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十字镇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十字镇政府> 美丽乡村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833C/202404-00110
组配分类: 美丽乡村
发布机构: 十字镇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乡村振兴】乡村脱贫致富路:典型人物与他们的故事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4-25 发布日期: 2024-04-25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833C/202404-00110
组配分类: 美丽乡村
发布机构: 十字镇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乡村振兴】乡村脱贫致富路:典型人物与他们的故事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4-25
发布日期: 2024-04-25
【乡村振兴】乡村脱贫致富路:典型人物与他们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04-25 08:42 来源:十字镇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月22日,在双铺村的村口大树下和李村的网格员户内,正在召开每月的小板凳会议,会上气氛热烈,父老乡亲在春日的微风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困难、谈看法、提建议,坦诚交流,氛围热烈,一派祥和。而今天的小板凳会议,讨论的主题是脱贫典型代表的个人事迹。在会上,群众们一起聚焦这两位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物。


双铺村的张启国

他的故事是一把抵抗黑暗的利刃。他曾经生活在贫困的阴影之下,2014年被评为贫困户,父亲年老体弱患有脑梗、高血压,母亲患有肺气肿,房屋陈年老旧危险重重,全家生活拮据入不敷出,好在张启国吃苦耐劳一人挑起了全家的重担,张启国得知政府对贫困户有优惠政策,便申请了创业贷款,利用自己的水田开始了养殖龙虾和水稻种植,一开始技术不成熟收益甚微,后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关心下,邀请了专业农技人员进行指导,张启国的虾稻混养逐渐走上正轨,于是张启国趁热打铁,又承包村民们的水田开启混养模式,如今已发展了51亩的虾稻混养,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张启国的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里的房子盖起来了,早早的就脱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本打算追加投资扩大规模,再承包几亩鱼塘养鱼,一场疫情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自己的龙虾销售也相应受到影响,可是张启国吃苦耐劳习惯了,他根本闲不下来,于是他又将自己十几亩的荒山开采出来种植苗木,15亩的樱花树苗在张启国一家的辛苦下成功栽种,汛情期间,张启国的8亩晚稻受到了影响,水势一过他便挽起裤腿下田补种、施肥,趁着天气渐凉前让晚稻恢复生长,将损失降到了最低。眼下水稻即将成熟,张启国又谋划着饲养一批鹅,正瞅着资金周转不开时,小额信贷政策雪中送炭,解了燃眉之急,张启国利用小额信贷的5万元买回了800只鹅苗,盖起了鹅棚,学习了饲养技术,有模有样的开启了养鹅之路。“我相信没有什么能打倒一个勤劳勇敢的人,这些年感谢政府、帮扶责任人和村委会的帮助,我一定会更加努力,让父母安享晚年,娶个媳妇过上好日子。”张启国信心满满的说道。

在艰难的岁月里,他没有屈服于困境,而是用自己的双手,开辟了一条通向美好生活的道路。

            

李村的邱家林

他的故事是一部充满奋斗与坚持的史诗。十年前,邱家林在集镇上还是一个响当当的汽车修理师傅,有自己的修理铺,年收入三万余元,女儿活泼可爱,家庭和和美美。当他正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候不幸却降临了。一天他向往常一样去自己的修理铺上班却感到腰弯不下来,经多家医院检查后确诊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为此,邱家林曾辗转南京、上海、合肥等地求医。高昂的医疗费用和药品很快就耗光了这个家庭为数不多的积蓄。因病致残的邱家林更是丧失了劳动能力,失去了经济收入。这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贫困使这个家庭充满不幸,生活变得举步维艰。

面对邱家林家里的这种情况,2014年,在村委会和十字镇民政的帮助下,邱家林被列入了贫困户行列,享受政策兜底。然而他并没有安逸地享受政府兜底而是在政府及帮扶干部的指导下排除困难自主发展产业,从此走上了艰难的脱贫致富之路……。

邱家林坚持不等不靠,为走上脱贫道路,积极发展各项特色产业。先后承包村民组鱼塘5.5亩,发展渔业养殖;种植板栗3亩;樟木7.5亩;竹子2.5亩;茶叶2.5亩,栀果树4亩。在扶贫队队长李文光和扶贫专干徐堂德等人的帮助下,申办了特色种养奖补500元和残疾人创业奖补2000元。同时县帮政府给予帮扶资金3000元。除此之外,扶贫队还帮助邱家林办理了二级残疾证明,申请了残疾补助。二级残疾每年可获补助800元,残疾补助每月也能获得60元。在人社所的帮助下,邱家林还担任了乡风文明宣传员的公益性岗位,每月收入150元。这些涓涓细流都为这个家庭积蓄了力量,让他们可以忘却痛苦,重新起航。

扶贫队在走访邱家林时,问他对未来的生活有什么想法。他说道:“我还想把村民组里农户零散的45亩荒山杂草地承包下来种植油茶。”,在扶贫队的帮助下,他成功地对杂木草地进行了翻耕。另外,在国土局的帮扶下,帮助其联系好翻耕机械,解决了机械费用,为来年种植油茶做好了准备。特色农业发展起来之后,邱家林的油田种植更是发展得如火如荼。如今,邱家林的女儿邱悦也顺利地从郎溪高中毕业,考入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这个小家庭和睦而又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