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文旅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1-23 10:13
来源:县文旅局(县广播电视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县文旅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市县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机遇,推进“三五工程”建设,打好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磨盘山遗址“一张牌”,深入实施文化惠民,促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突出“大黄山”建设,推动旅游业态优质供给。出台《郎溪县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大黄山专项推进组工作人员,完善推进机制和年度工作要点。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双组长旅游强县领导小组,坚持文旅项目与工业项目整体谋划、一体推进的思路,每月调度文旅项目,2024年,列入县级重点项目调度的文旅项目有10个,项目总投资12.61亿元,姚村镇茶文化研学基地、响龙峡漂流一期建成待运营。姚村片区乡村旅游改造提升〔一期〕、响龙峡漂流、长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南部片区乡村振兴(EOD)等3个项目列入2025年大黄山建设省级重点项目清单,姚村片区乡村旅游改造提升〔一期〕项目获得2024年宣城市大黄山建设专项资金400万元。二是推进“三五工程”建设,加快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完成石佛山黄精鸡汤、南漪湖梅白等6道菜品预制菜打样,筹备第四届建平十六鲜烹饪技能大赛暨首届“茶乡有食”美食嘉年华活动。新增1家民宿溪客·梦花园,花涧民宿、美石屋精品民宿分别获评首批“皖美金牌民宿”、“皖美银牌民宿”。美迪花世界成功创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大佛山养心谷完成4A级景区景观价值评定,康龙油茶基地完成2A级景区评审,姚村镇妙泉村创成安徽省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美迪花世界创成“安徽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十字镇新和村、梅渚下房徐村创成市级“双微”行动重点村。创新打造郎溪县乡村旅游五朵金花,摸排姚村镇妙泉村、凌笪镇下吴村闲置房屋184间拟打造民宿特色主题村,指导姚村镇妙泉村、凌笪镇下吴村编制“村落景区”规划,策划“五朵金花”创意视频拍摄,正在打磨脚本。
(二)文化事业蹄疾步稳
一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2024年城市阅读空间建设,正在内部装修,同时全年开展特色活动120场次。完成4个公共文化空间改造升级,其中郎川书屋-静湖书苑被评为1级公共文化空间,十字镇文化站、姚村镇文化站为2级公共文化空间。通过“安徽省文化云”平台及“郎溪县文化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活动信息155条,进馆客流量近6万人次。二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施2024年度“送戏进万村”活动96场次,完成全年总任务100%。积极开展四季村晚暨艺术化宣讲基层行活动7场次,举办2024迎新春晚会暨第九届合唱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群众性文化展演等文化文艺活动10余场,排练歌舞《阳光下的花朵》参加安徽省“六一”少儿文艺汇报展演,舞蹈《徽墨皖韵》参加宣城市广场舞联赛并喜获二等奖。聘请专业教师团队开设春、秋季9类公益培训课,共培训群众文艺爱好者100余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开展郎图学堂等线上线下阅读活动160余场,全年活动读者参与近2万人次。三是高品质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展演。创作皖南花鼓戏小戏《深山里的外滩》申报省级戏曲孵化、宣城市小戏孵化计划,报送《人情大似债》参加第四届安徽省群星奖(曲艺类)评选,小戏《还猪》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名单和2024年安徽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下基层演出名单并参与合肥市汇演活动。配合做好安徽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黄梅戏《不越雷池》下基层演出活动。
(三)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一是文物保护走深走实。磨盘山遗址成功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完善发掘现场和基地人防、物防、技防等建设。编制《磨盘山遗址保护规划》、《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发掘现场保护方案》及《磨盘山遗址考古发掘基地及沿线环境整治规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平镇土墩墓群获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450万,正在进行物防、技防设施建设;《徽杭古道——古徽道东线郎溪段保护修缮、环境整治》获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349万元,已进场施工;夏雨初烈士故居维修工程获革命文物保护专项资金80万元,已完成施工;中共沙桥支部旧址本体修缮工程获文物保护资金70万元,已进场施工。成立文物普查协调小组,召开小组会议,制定四普实施方案、宣传工作方案,组建文物普查工作队,做好三普文物资源数据内业整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和信息采集,截至目前,复核登记文物、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共计115处。联合县检察院、局执法大队开展文物保护专项监督行动,共开展文物检查30次,出动90余人次,检查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100余处次。二是非遗传承见行见效。新增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7人,推荐我县7人完成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成功推荐2名传承人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举办郎溪县第二届民俗文化展演活动,组织非遗团队参加第二届宣城市民俗文化季、长三角城市非遗展、宣城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活动日主场活动等非遗活动20余场,累计参观浏览人次8万余人,其中定埠小马灯项目获得宣城市春节民俗文化季优秀团队二等奖。
(四)文旅市场平稳有序
一是持续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出版物市场管理,开展“扫黄打非”、校园周边环境净化及文旅市场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打击整治文化旅游领域养老诈骗工作。召开旅行社规范经营培训会,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百日行动,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开展应急演练。开展打击非法地卫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出动执法车辆47次,执法人员180余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144家,拆除、置换非法地面卫星接收设施104套。二是全力保障行业安全。联合市场、公安、消防、教体在节假日、全国两会等特殊时段,对文化旅游经营单位、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印刷企业开展了安全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近1400余人次,检查文化旅游经营单位650余家次,部门联合集中行动16次,发现整改问题隐患42处,受理办结举报投诉12起。立案查处11起案件,处以罚款2.76万元,查处并收缴侵权盗版类非法出版物79本,责令并整改无证擅自从事出版物发行单位2家,歌舞娱乐场所1家,有力维护了文化旅游市场、意识形态阵地安全。办理完结旅游市场投诉9件,回访满意度100%。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年录入办理文化和旅游企业诉求办件4件,办结率100%,企业回复满意率100%。利用“互联网+政务”管理平台,线上线下常规开展文旅企的设立、变更、延续注销办件,截止目前办件47件。完成1家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核准,2家营业性演出活动的备案,3家旅行社网点信息备案。
(五)党建水平全面提升
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原原本本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通过党组集中学习、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交流研讨等方式深入学习领会,教育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严守政治纪律。
二、存在问题
一是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工作机制不顺,缺乏整体规划,导致资源的分散和浪费,难以形成合力,影响整体发展。二是文旅产品相对较为单一,主要自然风光为主。三是旅游服务水平不足,包括住宿、餐饮、体验服务等。四是人民群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各个场馆的专业型人才紧缺,在日常工作中,人员明显不足。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纵深发展。加强“15分钟阅读圈”城市阅读空间建设,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继续实施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送戏进万村”等文化惠民工程。发挥文化云平台作用,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推广,加大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申报争取力度,继续实施宣城市皖南花鼓戏小戏孵化计划。围绕重大时间节点和全县中心工作,推动文艺创作出精品,积极组织开展培训、文艺演出等文化惠民活动。
(二)推动旅游产业全面提档升级。积极融入“大黄山”建设工作,加快大黄山在库项目建设,力争响龙峡河道漂流7月底前试漂,花溪谷酒店、昔慢艺文酒店、红山涵田度假酒店等年内主体建成。同时,聚焦石佛山、天子湖、红旗湖等重要点位谋划项目、入库补库,争取纳入大黄山产业投资基金范畴。深入推进“三五工程”建设,重点打造乡村旅游“五朵金花”,继续举办郎溪新和樱花节、映山红赏花节、“建平十六鲜”烹饪技能大赛等特色活动,打响“中国绿茶之乡 江南水韵之城”旅游品牌。
(三)激发优秀传统文化活力。持续做好磨盘山遗址考古发掘和保护利用工作,做好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工作,继续实施徽杭古道——古徽道东线郎溪段、建平镇土墩墓群、夏雨初烈士故居、中共沙桥支部旧址等文保单位保护修缮工程施工及验收审计工作,继续做好郎溪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组织我县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参加省、市、县各级非遗文化活动,创新形式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督促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各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
(四)提升文旅服务监管水平。加强网吧、娱乐、演出、艺术品等重点领域市场监管,开展重大节日、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专项执法行动。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确保文旅市场安全平稳有序。增强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各级主管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
(五)增强党建引领发展合力。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加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日常督导,严格党员教育,加强队伍建设。持续加强“一岗双责”党建责任督促落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地生根。进一步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扎牢思想防线,弘扬优良作风,保持清廉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