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我们起草了《新发镇2024年预防学生溺水专项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征求了相关镇、县直部门意见。现面向全社会征集意见,反馈意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
(一)在线留言:请在“我要留言”中留言。
(二)电子邮件:请将意见发送至xfdzb@126.com,并请在邮件主题注明“新发镇2024年预防学生溺水专项行动方案征求意见”字样。
(三)信函方式:请将意见寄至新发镇党政办办公室,地址新发镇新发西路83号2楼,邮编:242100,并请在信封右上角注明“新发镇2024年预防学生溺水专项行动方案征求意见”字样。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4月12日。
联系人:唐浩南 联系电话:0563-7651001
新发镇人民政府
2024年3月13日
起草说明
一、制定背景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县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最大程度减少青少年儿童溺水事件发生。
二、起草过程
本方案由新发镇教育、管委牵头起草初稿,在征求分管领导及主要领导意见后,经过多轮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新发镇2024年预防学生溺水专项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
三、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群防群治、源头治理,坚持尽职免责、失职追责,全面压实教育、管理、监护责任,建立健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预防溺水事件工作体系,筑牢学生防溺水屏障,坚决防止溺亡事件发生。
四、工作目标
依据安徽省“预防中小学生溺水新十条”措施的通知要求,突出溺水事件预防,切实看牢未成年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困境儿童等重点人群;把牢4月至10月天气炎热溺水事件高发时段;守牢易发生溺水事件的江湖、溪流、河塘、坑坝、水库等危险水域。切实做到宣传教育全覆盖、警示标志全覆盖、隐患排查全覆盖、监管监控全覆盖、重点水域简易救援设施全覆盖。
五、主要内容
(一)大力开展防范宣传。强化部门协同,深入校园、社区、村居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二)全面排查整治隐患。对辖区内危险水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全面查找隐患;
(三)着力形成工作合力。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主动作为、积极履责;
(四)强化家长监护责任。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进一步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责任意识,反复提醒、时刻警惕;
(五)大力提升社会救援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前做好处置溺水事件各项准备,添置必要救援器材。
六、下一步工作考虑
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防溺水工作领导组,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联动、依法监管、社会关爱的联防联动机制,齐抓共管,切实预防溺水事故发生。明确责任、定岗定人,切实把工作发动起来,把溪流、河塘、水库、江湖等隐患排查出来。
新发镇2024年预防学生溺水专项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县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最大程度减少青少年儿童溺水事件发生,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和目标要求
我镇将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群防群治、源头治理,坚持尽职免责、失职追责,全面压实教育、管理、监护责任,建立健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预防溺水事件工作体系,筑牢学生防溺水屏障,坚决防止溺亡事件发生。
二、工作重点
依据安徽省“预防中小学生溺水新十条”措施的通知要求,突出溺水事件预防,切实看牢未成年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困境儿童等重点人群;把牢4月至10月天气炎热溺水事件高发时段;守牢易发生溺水事件的江湖、溪流、河塘、坑坝、水库等危险水域。切实做到宣传教育全覆盖、警示标志全覆盖、隐患排查全覆盖、监管监控全覆盖、重点水域简易救援设施全覆盖。
(一)大力开展防范宣传。强化部门协同,深入校园、社区、村居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逐个向学生家庭推送防溺水安全教育课程,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协同落实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加强防溺水常态化的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对外来务工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及留守儿童等重点人员的预警教育;加强周末、节假日之前及高温天气等重点时段预警教育。
(二)全面排查整治隐患。对辖区内危险水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全面查找隐患,科学分析研判,在季节性积水、易发和曾发生溺水事件的水域,以及坑洼、塌陷区、取土坑等隐患点,全覆盖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三)着力形成工作合力。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主动作为、积极履责,统筹各部门和各方面力量,各村要组建专门的水域看管队伍,加大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巡防频率,以点带面,提升预防溺水事件工作实效。各有关部门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同时,做到资源共用、信息共享。动员居民、村民积极参与,共同织密织牢防护网络。
(四)强化家长监护责任。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进一步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责任意识,反复提醒、时刻警惕,尽量不让孩子脱离家长视线。对一些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的家长,务必落实临时监护人,担起看护责任,确保孩子时刻有人监管。对监护人缺乏监护能力的,组织附近村民成立互助小组等群众组织,加强相互帮扶和监督提醒,组织动员全社会关心未成年学生生命安全。
(五)大力提升社会救援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前做好处置溺水事件各项准备,添置必要救援器材,全面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坚决防止因出警不及时、处置不果断而耽搁救援时间,造成不良影响。
三、活动安排和职责分工
4月底前完成动员部署,结合实际工作细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工作措施等内容;5月上旬完成全面排查和隐患整改阶段性工作;10月31日前常态化开展防溺水宣传,利用宣传栏、电子屏幕、村庄智能喇叭、网络媒体等,开展全方位、高频次的防溺水宣传报道,增强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
(一)镇教管委:
1.拟定全镇防溺水宣传工作计划和措施,协调派出所、司法所、卫生院、妇联、共青团等部门,走进校园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大力开展“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专项宣传教育活动”。
2.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对水域所属地方、单位、责任人、安全隐患、基础设施以及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警示标识、救援装备设置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逐一建立各类清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排查的每一处水域要标注具体排查人和排查时间,写明隐患情况,建立隐患销号制度。
3.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宣传教育活动落实情况。
4.收集整理全镇防溺水安全工作各类材料归档,总结和推广防溺水工作经验,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安全防护工作宣传报道工作。
(二)各学校(幼儿园):
1.认真落实教法安[2024]11号关于印发《郎溪县教体局2023年预防学生溺水专项行动方案》及《防溺水新十条》要求,认真谋划抓好落实。
2.各学校落实防溺水工作“十个一”要求,突出“三个重点”进行教育,建立完整台账。
3.召开家长会议,做好暑期大家访活动,明确家长监护人责任,家长要强化法定监护人责任意识,加强教育和看护。
4.拟定本校“预防溺水致家长一封信”,家长签字后学校留存。
5.及时拟发以暑期防溺水为主题的安全工作信息。
(三)党政办、党建办:
1.做好防溺水救援物资采购和后勤保障工作;
2.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关注舆情做好引导。
3.收集各村防溺水宣传信息并形成新闻稿件。
(四)自然资源和规划所:
针对夏季可能遭遇地质灾害的路段、地段进行监控,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五)经济发展办:
负责做好镇所有企业内塘口的安全警示防范和宣传。
(六)综合执法大队:
1.将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纳入全镇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统一规划部署,并列入对各部门的考核内容之一。
2.适时组织对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限期整改。
(七)卫生院:
1.成立防溺水事故救治领导组,应急医疗紧急小组。
2.做好溺水事故自救宣传工作。
(八)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
制定防溺水突发事故稳妥处置预案,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确保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九)社会事务中心、群团组织:
1.关注留守儿童、孤儿等重点群体,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走访关爱活动。
2.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安全监管教育。
(十)各村(社区):
1.把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的头等大事,视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应成立防溺水安全领导组、应急抢救小分队、巡视联防小分队、宣传教育小组,制定方案、预案,召开专题会议部署任务。
2.做好本辖区内防溺水安全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
3.实行包保责任制,责任到人,分片负责,落实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责任制。
4.对辖区内的各水域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做到警示标志全覆盖,隐患排查全覆盖。登记造册,建立清单,明确管理责任人,做好重点塘坝的日巡查登记工作。
5.建立跟踪随访机制,开展落实青少年儿童安全教育监护责任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祖辈无监护能力)家访活动,关注重点家庭的防溺水安全工作。
6.发生安全意外情况时及时正确处置,按照相关程序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7.收集整理本区域内防溺水安全工作各类资料、图片,分类集中,归档备查。
四、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持续推动预防溺水教育入脑入心,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出发,层层落实责任。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防溺水工作领导组,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各村(社区)、各单位把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民生工程,切实增强维护未成年学生生命安全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迅速行动起来,认真落实各项工作。
(二)联防联动,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联动、依法监管、社会关爱的联防联动机制,齐抓共管,切实预防溺水事故发生。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协调落实,明确管理责任,研究部署措施,逐项抓好落实。各部门、村(社区)、企业要积极行动起来,配合监护人、学校做好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确保生命安全。青少年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依法履行其监护责任,教育孩子在上学放学路上、放假期间等脱离学校和老师监管的时段,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三)责任落实,强化督促检查。明确责任、定岗定人,切实把工作发动起来,把溪流、河塘、水库、江湖等隐患排查出来,把问题整改消除到位,做到重点时段有人看守,重点水域有警示标识,重点人群有人监护或委托监管。要制定隐患清单、整改方案,按照整改时限和标准严格整改到位。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定期、不定期对开展工作进行督查,并形成督查材料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