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郎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新闻发布> 政府新闻发布会实录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7000/202410-00036
组配分类: 政府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机构: 郎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外事办)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名称: 郎溪县磨盘山遗址发掘前期成果新闻发布会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10-11 发布日期: 2024-10-11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7000/202410-00036
组配分类: 政府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机构: 郎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外事办)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名称: 郎溪县磨盘山遗址发掘前期成果新闻发布会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10-11
发布日期: 2024-10-11
郎溪县磨盘山遗址发掘前期成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4-10-11 16:37 来源:郎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外事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发布会主题:郎溪县磨盘山遗址发掘前期成果新闻发布会

二、发布单位: 郎溪县文旅局

三、发布会时间:20241011日上午900

四、发布会地点:司法局五楼会议室

五、发布会主要内容:通报磨盘山遗址发掘前期成果

六、发布会出席人员:县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俊峰;县文旅局党组成员、文物所所长王芬;县文旅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凤凌霄

发布人:方俊峰

主持人:王芬

七、邀请媒体:郎溪政府网、郎溪新闻网、郎溪发布、郎溪电视台、郎溪论坛

八、发布会议程一是通报磨盘山遗址发掘前期工作成果;二是答记者问

磨盘山遗址发掘前期成果

新闻发布会通稿

县文旅局

 

各位媒体记者大家好!

2024322日,国家文物局正式揭晓“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郎溪县磨盘山遗址榜上有名,这是我省唯一入选的项目。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自1990年开始评选以来,安徽省共有9个项目成功入选,此次磨盘山遗址的入选成为安徽省第9个获得此项殊荣的项目,也是大黄山地区唯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考古发掘项目。

磨盘山遗址位于郎溪县飞鲤镇新法村,东北距郎溪县城约12公里。遗址坐落于皖南最大的湖泊-南漪湖的东岸,处于皖南山地、宁镇山脉、宜溧山地和长江围成的低地的南部边缘。遗址北有郎川河流过,郎川河发源于皖南山系的广德市东南部山区,与太湖南部水系相通,向西北注入南漪湖,然后经水阳江流入长江。因此,遗址可与长江水系、环太湖水系连通,正处于古代文化东传西递、南来北往的重要地理交通节点上。

该遗址于20世纪70年代因开掘新郎川河而发现。19816月,当地兴修水利时又出土了大量遗物。1985年郎溪县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将其纳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2003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调查。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又进行了复查,确定为一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的遗址。2012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对遗址进行了全面勘探,初步确认现存遗址区域分为东西两块,总面积约60000平方米。其中西侧区域面积约52000平方米;东侧区域面积约8000平方米,遗址保存较完整的核心区域为西部台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

201412月,南京大学考古专业教师对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是一处规模较大、文化遗存丰厚、保存完整的先秦时期聚落遗址,经安徽省文物局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协商,同意将遗址作为南京大学考古实习基地进行系统的连续发掘,三方共同签署了“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合作协议”。2015年、2016年、2023年南京大学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三次发掘,三次发掘均选择在西侧的遗址核心区进行,发掘面积共1625平方米,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夏商和西周-春秋时期的连续文化堆积,证实该遗址是一处连续使用近4000年的区域中心性聚落,并发现一处崧泽文化时期的土台墓地,这在同类型的遗址中是非常少见的。磨盘山遗址三次发掘共清理墓葬343座,包括马家浜文化晚期墓葬9座,崧泽文化墓葬321座,良渚文化墓葬5座,夏商西周时期墓葬5座,南宋早期墓葬3座;房址77座,大部分为马家浜文化晚期;灰坑163座,大部分为夏商时期;出土可修复遗物4000余件,包括陶器、石器、玉器等。

磨盘山遗址是皖南地区迄今发现和发掘的唯一一处先秦时期保存较为完好、面积较大、文化内涵丰富、文化谱系明确的代表性遗址,对于探究该地区以及整个长江下游史前社会复杂化、文明化进程,青铜时代的中原化进程,认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在皖南地区的演进方式具有重要价值。2020年该遗址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长江下游社会复杂化及中原化进程研究”的核心依托遗址,202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课题,2023年“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

2024331日,磨盘山遗址启动第四期600平米考古发掘,925日第四期考古发掘工作以优异的成绩成功通过省文物局组织的中期检查,目前发掘工作正在进行。


 答记者问

1:磨盘山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磨盘山遗址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填补了区域空白。距今 6000-5000 年间,大江南北分别有“庙底沟时代”和“崧泽时代”,他们都可以称作区域古国文明的开端。“崧泽时代”如何形成,如何发展、传播,如何造就后代的良渚文明,是学界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磨盘山遗址可以说处于崧泽文化圈的中心地带,为研究皖东南地区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填补了空白。二是谱系研究的典型范例。磨盘山遗址拥有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夏时期、商时期、西周-春秋时期连续的文化堆积,尤其是马家浜文化至良渚文化早期,有明确的连续演化过程,可成为长江下游谱系研究和文明化进程探讨的典型范例。三是一种新的区域文明模式。磨盘山遗址是古国时代次文明中心的典型代表。社会存在分工,已出现初步的阶层分化;社会普遍富足,“商业化”气息浓郁--普遍丰富且规格化的随葬品;生计方式多元;多元文化融合;艺术气息浓厚,琢玉、制石等手工业工艺非常高超。四是古国时代文明交流的关键性遗址。磨盘山遗址众多的墓葬说明当时社会的凝聚力很强,对崧泽文化圈起到了“发动机”的作用,昭示着良渚文明的来临。

总之,磨盘山遗址具有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中的关键性意义。即填补了文化分布区域的空白,又证明了太湖西部延续近4000年的重要的文明传播走廊的价值和意义,是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的关键遗址。

2:磨盘山遗址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那么为了做好遗址的考古发掘和保护利用工作,前期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答:主要有以下四点举措:一是组织召开专家咨询会。为了进一步探究磨盘山遗址丰富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2023128日,安徽省文物局联合南京大学组织召开郎溪县磨盘山遗址考古发掘与保护利用专家咨询会,国内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磨盘山遗址的内涵与价值、后续发掘研究、出土文物保护利用和展示、遗址公园建设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对下一步考古发掘和保护利用等方面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和建议。二是做好发掘现场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我县编制了《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发掘现场保护方案》,工程包括发掘现场保护大棚、周边围栏、停车场、办公用房、宣传栏、标识引导系统建设等内容,现方案已通过省文物局审批。《磨盘山遗址考古发掘基地及沿线环境整治规划》已制定方案,正在对沿线卫生、秩序,发掘现场和基地周边环境,以及沿线道路交通进行整治。三是编制保护规划并及时报批。202312月启动《磨盘山遗址保护规划(2024-2035)》编制工作,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保护区划、遗址本体与环境的科学保护、遗产价值的科学阐述和展示利用、推进遗址的考古及研究工作、健全管理体制、统筹协调遗址保护规划与相关规划等方面。规划方案先后经过2轮专家评审和2轮征求意见,79日,提请郎溪县自然资源规划委员会2024年第3次会议(主任专题会议)审议,省文物局已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了第一轮评审并提出了修改完善的意见,目前正在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四是做好文物活化利用后半篇文章。充分考虑后续遗址保护和展示工作的需要,为今后遗址保护和利用做好基础工作,2023年度已开展对主要发掘区约6000平方米土地进行征收,拟对遗址区域60000平方米土地征收开展前期工作;磨盘山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拟纳入市委常委会“四下基层”现场办公会郎溪县高质量发展中需要市级层面帮助解决的重要事项清单,市级层面明确支持磨盘山遗址申报第九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打造省级遗址公园。

3:请您谈谈磨盘山遗址下一步的考古发掘和保护利用计划安排。

答:20245月,孙勇副省长对磨盘山遗址考古发掘和保护利用工作作出了批示,7月,孙勇副省长赴磨盘山遗址发掘现场进行调研,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和指导。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和孙勇副省长有关批示和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磨盘山遗址的考古发掘和保护利用工作:一是持续开展考古发掘。持续推进国家文物局已批准的磨盘山遗址第四次600平方米考古发掘工作,努力争取多方支持,进一步做好遗址区域调查,研究聚落形态,揭示整体布局,持续开展精细化发掘、深化多学科合作研究,争取更多的发掘成果。二是做好文物保护展示。按照省文物局评审意见加快对《磨盘山遗址保护规划(2024-2035)》进行修改完善;按照孙勇副省长作出的“规划从起步就要定位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批示精神,拟聘请高水平规划编制机构提前谋划编制磨盘山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抓紧争取资金按照《磨盘山遗址发掘现场保护方案》建设现场保护大棚等设施,加强发掘现场的保护。三是依托各类项目带动。加强与省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沟通对接,在遗址博物馆与保护性设施建设、征地拆迁、居民安置、土地使用、道路交通等相关方面给与政策支持;积极向省交运、农业农村、民政等相关部门汇报对接,在道路、基础设施及环境整治等方面争取项目,加快磨盘山遗址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以优美环境更好展现磨盘山遗址风貌;依托规划成果,积极编报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和专项债、中长期国债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级、市级层面支持,与国家文物局、国家发改委对接汇报,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给予遗址考古发掘、展示利用更多的项目支持。四是及时申报国保单位。待磨盘山遗址保护规划审批通过之后,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标准,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及时申报。五是做好文物活化利用。谋划推进磨盘山遗址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建成融保护展示、考古发掘、研学社教、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遗址公园。会同相关部门做好磨盘山遗址等代表性文物资源的宣传推介,做好郎溪文旅资源整合,推进文物活化利用和文旅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