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县科技工信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科技工信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22MB1722734F/202401-00019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县科技经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科技经信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度工作安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1-15 发布日期: 2024-01-15
索引号:
11341722MB1722734F/202401-00019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县科技经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科技经信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度工作安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1-15
发布日期: 2024-01-15
科技经信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度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4-01-15 10:06 来源:县科技经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县科技经信局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围绕“1195”工作目标,持续加大企业纾困解难帮扶力度,全县工业经济平稳运行。1-12月实现产值375.3亿元,同比增长9.01%;累计增加值增幅9.7%,全市排名第三。完成技改投资41.29亿元,同比增长8.7%,预计综合测评全市第2。

一、2023年度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培大育强,增添强劲动能

培大育强有力有效扎实推进规企培育,每月定时摸排更新全县“小升规”培育库,结合税务数据做好企业监测,对满足条件企业进行宣传和入规指导,做到企业第一时间入库。今年新增规上企业57户,现有规上工业企业355户。全力挖潜“专精特新”联合多部门开展申报认定推进工作,全面摸排符合条件的一二三产企业,做到底数清、情况知。本年度新增18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户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柏维力)。累计培育44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户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1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二是亩均评价有序推进。根据《2023年宣城市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要点及任务清单》(宣亩均办〔2023〕1号)文件要求,全面摸排我县规上工业企业及占地5亩(含)以上规下工业企业情况,参评工业企业共395户(规上工业企业279户,规下工业企业116户)。参评规上工业企业:A类企业56户、B类企业126户、C类企业84户、D类企业13户;参评规下工业企业:A类企业21户、B类企业54户、C类企业35户、D类企业6户。2022年度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12.24万元/亩,同比增长17.4%;亩均营业收入220.16万元/亩,同比增长2.47%。  

(二)聚焦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一是加大培育创新主体力度。加大培育创新主体力度,持续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指导工作,制订“一企一策”培育方案,新增高企培育奖补、首次推荐申报高企奖补。2023年我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5户、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88户。顺利完成亿元以上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机构、创新成果“三清零”任务。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4.32亿,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2.01%。新增省级研发平台5家,现拥有各类省级研发平台28家。

二是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我县累计签订产学研合同60余份,有效期内产学研合同20余份;鼓励新涛光电、托新精密等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从事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托新精密和巢湖学院合作的“汽车内饰件注塑成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安徽宏云制茶有限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的“茶树特色新品种选育及配套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三是推深做实科技特派员工作。按照“两强一增”要求,选派科技特派员88人服务行政村,实现科技特派员“一对一”服务行政村全覆盖。与安徽省农科院共同组建的“郎溪县特色木本油料科技特派团”省级科技特派团,服务我县8个企业8个村,通过“科技特派团+村集体+农户”的服务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对接服务。

(三)聚焦提质增效,加快转型升级

一是推进“智改数转”。开展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会等活动,引导企业完善项目建设、实时跟进,动员企业申报相关项目。鑫煜门窗获批安徽省数字化车间;柏维力列入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名单;58户企业完成数字化诊断,推广274户企业应用数字化软件服务包;50户重点规上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新增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3户。托新精密、腾旋科技获得市级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称号;兴宙医药、继胜磁性、聚杰微纤获得市级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称号。

二是推进技术升级。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力度,研发创新产品及推广应用。继胜磁性材料获批安徽省首批次新材料认定;科大重工获批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柏维力获批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兴宙医药、新润发、吉厚智能获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获批省级新产品6个、申报安徽工业精品3个。

三是加快绿色发展。督促企业进行节能技改,采用更先进、更节能的生产工艺及设备,加强能耗管控。柏维力、托新精密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实现绿色工厂“国字号”新突破。科大重工等4家企业获批市级绿色工厂。3家企业成功列入省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推介目录。

(四)聚焦营商环境,厚植发展沃土

一是做优为企服务。严格执行《郎溪县为企服务大走访活动方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包保全覆盖,全力打造“‘溪’致入微”服务品牌。今年以来共解决企业诉求问题45个,问题办结率100%、企业满意度100%。

二是落实落细政策。修订、完善《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在2022年度工业企业高质量奖补工作中兑现2666.21万元。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为企业争取制造强省、民营经济发展项目资金,2023年度获批省级资金276.5万元。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周边县市区相比,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发展质效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如:企业体量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结构不优,配套协同不完善;企业科技研发意识不够,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增强。

三、2024年工作思路、预期目标及重点工作安排

(一)主要目标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5%以上,新增规模企业50户以上,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5户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户以上

(二)重点工作安排

1.扩数量

一是狠抓企业培育。按照“梯次培育,滚动发展”的方式,分类建库,加速“小升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落实《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开展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与诊断,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确保2024年规企总数400户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60户,培育产值超亿元企业100户、税收超千万元企业35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以上。

二是提升科创水平。实施高企梯度培育行动计划,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一企一策”帮扶指导入库企业尽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加强有效服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机制,确保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0家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2.2%。

2.提质量

一是推动集群建设。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围绕“1+2+2”产业等重点领域,紧盯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重点集聚契合度高、配套能力强的好项目,带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推动机械装备及零部件、纺织新材料两大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比重高端特种装备产业力争创成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加快转型升级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确保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测评两年全覆盖每年遴选50户以上重点规上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加大推动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鼓励企业高水平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加大设备升级、绿色化改造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开展“三首”产品研发。2024年度力争聚杰微纤等企业争创市级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金弘润等企业开展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项目建设;打造省级绿色工厂2家以上;省级智能工厂取得突破

3.增效益

一是紧盯亩均效益。强化亩均评价结果运用依法依规实施差异化政策,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积极开展工业企业低效地处置工作,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推进纺织企业“四个一批”,实施“一企一策”,提升产出效益,确保纺织企业亩均税收增长20%。

二是深化为企服务。持续开展为企服务大走访活动,落实包保责任,全力抓服务、强保障,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好服务民营企业的“贴心人”。积极向上对接、提前谋划,做好企业项目申报,为企业争取资金支持。贯彻省、市、县推动市场主体提质扩量增效的精神,积极兑现《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