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我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半年工作计划公开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深化党的建设。一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执行“三重一大”、请示报告、意识形态管控等制度,将党建工作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累计调整科级(含职级晋升)以上干部5人、提拔交流股级干部5人。二是夯实思想理论基础。加大思想、组织和制度建设,制定了《郎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度学习计划》,开展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7次,专题研讨1次,召开民主生活会议1次。三是着力打造党建品牌。深入推进“基层党建示范引领年”活动,实施“党建引领+示范引领”双引领工程,强化党建阵地建设,全力争创“经纬先锋”党建品牌,6名科长参加县直单位百名科长“五看五比五赛”民主考评活动,转预备党员1人。四是加强作风效能建设。以持续深化“讲担当、善作为、提效能”作风纪律建设专项整治工作为抓手,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深入抓好作风建设,上半年共开展作风效能检查15次,发现问题5个,第一种形态处理9人、立案审查1人。
(二)推深做实规划编制。一是国土空间规划成效显著。在2022年底形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成果基础上,对县域总体空间格局、三大空间规划、重大交通设施线形及廊道、“一区一园一港”产业布局、中心城区功能布局、产城融合片区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郎溪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先后征求了县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召开了专家评审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县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二是村庄规划编制进展顺利。推进2023年度5镇3街道共30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飞鲤镇完成中期成果编制;涛城镇、新发镇、凌笪镇、姚村镇、郎步街道、郎川街道、钟桥街道完成驻村调研工作。
(三)持续加强要素保障。一是加大土地整治强度。全县确认上报增减挂钩项目343个点,面积2974亩,占总任务99.13%;各镇、街道共计上报补充耕地项目点205个,面积3096.5亩,占总任务154.8%,经在全国耕地占补平衡监管系统数据逻辑预检,已确定85个项目2546.8亩,占总任务127.3%,已通过立项审核59个项目1662亩,占总任务83.1%。二是加大用地报批速度。累计组卷上报建设用地项目批次26个、4361亩,其中正常批次18个、1939亩,增减挂批次4个、958亩,单独选址项目4个、1463亩;充分保障了溧宁互通、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路网、G235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和一批重点招商引资企业用地。优化出台《关于建立土地要素保障全过程管理机制激励推动提升全方位集约节约用地水平的实施办法(试行)》。三是加大土地供应精度。完成了2023年度招商手册编制。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27宗1064亩,出让总价款13825万元;划拨国有建设用地21宗2308亩。全面推进县开发区“标准地”制度,县开发区工业用地供地19宗,全部为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出让面积804亩,出让总价款8048万元。全县供应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6宗,出让面积131.7亩。四是加大存量处置力度。印发了《郎溪县批而未供、闲置和低效工业用地处置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大力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处置攻坚行动,建立了月通报调度制度,目前已处置批而未供土地35宗2782亩,占目标任务(3300亩)的84%;处置闲置土地27宗面积862亩,占目标任务(600亩)的144%;盘活低效土地38宗2091亩,占目标任务(2280亩)的92%。五是加大矿山开发深度。凌笪独山水泥用灰岩矿资源整合地质储量勘探报告已完成,正在组织专家评审;拟新设郎溪县涛城合溪林场建筑石料、建筑用砂矿业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目前正在开展地质详查工作,总体进度40%;岭南矿业矿区外围萤石矿已完成前期论证工作,详查方案编制已完成;岗南地区水泥配料用砂岩矿资源整合正在开展地质详查,总体进度30%。
(四)夯实资源管护基础。一是强化耕地资源保护。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履行好耕地保护监管责任,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根基。全面加强耕地保护和宣传力度,严控耕地“非农化”杜绝“非粮化”,扎实开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耕地面积同比2021年度增加804亩,完成了《2023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编制、审批、备案及实施工作,完成了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超标准建设廊道绿化问题专项排查整改。确保了我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二是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制定了《郎溪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与姚村镇联合开展了转移避险应急演练,完成了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6个,对每个隐患点设立警示标识牌,明确每个地质灾害点的责任人和监测人,建立了部门联动机制,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制度;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证值班值守人员在岗、在位、在状态,实现了零事故、零伤亡、零损失。
(五)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一是严格执法监察。完成各类土地卫片图斑核实492个、6630亩,完成各类耕保保护督查整改图斑12个、44亩;召开案审会议7次,查处涉矿案件1起、涉及土案件5起、涉及林案件20起,累计收缴罚没款143万。持续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大棚房”、违建别墅、扫黑除恶问题宣传,完成了疑似农村乱占耕地4353个图斑、10743亩的摸排工作。二是规范处置信访。构建“党建+信访”工作机制,落实包案责任制和信访维稳值班制,办理办结信访案件(含积案、县长热线和维稳案件等)14起,接待来访74人次。共办理信息公开答复7件,办理行政诉讼案件3件,行政复议案件2件。三是营造法治氛围。制定了法治建设工作计划、普法责任清单,出台了普法责任落实方案,继续落实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和合法性审查制度,法律顾问、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得到有效发挥。组织12人参加执法资格考试部门法律知识考试,组织开展第53个世界“地球日”、第32个全国“土地日”等宣传活动。
(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简化为民服务办事流程。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全业务类型“一网通办”“掌上办理”,完成与税务、住建、市场监管等12个部门22项数据信息共享,同步推行自然资源部门测绘、规划、土地审批、土地供应等环节数据实时共享,建立“一码管地”制度,推行二手房转移登记“带押过户”服务模式。开展 “交地即发证”, “交房即办证”业务,推动新建商品房网签备案和预告登记同步办理,累计颁发不动产证书2947件,不动产证明3519件,不动产查询 1883人次,林权不动产登记4件。办理建设用地预审25件,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 59件,临时用地为3件。二是积极回应市场诉求。完成在安徽政务服务网线上各事项办理评价覆盖率目标,推进“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诉求答复工作,答复诉求23条,满意度达100%,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提供兜底服务。积极改进会商方式,变“请上来”为“走下去”,组织开展“周六”土地要素保障会商会5次,解决企业诉求18个。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节约集约用地意识不强。部分群众和用地单位没有完全树立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往往在新增建设用地上“花功夫”,在存量用地处置上没有“想办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时有发生,盘活存量的长效机制、倒逼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二是土地要素保障压力大。我县以丘陵地貌为主,近年来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县域内的耕地后备资源已经严重匮乏,随着G50、G235、港口湾水库罐区等一批重点交通水利项目的实施,占补平衡压力越来越大。二是存量用地处置有难度。随着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的深入实施,一些容易处置的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已消化,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加上房地产市场疲软、征迁未完成等因素导致批而未供土地处置任务艰巨。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扎实组织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丰富党建活动载体,发挥好党建带群建机制,开展好工青妇等系列活动。做好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和培训工作,以党建工作引领业务工作,更好的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全系统党员干部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严格落实省市县“新春第一会”的会议精神,持续深化开展“讲担当、善作为、提效能”作风效能建设活动,以“六重六轻”专项整治为抓手,加大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管好公职人员“八小时”外生活状态,努力形成内提动能、外树形象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完善规划引领。围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批的工作目标,倒排工期、完善手续,确保如期全面完成郎溪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全域“一张底图”。高质量完成30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结合“十四五”及行业发展规划,适时启动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中,统筹当前和长远、发展和安全、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三)强化挖掘资源潜力。一是持续强力推进土地整治。加快项目选点和项目实施,确保全年完成3000亩以上增减挂钩、2000亩以上补充耕地目标任务,全力保障我县重点建设项目及乡村振兴等民生项目落地。二是加大“三类土地”盘活处置力度。以经开区主园区和十字园区为主战场,全力推进3300亩以上的批而未供、600亩以上闲置土地处置工作。主动对接、全力配合科技经信局和属地做好2280亩低效工业用地处置任务。三是加快矿产资源利用。在保护的基础上盘活矿山资源,压茬推进凌笪独山水泥用灰岩、岭南矿业、合溪林场水泥配料用砂岩、岗南石灰岩矿产资源出让。
(四)强化批供提速增效。围绕2023年新增工业用地2000亩以上和10亿元、30亿元、50亿元、100亿元重大招商项目用地需求,保障好溧宁高速郎溪经开区互通项目、G235改扩建一期等重大工程建设。打好提前量,以工作主动赢得发展主动,在符合规划的基础上,在“一区一园一港”等经济主战场各选取200-500亩左右成片土地储备,并根据各地情况适时组织报批,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建立用地报批文件先发后签“绿色通道”,同步开展社会稳定评估、公示公告等能够并联推进事项。力争完成2180亩土地储备供应计划,其中城区680亩、各镇及开发区储备供应1500亩。
(五)强化节约集约利用。以《郎溪县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处置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为主抓手,深入推进“三类土地”处置攻坚行动,全面推行“标准地”出让方式,让每一寸土地发挥最大效益。严格落实精准报地批地,切实加强土地“批、供、用、管”全链条管理,在“清存量”的同时狠抓“控增量”,共同构建良好的土地利用秩序。
(六)强化最严耕地保护。通过规划管控、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加强信息化监管等监管措施,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耕地保护新模式,实现我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局面,确保完成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目标任务。根据上级部署安排,有序推进“二调”以至“三调”期间流失耕地“找回”工作。
(七)强化规范综合执法。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保持高压执法态势,加大对涉土、涉矿等领域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消化历史存量、遏制违法增量。完成2013-2020年土地督察9个图斑(30亩)、2021年耕地保护专项督察7个图斑(143亩)以及2022年土地卫片执法图斑整改;常态化开展2023年卫片执法外业核实及系统填报等工作,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执法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标准化水平。
(八)强化纵深改革创新。通过开通绿色通道,提升服务水平、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结时限等措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纵深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带押过户”等改革工作。会同住建部门攻坚推进“难安置”问题解决,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开展砂石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成效评估,常态化压实属地和行业监管责任,确保成效不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