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县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农业农村局> 工作动态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999T/202307-00011
组配分类: 工作动态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病虫情报(第七期) 文号:
成文日期: 2023-07-14 发布日期: 2023-07-14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999T/202307-00011
组配分类: 工作动态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病虫情报(第七期)
文号:
成文日期: 2023-07-14
发布日期: 2023-07-14
病虫情报(第七期)
发布时间:2023-07-14 17:25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郎溪县植保植检站                    2023年7月14日

电话:0563-7013823    安农大植保学院22级专升本实习组                         


7月中下旬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与

防治意见


一、发生趋势:中等至偏重发生

二、防治意见:鉴于目前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田,病虫发生差异大,各镇需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实行达标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

1、防治时间及对象田:

7月19日~25日,主治稻纵卷叶螟、二代二化螟、稻飞虱及纹枯病。防治对象田:已封行的早栽、早播稻田。

7月30日~8月6日,主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二代二化螟。防治对象田:迟栽、迟播的单季稻田。

稻曲病掌握在破口前7-10天(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平)施药,穗颈瘟掌握在破口前3-5天用药。若遇阴雨天,第一次用药后,5—7天开展第二次防治。

2、防治指标:稻飞虱分蘖至孕穗期百丛虫量1000头,穗期百丛虫量1500头。稻纵卷叶螟分蘖期百丛水稻束叶尖150个,孕穗后百丛水稻束叶尖60个。分蘖期二化螟枯鞘丛率8%-10%或枯鞘株率3%。纹枯病水稻拔节至孕穗期病丛率达10%的田块。稻瘟病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时施药防治1-2次;稻穗瘟、稻曲病适期用药预防;细菌性病害出现发病中心,立即施药封锁。

3、防治药剂:

稻飞虱:生物防治选用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苦参碱等生物农药;化学防治选用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醚菊酯、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阿维·三氟苯、吡蚜酮等。稻纵卷叶螟:生物防治选用苏云金杆菌(Bt.)、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化学防治选用四氯虫酰胺、茚虫威、多杀霉素、氯虫苯甲酰胺、阿维·氯苯酰、四唑虫酰胺等。二化螟:生物防治选用乙基多杀菌素、苏云金杆菌(Bt.)、多杀霉素、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印楝素等;化学防治选用阿维•氯苯酰、四唑虫酰胺、茚虫威、阿维·茚虫威、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纹枯病:生物防治选用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 A 等;化学防治选用噻呋酰胺、氟唑·嘧苷素、肟菌·戊唑醇、丙环·嘧菌酯、井冈·嘧菌酯、戊唑·嘧菌酯、苯甲·嘧菌酯等。稻瘟病:生物防治选用春雷霉素、多抗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等;化学防治选用三环唑、丙硫唑、肟菌·戊唑醇、春雷·三环唑、井冈·嘧菌酯、苯甲·嘧菌酯等。稻曲病:生物防治选用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A 等;化学防治选用氟环唑、咪铜·氟环唑、苯甲·丙环唑、丙环·嘧菌酯、氟唑·嘧苷素、肟菌·戊唑醇、井冈·嘧菌酯等。细菌性病害:选用噻菌铜、噻唑锌、氯溴异氰尿酸、四霉素等。

三、预测依据:

1、稻飞虱:以白背飞虱为主,预计中等发生,低龄若虫高峰期在7月下旬。

预测依据:⑴灯下虫情。白背飞虱灯下6月4日初见,比去年初见日迟4天。褐飞虱灯下7月13日初见,比去年初见日(8月6日)早25天,与2020年(7月11日)相近。灯下峰日为7月1日,单灯峰日虫量为60头。截止7月14日,灯下累计诱到稻飞虱260头,其中白背飞虱190头,褐飞虱70头,比去年同期多17.12%,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少91.44%。

⑵田间虫情。7月11日全县普查:田间虫态以白背飞虱中低龄若虫为主,白背飞虱百丛虫量最高180头、平均25头,未查见稻飞虱卵。

⑶寄主和气象条件有利。我县稻作类型复杂,当前再生稻处于破口至穗期,单季稻大多处于分蘖期,食料条件丰富,有利于稻飞虱取食为害。据省气象部门预报,2023年7-8月我县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影响我县的台风1-2个,接近常年。水稻“两迁”害虫目前在西南、华南、江南部分稻区呈大发生态势,台风和偏多的降水天气有利于稻飞虱迁入和迫降。

2、稻纵卷叶螟:预计中等发生。

预测依据:⑴田间蛾量。单季稻田系统赶蛾,6月30日初见,较常年偏迟。蛾峰日分别为7月8日、7月13日,峰日田间亩蛾量分别为220头、397头。7月11日大田普查:平均亩蛾量0-140头,平均21.5头。

⑵田间虫量。7月11日大田普查:卷叶率0-0.15%,平均0.06%,卵量调查:0-264粒/百丛,平均卵量20粒/百丛。

⑶灯下虫量。灯下6月25日初见,截至7月14日,灯下累计诱蛾144头,是去年同期(7头)的20.57倍,是近三年同期均值(392头)的0.37倍。灯下峰日为7月13日,单灯峰日虫量为32只。

⑷食料、气候条件。7月中下旬单季稻正处于分蘖至孕穗期,长势嫩绿,有利稻纵卷叶螟取食为害。秋季易在长势嫩绿的迟熟单季稻和晚稻上集中为害。台风天气有利稻纵卷叶螟迁入。

3、二代二化螟:预计单季稻区中等偏重发生,混栽稻区(尤其是再生稻周边)偏重发生。预计一代发蛾高峰期为7月21日-28日,二代二化螟卵孵高峰在7月28日至8月4日。

预测依据:⑴ 一代亩残留虫量高。据我站7月11日调查:全县二化螟亩残留虫量加权平均296头,是去年同期的5.4倍,是2021年同期的1.47倍。

(2) 发育进度。根据7月11日再生稻、早栽单季稻田间剥查二化螟幼虫发育进度,四龄、五龄、六龄和蛹分别占16.7%、54.2%、9.7%、19.4%。

(3) 灯下虫量。截止7月14日灯下累计诱虫73只,比去年同期少66.05%,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少25.51%,峰日为7月13日,单灯峰日虫量为18只。

(4) 食料条件有利,气象条件无明显不利影响。7月下旬至8月上旬初,早期播栽的单季杂交稻正处于孕穗至抽穗期,迟播单季稻处于分蘖至拔节期,有利蚁螟蛀茎和幼虫的转株为害,播栽期不一致的混栽稻区易造成对迟熟单季稻的集中危害。未来高温和降雨 总体对二化螟发生无明显不利影响,

4、纹枯病:预计中等偏重发生。

预测依据:水稻纹枯病是我县常发性病害,菌源存在普遍。7月中下旬单季杂交稻处于拔节期至孕穗期,单季晚稻处于分蘖末期至拔节期,田间密度大,通风透光性差,高温高湿对纹枯病快 速扩展蔓延有利。

5、稻瘟病:在感病品种上偏重发生。

预测依据:近年我县稻瘟病等病害在感病品种上均为中等以上发生,菌源充足;两系杂交稻感病品种种植面积较大,若破口抽穗期遇阴雨天气,稻瘟病将偏重发生。

6、水稻细菌性病害:部分区域有流行风险。

预测依据:近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我县呈点片发生,加之今年气象预报7-8 月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偏多,有台风 1-2 个,部分地区有洪涝或内涝,将加大细菌性病害扩散和偏重流行风险。




注意事项:1、注意查治细菌性病害,早播中稻适期预防稻曲病和稻穗颈瘟。

2、加强田间管理,优化稻田生态环境,发挥自然天敌控害作用,实行达标防治,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3、使用植保无人机开展防治时,要严格按照植保无人机防治技术规程进行操作,适当增加用水量。

4、大力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做好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管理,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田生态环境。













报:省植保总站,市植保站,县农业农村局。

发:各镇农办(中心),种粮大户、农资经营大户、植保统防统治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