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飞鲤镇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飞鲤镇政府> 应急管理> 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索引号:
11341722003252086L/202410-00050
组配分类: 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发布机构: 飞鲤镇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社会安全事件类】防范意识需提高,防骗之心不能掉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10-10 发布日期: 2024-10-10
索引号:
11341722003252086L/202410-00050
组配分类: 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发布机构: 飞鲤镇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社会安全事件类】防范意识需提高,防骗之心不能掉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10-10
发布日期: 2024-10-10
【社会安全事件类】防范意识需提高,防骗之心不能掉
发布时间:2024-10-10 10:12 来源:飞鲤镇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1、刷单返利类诈骗

刷单返利类诈骗由于返利周期短、引流成功率高,已逐步演变为当前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诈骗类型,并与其他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相互“融合”,成为电信网络诈骗主要引流方式。诈骗分子主要犯罪手法为:

第一步,前期引流。通过网页、短信、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打着“足不出户、高额佣金”的旗号,或以色情内容和免费礼物为诱饵,招募“刷单客”“点赞员”“推广员”,一旦有受害人“上钩”,即将其拉入“做任务”的聊天群。

第二步,小额返利。加入聊天群后,诈骗分子会让受害人在群内领取“新手任务”,“任务”主要是提高平台商家、网店的交易量、信誉度,关注相关公众号、账号,为短视频点赞评论刷粉丝等。受害人完成“新手任务”后,诈骗分子会快速返还小额佣金,用以骗取受害人信任。

第三步,诱导下载刷单APP。在受害人完成前期任务并获利基础上,诈骗分子通常会安排专人在微信群中散布其获得高额佣金的截图,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刷单APP做“进阶任务”。随后,诈骗分子以“充值越多、抢单越多、返利越多”为诱饵,诱骗受害人在刷单APP中垫资充值,实际是将受害人资金转入其提供的银行账户,而受害人的APP账户中显示的金额仅仅是虚拟数字。

第四步,完成诈骗。当受害人完成任务想要提现时,诈骗分子将设置重重障碍,以“任务未完成”“卡单”“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各种借口,拒不支付本金和佣金,甚至诱导受害人加大投入,进而骗取更多资金。一旦受害人识破骗局,诈骗分子将切断一切联系。

2、兼职类诈骗

诈骗分子往往在邻近大学学校周边地区,设立职业中介场所,将求职的大学生介绍到骗子自行设立的所谓“用人单位”有高额工资,“用人单位”假意录用,要求学生交纳一定的“建档费”“工作卡工本费”“保证金”“押金”等,诈骗到一定金额后,便鸟作兽散,卷钱跑路。

3、校园贷诈骗

“校园贷”实际就是翻版的“高利贷”,通过简单的手续诱骗学生上当。很多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以及急速膨胀的消费欲望,会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贷款平台,进入诈骗分子精心设计“校园贷”业务的诈骗圈套中,不仅要偿还高额利息,甚至还会被他人冒用身份信用卡贷款。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媒体、电话、短信、社交软件等发布办理贷款、信用卡、提额套现等广告信息,打着“无抵押”“免征信”“无息低息”“快速放款”“免费提额套现”等幌子,以事先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验资、交税等为由,或以检验还贷能力、调整利率、降息、提高征信等为借口,诱骗具有贷款需求或曾办理贷款业务的受害人转账汇款,甚至骗取受害人银行账户和密码等信息直接转账、消费,从而实施诈骗。

4、奖学金诈骗

犯罪嫌疑人先用网络黑客技术,盗窃受害人的聊天记录,然后冒充录取高校老师、教务工作人员,电话联系受害人并详细报出受害人的基本信息,以此获取其信任。在此基础上,再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个人银行卡信息、交易密码等,进而实施诈骗。

如何反诈防骗:

1. 要有反诈骗意识,学会保护个人信息。例如:个人的身份证银行卡不要借给别人;在社交平台上避免发布带有个人身份信息的照片;在公共区域上网后删除自己的账号密码;在收到快递时注意消除自己的个人信息;遇到街头扫码时不透漏自己的身份证号或电话号码;对陌生人说的话不轻信、不回应、不盲从。

2. 和亲友多沟通。遇到当时拿不准的事情多与亲友同学之间加强沟通,听听他人对此的意见和看法,避免出现“当局者迷”的情况,降低受骗几率。

3. 不贪小便宜对飞来的“意外之喜”,特别是陌生人所说的好处。不能见利就上,要克制贪念,拒绝诱惑。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不轻信能任何轻松到手“好处”。谨记想要的幸福是靠脚踏实地奋斗而来的,不劳而获,收获的只会是圈套。

4. 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发来的网络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