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施以新教师“一年基本规范、二年站稳讲台、三年教有成效”为主要内容的培养青年教师“一二三”成长计划,帮助青年教师更新观念,钻研业务,快速成长,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学科素养、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师德师风高尚、综合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青年教师队伍。
二、实施部门
教师管理服务中心、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各教育集团、各学校、幼儿园。
三、培养对象
1.一年基本规范:
当年入编的新教师(首次考核含2021、2022年入编的新教师)。
2.二年站稳讲台:
“一年基本规范”考核合格的教师。
3.三年教有成效:
“二年站稳讲台”考核合格的教师。
四、培训方式
1.校本培训和自我研修。以学校为主阵地,注重培训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建立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
2.集中培训。以师训部门为主体,强化培训的梯次性和常态化。
3.以研促训。教研部门组织多种形式的业务竞赛和主题研修活动,鼓励、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参加,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五、考核内容
(一) 一年基本规范:
1.师德修养:违反师德“十不准”的实行一票否决。违反《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实行一票否决。
2.专业修养:参加新教师岗前培训,按“六个一”要求完成120学时学习任务。
3.教学常规:
⑴上课:采用集中现场上课的方式,要求:体现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充实,重点、难点突出,关注学生学习状况,熟练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意教师形象、课堂礼仪,精神饱满。
⑵备课:检查一学年的备课笔记,要求:手写,详案,教学反思40篇以上。
⑶作业批改:检查第二学期的作业布置、批改情况及作业批改记录,根据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相关学科标准核定。
⑷听课:检查一学年的听课记录,每学年不少于30节。
⑸每学年阅读教育教学专著或学科专著4本以上,撰写教学随笔或读书随笔10篇以上。
4.教育教学实绩:依据上学年在校教学情况和所教学科检测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5.成长汇报:参加学习成长交流报告会,根据汇报内容综合评定赋分。
(二)二年站稳讲台:
在“一年基本规范”考核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内容:
1. 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的专题,写出一篇教学总结或教学论文。
2. 基本功考核:从粉笔字、钢笔字、简笔画、普通话、写作、演讲、教案撰写、无生试讲、课件制作及展示等项目中选取开展。
(三)三年教有成效:
在“一年基本规范”考核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内容:
1.参加一次县级以上教育教学论文等评选、比赛。
2.统一检测学科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按指定的教学范围,编写一份符合命题要求的试卷;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学前教育等学科教师撰写一次活动策划方案。
六、考核方式
1.每年6月份,由青年教师所在学校集中报名;9月份,由县考核领导组组织考核。
2.考核采取查阅资料、验收汇报和现场上课、比赛的方式综合评定。
3.在考核时间范围内,青年教师参加全县课堂教学类比赛获县二等奖以上的教师,可免于第一年、第二年集中上课考核,获县一等奖以上的教师,可免于集中上课考核,该项成绩自动定为满分。
4.考核采用学校评定、集团评定和县级评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一年基本规范由县级评定,两年站稳讲台由所在集团在县考核领导组的指导下进行评定,三年教有成效由所在学校在县考核领导组的指导下进行评定。
七、考核要求
1.高度重视“一二三”成长计划考核工作。考核工作直接影响着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和工作积极性,各校(园)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切忌简单、敷衍。要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工作班子,加强领导,按照考核方案,规范操作。
2.认真做好报名工作。各校(园)要指定专人按照要求,进行细致排查,在规定时间内报名,不得漏报、错报,按时发放考核证,组织青年教师按时参加县级考核。
3.加大考核工作力度,建立常态考核机制。考核工作要坚持“考德为先,考绩为主”的基本原则,坚持以平时考核为基础,把定性评估与定量考核、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各校(园)应按时对本校“一二三”成长计划培养对象实施校级考核,做好考核流程和结果的记载,以加强过程管理,增强考核的科学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4.使用好考核结果。考核结果是青年教师职称初聘或晋升、奖惩、聘任的重要依据,凡未参加以及未通过“一二三”成长计划县级考核的,当年内不得评先评优、晋职晋级,并通过诫勉谈话、离岗培训等方式加强教育,促其提高素质。对因个人态度原因而导致“不合格”的,两年内不得评先评优、晋职晋级。
5.严肃考核纪律。各校(园)在考核过程中和上报考核材料时,要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对考核过程中有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的,将严肃处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备注:1.以上均不含高中阶段的教师。2.各校(园)政府购买服务教师和民办学校教师由各校(园)参照本方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