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县文旅局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力推进文旅重点项目调度建设,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强化“双招双引”,聚力“项目攻坚”。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项目工作部署要求,2022年预计完成项目投资约2.3亿元,省“512”重点项目4个(郎溪新和旅游度假区项目、大佛山养心谷项目、观天下景区品质提升与运营管理项目、伍员山水农业公园项目);制定《郎溪县文化旅游项目工作专班实施方案》,召开2022年县旅指委工作会议,评审郎溪木子香樟园等重点项目规划,健全文旅项目调度推进机制;持续推进大佛山养心谷二期、姚村镇智慧红色旅游基地等项目建设;编制文化旅游项目招商手册,储备12个文旅招商项目,积极开展对外招商推荐。邀请景域驴妈妈集团、南京淳璞旅游、北京沣盛科技集团、江苏中旅文旅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来郎考察;引进南京涵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南漪湖农旅项目,编制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签订合作协议;重点推进伍员山旅游度假区、白茅岭康养基地等项目招引;与市城建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进下吴村文旅项目(伍员山大酒店)落地实施。目前在谈亿元以上项目3个,其中郎溪晨乐书院项目已签约立项。拟招引上市公司金科汤姆猫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市民文化艺术中心打造亲子主题文化乐园。
二是以暖民心行动为抓手,强化品牌建设。打造特色美食。持续加强“建平十六鲜”美食品牌建设推广,完成美食地图、地标美食指南制作,举办第二届“建平十六鲜”烹饪技能大赛,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网、安徽公共频道等多级媒体争相报道,设计制作冰箱贴、杯垫等一批“建平十六鲜”文创产品,构建“美食+旅游+”郎溪模式,在全县实施“三进”(进酒店、农家乐、食堂)计划,启动标准化制定工作(品牌LOGO及产品包装设计),亮相“寻味皖南 食尚宣城”美食周、上海文旅嘉年华、“大黄山”宣城文旅合肥、杭州等推介活动。塑造生态美景。围绕“古郎川十二景”,完成“郎溪新十景”发布,制定《郎溪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实施全域旅游“双微(微创意、微改造)”提升行动,积极培育精品主题村、特色美食村,大佛山养心谷景区获评2022年安徽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完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夜间文旅消费品牌等资料上报。建造舒适美居。积极培育精品酒店、特色民宿、帐篷营地等美居业态,郎溪大酒店、“悠然茶田”度假酒店加快建设,十字新和、凌笪下吴、姚村夏桥等民宿项目加快对接,花涧民宿、“小土村露营地”、“松林间 山茶香谷营地”“牧野川露营地”、“伍员山水露营地”建成并运营。
(二)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市场安定有序。
一是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工程,落实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常态化开展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放,保证开放时间、规章制度健全、服务内容明确、保障机制完善。实施“送戏进万村”、戏曲进校园、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已开展送戏进万村96场、戏曲进校园12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158场次。镇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本年度结合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使用,对十字镇双铺村、姚村镇潘村村、飞鲤镇三立村、凌笪镇王桥村开展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软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工作。有序推进我县应急广播体系使用和管理工作。
二是做好戏曲孵化,文艺作品创作成果丰硕。联合本地民营院团做好剧本创作、编曲、排练等工作,加强皖南花鼓戏小戏创作,积极申报2022年宣城市皖南花鼓戏小戏孵化计划,创作剧本《还猪》、《山河恋》、《云山深处》、《姚蔑匠的春天》,其中乡村振兴题材小戏《还猪》获2022年宣城市皖南花鼓戏小戏孵化拟扶持剧目第一名。创作皖南花鼓戏戏歌《临窗》、主题歌曲《携着春风来》
三是繁荣群文活动,积极开展非遗工作。开展第二届“泼墨挥毫画振兴 春风送暖到千家”虎年有奖春联征集活动,举办“我的家乡--线上手机摄影大赛”、“我们的节日”端午唱大戏、美丽郎川行文明创建纳凉晚会、“礼赞二十大 讴歌新时代”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艺术化宣讲基层行首场演出、非遗拜大年活动、“降福会”“小马灯”视频专题展播等一系列文艺活动。以免费开放项目为平台,依托县书法美术家协会、县摄影家协会,按月举办书画、摄影作品展。积极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传承展演等活动20余场次;与县融媒体中心合作,组织非遗企业开展“享传统文化 购非遗好物”助企纾困非遗购物节——2022郎溪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直播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传承保护,“梅渚傩面具”传承人戴修义老师被人民网采访,大小锣鼓开展传承活动登上安徽日报。成功开展第五批县级非遗及第三批县级非遗传承人申报工作,新增12项县级非遗、21名县级传承人。成功申报梅渚傩面具制作技艺、郎川墨玉石砚制作技艺为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民俗类龙村湾龙灯,张渤巡游以及曲艺类皖南大鼓说唱三项申报第六批市级非遗项目待批。
四是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打造品牌活动。以县图书馆为依托,开展线上线下活动预计82场次。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为主题,开展“猜灯谜,张灯结彩闹元宵”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节日喜庆氛围;在县图书馆和海之星分馆分别打造廉洁文化阅读角,扎实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积极践行书香“九进”工作,以学雷锋纪念日为依托,开展送书进基层进社区活动9场,分享图书3500余册;以“4.23世界读书日”为主题,积极开展征文、答题等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累计吸引近1000名读者参与。全年预计接待读者5万人次,新增办理借阅卡读者1153名,形成全民阅读良好风尚。按照毗邻社区、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等选址原则,依托现有公共服务场所,完成中港社区、北港社区、文昌社区3处阅读空间建设,正在开展阅读空间运营招标工作。
五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推动文物保护项目建设。完成博物馆新馆展陈大纲第二轮评审工作;《徽杭古道绩溪段和古徽道东线郎溪段》文物保护规划已通过国家文物局评审并向国家文物局申报本体保护立项工作;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平镇土墩墓群安防工程招标工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飞鲤桥本体修缮工程、侯村祠堂消防工程分别获省文物保护专项资金50万元、40万元,已完成施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吕氏花敞厅施工中并完成省文物局中期验收;积极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磨盘山遗址为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完成省级文保单位有斐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姚村苏维埃旧址验收工作;完成安徽省(郎溪县)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工作;编制完善《中共沙桥支部旧址修缮设计方案》并积极争取革命文物保护经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四军货税处抢救性维修方案》已通过市局评审即将组织维修。
(三)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着力提高行业服务能力
一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建立完善党史教育常态化机制,组织党员干部学好用好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指定学习材料;利用“学习强国”APP、郎溪文化旅游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方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系统学习党史,不断浓厚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实效。
二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规范文化馆、图书馆、城市阅读空间和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场馆的阵地意识形态审核,加强对演出、讲座、论坛和网络阵地等活动载体的监管,坚决维护意识形态阵地安全。坚持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加强出版物市场管理,开展“扫黄打非”、校园周边环境、印刷复制企业、文化娱乐场所、演出市场和网吧等市场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查处并收缴侵权盗版类非法出版物234本。
三是强化文旅行业监管职责。开展部门联合集中执法12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100余人次,检查文化旅游经营单位640余家次,发现整改问题隐患49处,办理完结旅游市场投诉举报3起、文化市场2起。立案查处8起案件。结合文明创建工作,开展“打击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和黑广播”以及治理“境外电视节目管理”集中整治行动,组织集中专项检查118次,出动执法车辆130台(次),执法人员560人次,对全县262处各类场所进行了检查,劝阻拆除、没收和置换设备983套(台)。扎实有效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共计发放各类宣传物品400余份,“村村通”应急广播系统平台适时播出防养老诈骗信息400余条,发布转载微信公众号信息28条,宣传覆盖人群达1.7万余人。
四是加强行业疫情防控,紧盯安全生产。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要求,加强对疫情形势预判和风险评估,动态调整防控措施,严格落实预约游览、规范佩戴口罩、体温测量等措施。公共文化场所按要求建立“一米线”、落实消杀制度、出入场所扫“安康码”等措施。实行党政“一把手”对安全生产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文旅局安全生产各项活动。制定《郎溪县文旅局2022年安全生产执法工作计划》的通知,通过安全生产督查检查,落实安全监管责任,促进运用法治手段强力推动文旅行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五是落实联点共建职责,抓好旅游系统文明委创建。严格落实联点共建职责,扎实开展“星期五志愿行动”活动,顺利完成“双禁”工作任务。制订出台了《县旅游系统文明委2022年“文明创建基础年”工作方案》,及时召开县旅游系统文明委动员会议,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
六是突出红色主题,打造文旅党建品牌。开展以“党建+”红色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党建+”红色讲解员、“党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党建+”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为内容的文旅党建品牌打造活动。打造姚村苏维埃政府旧址-沙桥支部旧址-大佛山养心谷红色革命纪念馆-蒋顾中心村红色旅游路线。
二、存在问题
一是全力推进姚村镇智慧红色旅游基地(乡村振兴)建设工程、“悠然茶田”度假酒店、伍员山大酒店等一批重点项目尽快开工。二是重点围绕石佛山、伍员山、新和旅游度假区三个片区开展“双招双引”工作,谋划一批重点项目,编制项目文本进行集中推介招商,落地一批文化旅游产业招商项目。三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成旅游厕所、旅游交通标识牌等建设任务,积极推进县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建设,着力提升G235、环龙须湖绿道(S202)等重要旅游公路沿线风貌。四是持续聚焦“五美”建设,打造“建平十六鲜”美食品牌,完成“郎溪新十景”景点打造,持续开展“建平十六鲜”、“郎溪新十景”宣传工作,积极培育精品主题村、特色旅游民宿、帐篷露营地等业态产品。五是继续加强“一地六县”文旅联盟交流合作,做好长三角“一地六县”康养游系列宣传推广活动。
(三)文化执法方面
一是继续做好文旅行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认真开展好安全生产各项活动。二是继续强化对新闻出版市场的管理工作,不定期对出版物市场进行检查并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做好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三是继续强化对安全播出的管理工作,督促全县广电系统做好安全播出保障工作,全力推动我县打击“非法地面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