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县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农业农村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999T/202407-00066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县农业农村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7-29 发布日期: 2024-07-29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999T/202407-00066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县农业农村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7-29
发布日期: 2024-07-29
县农业农村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7-29 15:14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郎溪县农业农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及中央、省市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决打赢打好“乡村振兴主动战”,狠抓乡村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农业农村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工作落实,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现将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粮食安全扛实稳产保供政治责任一是守好“米袋子”。开展在田作物苗情、墒情、病虫情监测,发布监测信息共54期,预计小麦平均亩产较去年增加5.93公斤。预计夏粮产量达8.3万吨、秋粮播种49.1万亩,今年完成粮食播种74.45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27.93万吨以上。二是充盈“菜篮子”截至目前,根据统计上报数据预计,生猪存栏3.98万头,同比增长3.24%;家禽存栏203.8万只,同比增长9.61%;水产产量2.16万吨,同比增长2.8%;蔬菜总产3.768万吨,同比增长12.71%。今年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8亿元,增速6.1%(全市第二)。三是建好“优质田”。着力打造“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集中连片优质农田,目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2.5万亩;2024年3万亩高标农田建设任务已启动招投标。2024年初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二)抓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做好动态监测。全县1727个网格均已选聘网格员对年度考核为优秀的127名网格员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3.66万元每月开展部门筛查预警,今年以来,共反馈核实各类风险信息7541条,并结合日常走访排查,新识别监测对象48履行风险消除程序监测对象58138目前,我县共有脱贫户595613078监测对象257611人。二是加强产业就业。安排各级衔接资金6102万元,用于39个项目,其中,用于产业项目204734万元,占比77.58%做好光伏帮扶,开发85个光伏公益岗位,今年以来,光伏电站收益19.1万元,用于开展公益岗位和临时性劳务用工支出共计14.4万元,扣除运维成本2.7万元,收益分配率为88.06%。继续推广小额信贷一自三合贷款模式,截至目前,全县脱贫人口小额贷款10184771.89万元,今年新增贷款1572万元。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527名脱贫户就业增收,目前全县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为6176人,监测对象务工就业人数为234人,务工就业规模全部稳中有升。三是压实帮扶责任制定《郎溪县2024年度县域结对帮扶工作计划》,1520万元年度帮扶资金已拨付至岳西县。继续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目前,我县脱贫户共安排帮扶措施37695条、户均6.3条,监测户共安排帮扶措施1709条、户均6.7条,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均已落实至少一项开发式帮扶措施。

抓产业发展,助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强化特色产业发展。2023年争取“郎溪黄茶+金融+科技”省级试点项目资金1000万元,目前正实施第二批项目;2024年争取中央财政茶叶高产高效项目资金145万元,目前项目实施方案已制定,即将实施。实施2023年度茶产业和苗木花卉产业提升工程项目县财政安排财政资金共1900万元,目前正组织验收。5月,组织茶企参加合肥和杭州茶博会,宣传推介“郎溪黄金芽”、“瑞草魁”等区域公用品牌;成功举办第二届绣球花卉节活动,提升郎溪绣球花知名度。截至2023年底,茶叶面积9.5万亩综合产值16.5亿元花卉苗木面积13.5万亩、综合产值16亿元;目前发展优质再生稻2.49万亩、蓝莓0.66万亩推进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1.2万亩。二是强化农业“双招双引”。狠抓绿色食品产业招商,截止5月底,绿色食品产业招商组共完成招商任务数7个,计划总投资56.8亿元。狠抓项目推进,总投资5亿元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已完成数据中心主体三层和仓储区2栋建设,完成花卉产业园生产大棚和核心景观区50%建设内容;总投资4.19亿元乡村振兴高标农田及富硒稻种植基地项目,完成约6000亩土地平整工作,正在进行蓄水育苗播种。三是强化农产品精深加工。今年以来,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宣城市克莱森木业有限公司、安徽省郎溪县亿家净纸品有限公司、协仕通新材料(安徽)有限公司】。目前,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6家,其中省级6家。拥有“古南丰”黄酒中国驰名商标1个,“宣丰”大米、“姚翠荣”闷酱、“天子粉丝”等安徽省著名商标10个,“品一标”认证57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5家。发展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4家,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家。获批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家、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3家。2023全县休闲旅游综合营业收入达13.3亿元。

(四)抓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推进精品示范村建设。2023年度省级精品示范村凌笪镇下吴村共谋划2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579.7万元,已建成8个项目,计划2025年建成;2024年度2个省级精品示范村(姚村镇妙泉村、建平镇盆形村)正在编制建设规划,计划2026年建成;自主培育建设10个县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正在编制建设规划。二是推进中心村建设。2023年度3个省级中心村(凌笪镇方里村方里中心村、十字镇双铺村毛家店中心村、建平镇南山村镇山王中心村)4个市级中心村(姚村镇潘村村庄树岭中心村、飞鲤镇三溪村河外中心村、新发镇涧西村栗园中心村、钟桥街道钟西村莲塘头中心村)已完成建设进度95%,计划6月底完成建设。2024年度3个省级中心村(郎步街道松林村双塘中心村、梅渚镇镇东村梅山中心村、新发镇花园村花园中心村)和2个市级中心村(建平镇精忠村一里中心村、钟桥街道钟新村高塘中心村)已完成规划专家评审会,正在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并申请县政府批复。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省级中心村43个、市级中心村24个三是推进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打造1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胥河新貌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目前完成规划编制,计划2025年建设完成;全县累计建成3处示范片区(姚村镇 “美丽姚村•静界桃源”,飞鲤镇“通湖绿道”、涛城镇和凌笪镇“沪皖大道环龙须湖”)三是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实施以“五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2024年我县计划建设150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目前已开工建设38个。已完成132个改造提升非卫生厕所任务,计划完成500座。全县常住农户6.3427万户,财政奖补改厕2.8394万户,农户自改卫生厕所3.2578万户,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6.13%;已建成12个厕所管护服务站;累计完成重点整治428个自然村;全县已建成“生态美超市”87个,实现全覆盖

(五)抓科技装备,提升农业生产应用水平。一是开展技术服务。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为依托,积极开展包村联户技术服务工作,组织全县168名县镇两级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服务840户科技示范户和种养殖大户,全年入户服务10000余人次。2024年高素质农民计划培训180人次,现正处于学员遴选阶段。累计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1360人次。二是推动设备更新。牵头申报农机设备更新换代项目3个,具体为安徽农垦十字铺茶场公司茶产业技改项目、十字铺茶场公司茶业经营部初制茶自动化加工生产线项目和郎溪县新城食品公司生产线及配套更新项目。同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用于对更新和报废老旧农机具给予补贴。2024年我局已争取到位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中央财政资金757万元。截止目前,已发放补贴资金140.3326万元,补贴农机具331台,受益农138户。三是推进机械化生产。目前,2024年1个水稻育秧中心建设项目已建成、2个粮食烘干中心建设项目正在推进中,预计7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创建主要农作物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1个,建设省级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1个。截止目前,全县共建成育秧中心19个、粮食烘干中心56个、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中心5个、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1个。主要农机具达1.6万余台(套),全县农机总动力44.75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2%。

(六)抓绿色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实施郎溪县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项目总投资1亿元,目前总体进度76%,中央资金部分完成约20%,地方配套部分完成约82%常态化开展两利用两回收两减量工作,目前,全县午季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1%。46家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9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达90%以上,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积极配合省市上级部门开展风险监测和监督性抽检45组,我县上半年共抽检农产品样品189组,合格率达100%。落实日常快检工作,截止6月13日,共检测蔬菜等各类样品1966组,合格率达100%。截至目前,全县进入国家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开展追溯的生产经营主体215家,今年以来,累计开具合格证351张,组织62家主体开展承诺达标合格证亮证行动。三是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方面。开展“绿箭护粮安”执法行动,对种子、农药等农资市场开展执法检查,累计开展检查85次,出动执法人员450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145家次,抽样检测水稻种子样品10组,共立案查处农资案件4起,发放禁限用农药名录等宣传明白纸600余份。2023年我局获评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

  (七)抓农村改革,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一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探索“抱团发展”有效路径,指导有关镇、街道成立集体经济强村公司,持续拓展“四靠”模式,制定2024年度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案,整合各级资金1200万元,扶持24个村发展到村产业,目前已完成项目申报初审。2023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的村达27个,超50万元的强村占比达91%,村均超82.62万元。二是稳步推进二轮延包。2024年4月,我县毕桥镇被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省级试点乡镇。我局牵头拟定《郎溪县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实施方案》,印制了我省二轮到期延包工作资料汇编,并组织对各镇、街道进行了专题培训,目前毕桥镇各村正在开展入户摸底调查。三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县经市监部门注册家庭农场总数219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监测后稳定在594家,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451家。全县耕地规模经营流转面积34.32万亩,流转率68.35%,居全市前列。2023年我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90元,增速8.9%(全省第1);2024年一季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33元,增速7.6%(全市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