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县教体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教体局> 普通中小学信息公开> 郎溪县第二中学> 教学教研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825H/202309-00132
组配分类: 教学教研
发布机构: 县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郎溪县第二中学教学管理规程(含教学计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3-09-11 发布日期: 2023-09-11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825H/202309-00132
组配分类: 教学教研
发布机构: 县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郎溪县第二中学教学管理规程(含教学计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3-09-11
发布日期: 2023-09-11
郎溪县第二中学教学管理规程(含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3-09-11 09:09 来源:县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校内部的规范化管理,依据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书育人的基本途径,学校要认真抓好教学管理,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条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学计划、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是教学工作的基本方针,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教学计划、课程计划开课,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和教材进行教学。

第二章 教学工作计划
第四条 学校要根据国家的教学计划、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切合本校实际的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好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和学生活动总量,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五条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一般包括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工作目标、具体工作措施、主要活动安排。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每学期制订一次,开学时由校务报学校审核讨论通过,期中期末检查执行情况。
第六条 各教研组应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出本组的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一般包括教研组工作目标、相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进度安排、完成目标的具体措施以及教研活动安排。每期制订一次,开学一周内由教研组长制订,本组教师讨论通过并予以实施。
 第七条 每个任课教师应根据学校和教研组的计划要求,在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制订出学科工作计划。学科工作计划一般包括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任务与目标、教学措施、教学活动、教学进度、检测安排。学科教学计划由任课教师在开学前拟订好写在备课笔记相应处,在开学第一天把复印件或电子稿打印件上交教务处,以便学校检查和在平时教学中落实。

第三章  备课
 第八条 备课是上课前的必要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做到不备课不得上课,上课前必备课。 
第九条 备课必须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个人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编写教案。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由教研组制定计划,备课组长组织年级同科教师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时,主要是研究教材重点和难点、疑点,探讨教法,研究学法,统一教学进度和目标,同时检查上周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备课的教案,同时把教案和课件上传到基础教育平台中的备课本中。
第十条  编写教案应达到以下要求:
1、教案应超前一周或一课按课时编写,按学科教学进度写足课时;
2、教案要能反映一堂课的主要内容:①课题或教学内容,②教学目标,③教学重点、难点;④教具、学具准备,⑤教法和学法,⑥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的主要内容和时间安排)⑦板书设计和作业安排;
3、提倡写教学后记。
 第十一条  学校应对教师的教案每学期至少检查两次,检查人要提出检查意见,查后要注明检查人姓名和日期。 

第四章  课堂教学
 第十二条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渠道,教师必须严格按课表和教学计划上课,不得擅自改动课表、私自调课或请他人上课。特殊原因请假确需调课的,应按学校请假制度处理。
 第十三条  教师必须严格执行课堂规则,在上课预备铃结束时,到达教室门口,到点上课,按时下课。
 第十四条  教学行为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第十五条  教师讲授要坚持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满堂灌,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讲授的主旨在突出重点、解决疑点、突破难点;讲授的语言做到精要、明白,使用普通话;板书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工整规范。

第十六条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加强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努力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实验要求的课程要创造条件按教材规定要求开出实验,演示实验要达到100%,学生分组实验要开齐开足,并按规定提前在网上预约。
 第十七条  教师要讲究教学文明,穿着整洁大方,教态亲切,仪表端庄;在课堂里不吸烟,不使用手机,不坐着上课;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挖苦讽刺学生。实验课、体育课、劳动课、实践活动课等要遵守课程规范,根据学科特点做好安全防范,确保学生安全。

第五章 作业
第十八条  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各地各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第十九条  实行作业审批公示制度,严控书面作业总量。(1)班主任审批本班每天的家庭书面作业。各班主任根据作业总量的要求,负责合理分配当天各科作业量,同时本着“合理、适度”的原则,审定学生每天的家庭书面作业量(含双休日、节假日)。按要求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任课教师每天下午第三节课下课前完成作业布置并告知完成此作业所需时长。班主任放学前审核本班作业并在统计表中签字确认,作业时长如超90分钟,通知课任教师调整作业量,确保每天课外书面作业完成时长不超90分钟。(2)家庭书面作业公示制。每班指定一名学生统计本班各学科课外书面作业内容及估计完成此作业所需时长并填写在《郎溪县第二中学学生课外作业统计表》中,每天上午第二节课上课前由指定学生将前一天的统计表插入作业公示栏公示。教务处每天检查作业公示情况,并回收前一天公示表。
第二十条  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学科教师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可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第二十一条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
第二十二条  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第二十三条  认真批改反馈作业。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有条件的,鼓励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
第二十四条  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营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围,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
第二十五条  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教科室、教务处、教研组与备课组加强对作业布置、公示、批阅等各环节的监督检查,根据新形式不断探索作业管理机制,确保相关要求落到实处,为减负提效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