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县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农业农村局> 应急管理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999T/202408-00006
组配分类: 应急管理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农业措施类】郎溪县秋粮“一喷多促”技术指导意见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8-09 发布日期: 2024-08-09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999T/202408-00006
组配分类: 应急管理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农业措施类】郎溪县秋粮“一喷多促”技术指导意见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8-09
发布日期: 2024-08-09
【农业措施类】郎溪县秋粮“一喷多促”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4-08-09 16:57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在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时期,开展一喷多促(将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杀虫杀菌剂等混合喷施,一次作业可以实现促生长发育、促灌浆成熟、促灾后恢复、促产量提高等多重效应),是秋粮中后期有灾防灾、无灾增产的关键措施。各地要坚持分类施策、优选肥药、精准喷施、确保安全的原则,推进实施一喷多促,全力夯实全秋粮丰产丰收基础。

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在夏玉米即将进入抽雄开花期、夏大豆进入开花结荚期,要重点关注渍涝和高温,以及玉米南方锈病、褐斑病、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大豆霜霉病、豆荚螟等病虫害。中稻处于孕穗抽穗期,要重点关注高温、干旱、洪涝、后期寒露风等自然灾害,以及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各地要根据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生育进程、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因地因苗因时因灾综合实施一喷多促

二、优选肥药,科学搭配

应对自然灾害,高温干旱地区可喷施磷酸二氢钾、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和抗旱抗逆制剂,渍涝地块及时排水后可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玉米生长调节剂主要选择三十烷醇、芸苔素内酯、吲哚丁酸等,大豆生长调节剂主要选择芸苔素内酯、噻苯隆、赤·吲乙·芸苔、14-羟芸·噻苯隆、调环酸钙等。应对病虫害,玉米杀菌剂可选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戊唑醇、醚菌酯·氟环唑等,杀虫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大豆杀菌剂可选用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氟环唑、苯甲·丙环唑等,杀虫剂主要选择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毒死蜱等。水稻杀菌剂可选用三环唑、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噻呋酰胺、嘧菌酯、肟菌·戊唑醇等,杀虫剂主要选择三氟苯嘧啶、四氯虫酰胺、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等。

三、适时喷施,精准用量

时间上,作业时风力应在三级以内、温度不超过30,一般选择在无雨天的上午9时前、下午4时后进行,避开正午高温时段,白天温度过高,可采用夜间作业;如喷后24小时内遇中到大雨,要及时补喷;可因地制宜选择无人机夜间作业。用量上,采用无人机作业时,每亩喷液量2.0升以上,并在药液中添加适量的喷雾助剂,提高雾滴沉降、抗飘移、抗蒸发等性能。采用高地隙喷杆喷雾机、车载式担架机进行喷雾作业时,亩喷液量要达到30升以上。

四、统一作业,确保安全

在开展一喷多促统防统治时,作业前依照有关法规提前公告,作业时设立警示牌防止人畜中毒、药害等事故发生。选择无人机统一喷防作业时,飞行速度控制在35/秒,飞行高度要根据无人机载重量进行调整,载重30升以下无人机飞行高度距作物冠层23米,载重30升以上无人机飞行高度距作物冠层3.54.5米,防止作业时吹断茎秆;无人机起降作业时,应远离障碍物和人员,作业人员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避开喷雾下风位,严禁在施药区穿行,作业时禁止吸烟及饮食。对不适用于无人机作业的田块,可因地制宜采用高地隙喷杆喷雾机、车载式担架机等进行喷雾作业。喷施作业前,综合评估潜在风险,防止喷雾雾滴飘移造成非靶标生物毒害和周边作物药害。大规模施药前须开展小范围试验。

五、科学防范,减损提产

气象部门预计,当前正是厄尔尼诺向拉尼娜交替期,9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农业气象条件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偏多,防灾减灾形势严峻复杂。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在地秋粮作物中后期的苗情监测,依据生长发育进程,提前发布极端天气预警信息,防范局部地区高温、强降雨、旱涝急转和后期低温。各地要加大实施一喷多促力度,增强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时期的抗逆能力,促进植株正常发育结实,落实关键生产措施,主动防御极端气象灾害,减轻灾害影响,力争秋粮丰产丰收。

水稻防范高温热害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全一季稻总体处于分蘖末期至拔节孕穗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防范高温热害、防病治虫的关键时期,各地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做好应对措施,积极行动抓好田管,立足抗灾夺秋粮丰收。

一、水稻防范高温热害技术要点

高温对抽穗至灌浆阶段的水稻可能会造成小花败育、花粉破裂,影响正常授精,水稻结实率、籽粒充实度下降。为切实做好高温热害防范,力争水稻获得好收成,应及时做好应对技术措施。

(一)强化水分管理,防范高温影响。坚持以水调温,对处于拔节期的一季中稻,要发挥其植株自身蒸腾的生理降温能力,实行35厘米水层和干湿交替的间隙湿润灌溉。对孕穗至扬花期的中稻,田间保持810厘米的深水层,以降低穗层温度。灌浆期可采用干湿交替保持田间湿润,防止高温干旱叠加影响。水源有限的地方,积极引、提水抗旱,坚持灌跑马水,特别是进入孕穗期的水稻要优先灌溉,保证生理需水。

(二)科学补追穗肥,增强植株抗逆能力对处在拔节期的根外喷施3%过磷酸钙溶液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外加喷施生长调节剂、叶面肥,以增强水稻植株对高温的抗性。对处在孕穗期的视苗情普遍追施12次穗粒肥(促花和保花肥)。对处在抽穗扬花的水稻及时喷施叶面肥2次,以增强植株抗性,促进籽粒灌浆。

(三)注重监测预警,加强病虫综合防控。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及时做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虫害达标的防治工作,同时搞好在破口前后及穗期的稻曲病和稻瘟病防控,减轻病虫危害。严格田间飞防作业要求,避开高温作业,提高防治效果。

二、玉米防范高温热害技术要点

夏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是玉米水肥需求最大的时期,也是对高温干旱反应最敏感的时期。高温干旱将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正常授粉,通常此期的干旱也被称为卡脖子旱,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很大,严重的可导致绝收。

(一)及时灌溉降温。出现旱情的田块及时灌溉补墒,防止高温干旱叠加,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田块杜绝大水漫灌,防止玉米肥料迁移引起大豆旺长。灌溉方法有滴灌、喷灌和沟灌等多种,各地结合现有灌溉条件选择。喷灌和沟灌避免中午时井水灌溉,防止因水温温差过大影响玉米生长。

(二)科学追施肥料。对肥料不足的田块结合灌溉及时补施穗肥、粒肥,穗肥亩施尿素1520公斤,粒肥亩施尿素510公斤,基肥磷钾不足的,建议追肥改用高氮含硼含锌复合肥。

(三)开展一喷多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重点针对叶部病害、茎腐病、穗腐病、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病虫,采用科学喷施杀虫、杀菌剂,同时有针对性加入芸苔素内酯、二氢卟吩铁等护壮类生长调节剂和磷酸二氢钾、黄腐酸、氨基酸等叶面肥,提高作物高温干旱耐受性,防止后期早衰。

三、大豆防范高温热害技术要点

大豆开花结荚期是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高温天气不利于大豆的开花结荚,应及时做好应对。

(一)防范高温热害。大豆花荚期需水量大,遇高温干旱易落花落荚。在干旱情况下,如发现叶片在中午有萎蔫现象,应及时灌水补墒。灌水方法以沟灌为好,小水沟灌至土壤湿润即可。以增加土壤及田间湿度,降低冠层气温,切忌大水漫灌,避免根系腐烂或损伤根系,导致渍害的发生。同时也可叶面喷施抗旱剂黄腐酸制剂,有效减少叶面蒸腾作用,喷施浓度为10001200倍。

(二)及时追肥促弱。对于未施底肥或底肥施用不足的田块,应结合浇水或降雨,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或复混肥810公斤,促进大豆健壮生长,防止后期脱肥早衰。同时在大豆花荚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等营养剂,增强植株营养,提高植株抵御高温热害的能力,减轻高温热害影响。

    (三)科学防治病虫病害重点防控大豆根腐病、霜霉病、斑疹病、紫斑病等病害,特别是对前期部分受涝渍害的植株可喷施甲霜灵、甲霜灵锰锌或多菌灵等药剂防治。抓住大豆开花结荚关键时期实施统防统治,预防大豆症青现象发生以及病虫危害。在病虫防治过程中,可与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同时喷施,实现一喷多促防病虫、提质增产效果。

 

 

                            202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