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县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农业农村局> 重大决策预公开> 意见征集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999T/202404-00054
组配分类: 意见征集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4-01 发布日期: 2024-04-01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999T/202404-00054
组配分类: 意见征集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4-01
发布日期: 2024-04-01
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4-01 09:14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做好202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郎溪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起草了《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欢迎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


    一、电子邮箱。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邮箱:lxnw111@163.com,并在邮件注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二、信函方式。请将意见寄至郎溪县农业农村局,并在信封右上角注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字样。邮寄地址:华润苏果写字楼13楼农业农村局,邮政编码:242100。
    三、征集时间。2024年4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

    联系人:陈浩;联系电话:7022404。


起草说明

    一、《方案》起草背景及过程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结合市委一号文件,3月10日我办拟定《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于3月19日发各镇、街道和县直部门征求意见和建议,4月1日在县政府网站征求公众意见。
    二、《方案》主要内容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做好202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勇当新时代深化农村改革的排头兵,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出郎溪贡献。
    (二)重点任务
    包括9部分34条,可以概括为“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一个保证”。
    “两个确保”即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一是确保粮食安全。抓好粮食油料生产。坚持稳面积,推行多熟制粮油生产,扩大稻茬麦、油菜种植规模,确保粮食面积74.4万亩、产量27.9万吨以上。营造油茶林0.24万亩。实施好优质粮食工程,优质专用水稻种植面积超95%。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6万亩。优化生猪产能,强化调控基地建设,能繁母猪存栏量达2500头以上。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确保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分别不低于48.58万亩、43.47万亩。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遏制耕地撂荒现象。完成耕地恢复2万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亩,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直接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持续推进绿色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践。持续深化食物节约行动。强化机收减损,提倡粮食适期收获,组织粮食机收减损比武活动和农机手培训,确保粮食机收平均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推进安全储粮,新建仓容7万吨。
    二是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不断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抓好防止返贫监测,加快推动防止返贫监测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压紧压实防止返贫工作责任,落实精准帮扶,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加快推进产业帮扶。强化帮扶产业分类指导,扎实推进“四个一批”专项行动。提高财政衔接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中央及省级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均不低于65%,中央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不低于上年。扎实做好稳岗就业。保持全县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务工就业规模总体稳定在6000人以上。
    “三个提升”即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一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继续实施茶产业和花卉苗木产业提升工程,2024年新增茶园1000亩,总面积达9.5万亩,综合产值达17.62亿元以上;新增花卉苗木1500亩,总面积达13.65万亩,综合产值达17亿元以上;新增蓝莓1000亩,总面积达7000亩,综合产值达1.2亿元以上。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出一批“徽字号”精品线路,到年底,力争打造一批精品主题村、特色美食村、旅游风景道、“后备箱”工程基地。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个,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8%。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20亿元以上。深化农产品力争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力争绿色食品、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62个以上。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商业网络体系,积极发展县乡村统仓共配新模式。稳定运营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4个。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
    二是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全力推进“十百千”工程。建设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3个、市级中心村2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个、省级精品示范村2个、自主建设县级精品示范村。推进建设150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改造提升农村户厕500户。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治重点自然村150个。完成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4%。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动态监管。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区域供水规模化建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9%,规模化供水工程服务农村人口比例达到96.5%。扎实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建农村公路22.225公里。实施安防工程108.154公里。完成3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县域公立医疗资源。村医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提高到40%。村级养老服务站覆盖率提高到100%。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统防统治覆盖率分别达58%、49%。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农药包装废弃物、废弃农地膜回收率分别在84%、83%以上,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4%以上。建成省级幸福河湖1个。完成营造林2.61万亩。
    三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面提升镇(街道)领导班子抓乡村振兴能力,开展镇(街道)党政正职全覆盖培训和农村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强化农业文化遗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坚持疏堵集合、标本兼治,创新移风易俗抓手载体,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持续推进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建设平安乡村。加强乡村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增创18个“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常态化开展反电诈宣传进农村活动。建强12支乡镇级救援队伍。
    “两个强化”即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一是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科技。建设水稻育秧中心1个、粮食烘干中心2个、省级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1个。建设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1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8%以上。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数字化提升,新增省级数字农业工厂1个,持续推进“未来农场”建设。强化改革。推进毕桥镇整镇开展二轮延包省级试点有关工作。力争土地流转率达68%。新增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家以上,家庭农场发展到2200个以上,农民合作社稳定在590个左右。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达450个以上。完成年度57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确保经营性收益5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70%以上,开展股份分红的村达45%以上。
    二是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以上。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200人次。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源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一个保证”即保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完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推深做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走在前、创示范”行动,扎实推进3个选点村建设。加快推进2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2024年不低于9.8%。
    二是操作性强。《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办理流程、优惠政策,提高了为企服务的高效便携度。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本《方案》将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讨论,通过后以县委名义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