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郎川街道办事处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郎川街道办事处> 政策文件
索引号:
11341722MB1P2877XM/202404-00076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郎川街道办事处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印发《郎川街道2024年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号: 郎川办【2024】17号
成文日期: 2024-04-28 发布日期: 2024-04-28
索引号:
11341722MB1P2877XM/202404-00076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郎川街道办事处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印发《郎川街道2024年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号: 郎川办【2024】17号
成文日期: 2024-04-28
发布日期: 2024-04-28
关于印发《郎川街道2024年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4-28 09:28 来源:郎川街道办事处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部(中心)、各村(社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落实“郎溪县教育体育局印发的《郎溪县教体局2024年预防学生溺水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经研究,制定《郎川街道2024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郎溪县郎川街道办事处

                                2024428


郎川街道2024年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

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郎川街道2024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保障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街道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溺水事故是近年来造成青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对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工作现状进行一次认真分析,开展一次排查,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教育宣传工作,提醒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努力避免和减少事故发生。要进一步提高家长的危险意识,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看护和监督,及时制止不当游泳、水边玩耍等危险行为。各单位要调查摸清和掌握本区域内的危险地段、河段,并及时告知青少年儿童和家长,做到早安排、早行动、早落实。

二、工作重点

突出溺水事件预防,切实看牢未成年学生中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困境儿童等重点人群;把牢4月至10月天气炎热、暑期及冬季结冰等溺水高发时段;守牢易发生溺水事件的江湖、溪流、河塘、坑坝、水库等危险水域。切实做到宣传教育全覆盖、隐患排查全覆盖、监管监控全覆盖。

、职责分工

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群防群治、源头治理;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全面压实教育、管理、监护责任,建立健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预防溺水事件工作体系,筑牢青少年儿童溺水屏障,最大限度减少溺亡事件。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明确各部门、单位职责。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对本辖区内青少年儿童较为集中的地区实行镇、村、组三级包保责任制,抓好落实。

党建工作部启动“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宣传教育活动”,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安全防护工作的正面报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标语横幅、宣传单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利用滚动字幕等多种形式,重点宣传戏水的危害性及相关自救知识,提醒家长关注孩子人身安全,引导青少年学生不擅自或与同学结伴到水库、河塘、建设工地残留水坑等处玩耍、洗澡、摸鱼。

教管委、中小学、幼儿园:精心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对学生要做到日常安全教育和节假日前专题教育相结合,印发以防溺水为主题的致学生家长一封信,通过发送信息、打电话、上门走访等形式多途径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学生家长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促其履行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印发有关预防学生溺水、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问答、宣传手册,重点宣传戏水的危害与游泳安全常识,要求学生做到“六不一会”,即:不擅自下水游泳,不在无家长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血吸虫病疫区水域游泳或戏水。学会自救自护。暑假期间各校要成立暑期学生安全工作小组,认真组织教职工开展学生家访。进一步做好假期值班,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实行双周报告、零报告制度,一旦发生学生溺水事件,要在两小时内按照规定程序报告,并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工作。

平安建设部加强对水库和内河管理,在其管辖的水工程范围内,对发生溺水事件可能性较大的区域,设立醒目警示标识,加强日常巡查,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

城乡管理部加强对道路、桥梁施工过程的监管,在工程建设期间,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坑、洼等隐患及时排查整改,设立警示标牌。高度关注水上交通安全,做好渡口渡船的监督检查、隐患排除工作。研究制定突发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确保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在第一时间投入救援。会同水务、国土部门对非法采砂、取土以及对塘坝任意改造等现象进行严厉打击,对因此而遗留的水坑、围堰等,要责令责任人限期修缮,确保不留隐患。加强对建筑工地施工形成的水池、水坑的管理,督促相关企业对危险水池、水坑及时回填,无法回填的应设立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加强对青少年儿童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将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列入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检查、督查,并将工作成效作为对单位和负责人的考核评比内容之一。督促相关部门设立警示标识,并加强安全巡查。

自然资源规划所:加强对可能遭遇地质灾害的路段、地段进行监控,切实做好预防石崩、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有关工作。对经批准允许采砂、取土的地点,要求业主设立警示标识,落实防范措施。

为民服务中心督促村委会发挥熟悉当地情况作用,进一步落实水域管理责任,加强对村民的防溺水宣传教育,协助学校与家长完成放假期间学生安全监管责任的对接。明确对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实行包保责任制。

团委、妇联、关工委:团委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青年志愿者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溺水教育宣传活动。为民服务中心、妇联、关工委也要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少年儿童教育和关爱工作,会同政府、社区、村委会和有关部门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安全监管,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积极与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联系、沟通,不断丰富青少年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进一步优化青少年儿童的生长环境。

各村社区发挥熟悉当地情况的作用,在党委、办事处的领导下,落实水域管理责任。在责任区内,定期对有安全隐患的水域进行排查登记,在水边设立警示标牌和防护设施,建立水域巡查制度,加强对村民的防溺水宣传教育,协助学校与家长完成放假期间学生安全监管责任的对接。对水域集中的地区实行村、组包保责任制,重点水库、塘坝等要明确安全信息员,责任到人,分片负责。建立辖区内所有水域“身份证”制度,各村社区对重点水域进行地毯式摸排,统一水域编号,注明盛水期平均深度、距居民点最近距离、有无发包及承包合同、承包人、危险程度预测、有无安全警示标识等,认真制定并填报重点水域监管明细信息表。确保辖区内所有水库、河塘、桥梁等重点地段都设立醒目的警示标识,每个警示标识牌要注明该水域相关信息及负责人联系电话。组织相关人员建立应急分队,配备必需设备,进行培训演练,确保危急时刻能够及时应对,有效处置。充分发挥村社区干部人员熟、地形熟的优势,加强协调配合,突出抓好双休日和节假日学生脱离学校教育、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等监管薄弱环节,落实监管责任,建立假期安全对接机制。

四、实施步骤

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专项行动时间为2024年4月至10月底。

(一)动员部署(4月前)制定街道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实施方案,召开防溺水工作联席会议。各村社区召开防溺水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

宣传教育(4月至10月底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标语横幅、宣传单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利用滚动字幕等多种形式,重点宣传戏水的危害性及相关自救知识,提醒家长关注孩子人身安全,引导青少年儿童不擅自或与同学结伴到水库、河塘、建设工地残留水坑等处玩耍、洗澡、摸鱼各学校要发挥好安徽省学校安全教育平台作用,加强防溺水常态化的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家委会、家访、结对帮扶等方式,加强对外来务工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及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的预警教育;加强周末、节假日之前及高温天气等重点时段预警教育,及时提醒家长落实监护职责,严防溺水事件发生。

)排查整治(615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持续对所属区域水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水域所属地方、单位、责任人、安全隐患、基础设施以及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警示标识、救援装备设置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逐一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落实排查责任,对排查的每一处水域要标注具体排查人和排查时间,写明隐患情况。建立隐患销号制度,坚持挂图作战,以村(社区)为单位,对前期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逐一落实针对性措施予以整治,做到“整治一个,销号一个”。阶段性排查整治在暑假之前完成。

督导检查(7月底前街道办事处组织相关部门对各村(社区)、有关部门和学校的防溺水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检查,确保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落实到实处,见到实效。

总结宣传(10月底前)。加大对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活动好典型好做法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调动各级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机制成员单位、各级各类学校抓工作落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领导组织,形成工作合力,按职责认真落实本单位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

(二)强化工作措施。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宣传力度,深入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和青少年儿童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健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细化工作措施,认真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

(三)严格落实责任。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切实落实管理责任,加强信息报送,不得有情不报和缓报。凡因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而引发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附件:郎川街道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领导组

 

 

 

 

 

郎川街道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

领导

 

 长:王朝伟

副组长:汪红保

 员: 程远江   申兴银   程国栋   罗厚静   

    李一峰                  

龚军志        李茂杰   刘双六        

鲍晓忠   周家娟             李志燕

钱靖伟   罗业斌        

 

郎川街道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管委办公室,程远江兼办公室主任,申兴银兼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