的建筑。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过去粉墙黛瓦,正立面有马头墙,坐北朝南,面宽三间,共两层,有长条形天井,经过历史洗礼(后经过多次修缮已将大部分改成现代风格),部分内部建筑保持原有风貌。 |
2 |
十字镇 |
香山古建筑 |
李村香山组18号 |
240 |
清同治年间 |
此建筑约建于清朝同治年间,位于十字镇李村村香山组18号,李文飞于光绪三年下江南时购买此建筑,主体是由小青砖和木材建成,房顶覆盖小青瓦 |
3 |
姚村镇 |
陈梅村古桥 |
姚村社区陈梅村广场 |
12 |
明末清初 |
陈梅村原分为陈村与梅村,古桥坐落中间,后两村合并为陈梅村;据查,陈梅村祖先为清朝下江南迁徙而来,来时古桥便已经存在;据传为明朝所建,桥下两侧有树根,年年发芽,皆被顽童折断,近几十年来村内小童皆上学,树才得以长成。 |
4 |
姚村镇 |
大林组古桥 |
妙泉村大林组 |
12 |
明代 |
大林组古桥位于郎溪县姚村镇妙泉村大林组,该村毗邻鸦山古道,据说是宋朝期间迁至此处,至明朝时,该村依山而建,形成回形的村落形态,其时,村口处常年阴凉,鸦山古道客商常在此歇脚,另古道上有强盗匪徒肆虐,威胁村民安全,于是村民集资在此处修建了古桥,将村庄与外界通道隔开,匪徒来时易守难攻,护卫村庄安全。《姚村记忆》中有记载:“石桥跨涧,上建凉亭,胜境也。环亭皆山,来脉形势,崔巍曲折,穿幽透谷,皆自双峰山发迹,内结阳基。接栋连宅,屋宇颇多;其下砚砂逶迤而去。凉亭笼罩其上,翔龙飞凤,胜形俨然,护卫周全,佳城室宇两无憾焉。不特此也,三伏暑气逼人,披襟临风,清凉遍体,不知炎热销归何处。故无论樵夫牧者士子农人皆得放怀闲旷,匡坐久之凛乎,其不可留也,至归来,清凉闲逸况味犹在。” |
5 |
姚村镇 |
鸦山石拱桥 |
妙泉村鸦山村民组 |
12 |
明末清初 |
拱圈由一块块整齐的石条砌成,桥拱直经约8米,桥面宽约4米,石拱桥横跨在通往四青村的鸦山河上 |
6 |
姚村镇 |
茶冲石拱桥 |
妙泉村茶冲组 |
12 |
明代 |
茶冲石拱桥,位于妙泉村茶冲组,据传于明朝年间修建,桥拱直经约7米,桥面宽约4米,桥体由一块块整齐的石条砌成,据辨识,应为就地取材,与河道两侧交错山石环境融洽,石拱桥横跨在通往茶冲的永丰河上,一直是茶冲组通往外界的重要交通枢纽。 |
7 |
姚村镇 |
郎广桥 |
四青村 |
12 |
清代 |
郎广桥座落于郎溪县姚村镇四青村和广德市誓节镇七塔村交界处,据本村百岁老人介绍这座桥大概是清朝时候当地绅士捐款筹资建造的,具体建造时间已记不清楚了,这位百岁老人只记得他小时候在这座桥的旁边有一块石碑,上面有记载捐款造这座桥时的人员名单,由于时间太久远这块石碑也不知所踪。古桥伴随着一代代人的成长,也成了郎溪与广德的交通联通点 |
8 |
凌笪镇 |
严有顺住宅 |
汤桥村严村组 |
80 |
清朝年代 |
汤桥村严村组严有顺的房屋是他的祖辈遗留下来的,里面的建筑物、木工雕刻因年久失修,雨天漏雨,无法居住,已腐朽,而后,严有顺请来工匠,将房顶进行修复、并且换上了琉璃瓦,至今无人居住。 |
9 |
涛城镇 |
私宅 |
红星村中斗组8号 |
160 |
清末民国 |
该古建筑位于红星村中斗组,建筑面积约160平方米,建筑年代应该是清朝,属于宅邸民居,建筑风格是徽派建筑,保存状况为局部更改,该建筑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价值,建筑材料、结构、施工技术反映当时的建筑工程技术和科技水平。 |
10 |
涛城镇 |
私宅 |
合溪村王村18号 |
200 |
清朝光绪年间 |
该古建筑位于合溪村王村,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建筑年代应该是清朝光绪年间,属于宅邸民居,建筑风格是徽派建筑,保存状况基本保持原状,其建筑艺术价值主要是符合一定时期建筑设计风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该古建筑是时代变革及生活变革的产物。 |
11 |
涛城镇 |
私宅 |
合溪村王村27号 |
200 |
清朝光绪年间 |
该古建筑位于合溪村王村,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建筑年代应该是清朝光绪年间,属于宅邸民居,建筑风格是徽派建筑,除屋顶修缮其余保存状况完好,其建筑艺术价值主要是符合一定时期建筑设计风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该古建筑是时代变革及生活变革的产物。 |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