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县统计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统计局> 回应关切> 主动回应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657F/202404-00011
组配分类: 主动回应
发布机构: 县统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如何区分的主动回应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4-28 发布日期: 2024-04-28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657F/202404-00011
组配分类: 主动回应
发布机构: 县统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如何区分的主动回应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4-28
发布日期: 2024-04-28
关于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如何区分的主动回应
发布时间:2024-04-28 15:59 来源:县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常住人口是国际上进行人口统计、发布人口数据时通用的总人口指标口径, 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在我国,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半年以上的人口。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的人口:一是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二是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三是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流动人口一般是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在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国家统计局定期发布流动人口数据,其统计口径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其中,人户分离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及以上的人口,也就是常住人口中的第二种类型人口。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在不同地区之间频繁地移动,人口的空间分布随之发生变动。通常,世界各国用“人口迁移”来描述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动。在中国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存在,很多人发生空间变动时户籍并未改变,由此造成他们的经常性居住地和户籍登记地不一致的状况。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人户分离现象,这些人则被称为人户分离人口。在人户分离人口中存在这样两个明显不同的部分:一部分是在一个城市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的人户分离现象。这些人户分离者虽然给城市管理等带来了很多影响,但这些人户分离者本身的利益在人户分离的过程中并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我们将这部分人户分离人口称为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另一部分主要是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动的人口。这些人户分离人口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早已熟悉的流动人口,他们中的多数是外出务工经商的农业转移人口。

二、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关系

从两个指标的统计范围看,流动人口界定的人群包含在常住人口的第二种类型人口中,可以说流动人口是常住人口的一部分。按流动方向划分,流动人口可以分为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流入人口通常是指来到本地区的非户籍人口,流出人口是指离开本地区到其他地方居住的户籍人口。一个地区的常住人口包括流入人口,不包括流出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