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飞鲤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提升行动方案》的政策解读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今年以来,根据省市“两强一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任务分解,县委、县政府围绕2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任务创建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走在前、创示范”工作,大力实施“2345”发展目标,同时《郎溪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规划(2019年-2022年)修订方案》中也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和功能,健全村级集体经济管理运行机制,全县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进一步增加,实现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比重达30%以上。
我镇坚持把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截至2021年底,全镇12 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为252.08万元,全镇12个村中经营性收入全部达10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2个,20万元以上村2个。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上级各项部署要求不断提高,我镇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为全力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提质增效,制定《飞鲤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提升行动方案》势在必行。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提升“扶优扶强”成果,以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核心,用足内力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根据《郎溪县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郎集体经济组〔2022〕1号)、《郎溪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规划(2019年—2022年)修订方案》(郎集体经济办〔2021〕1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和近年来我镇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并通过到其他兄弟乡镇和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经验做法,做到科学性、创新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兼顾。
2021年底,根据我镇2021年12 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现状,镇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开始谋划该方案;2022年初,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推进,分管领导亲自调度指挥,由镇农业农村办公室牵头,会同乡村振兴办公室等部门,逐村调研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听取各村思路和建议,形成了初步文件,在征求了广泛意见后,制定了《飞鲤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提升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2022年3月,经过数次磋商和召开征求意见会,该方案逐渐完备;2022年4月2日,该方案通过镇党委会研究讨论,并根据会议意见由镇农业农村办公室进行修改;2022年4月11日,该方案正式印发。
四、工作目标
对照县委全面消除20万元以下村、50万元以上强村达到35%的任务目标,进一步抬高目标任务、完善工作机制。按照“一村一策”“一村多措”,力争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强村达到4个,40万元以上村达到3个,20万元以上5个,5年内所有村都成为强村,至少有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百万元。
五、主要任务
(一)坚持四个原则
坚持党政主导原则。 实行乡镇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镇级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强势推动。
坚持村为主体原则。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与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选准项目、精准施策,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发展的有效方式。
坚持增收节支原则。注重统筹资源、抱团发展,集中经营,提高项目运行效率,着力增强“造血”功能。发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监委会作用,提升增收节支效能。
坚持强村富民原则。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做好项目、政策、资金、人员等要素安排,把村级集体经济增效与农民增收统筹协调推进,实现强村与富民的有机统一。
(二)把握三个阶段
精准谋划部署。深入调研、摸清底数、理清思路,制定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库并扎实推进实施。
全局定格推进。组织乡村申报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从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发展前景大、带动力强的项目,分类型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库并强化动态管理和跟踪调度。
全面总结提炼。对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开展全面自查总结,树立示范典型,提炼先进经验,形成一批特色的示范村和先进典型经验做法。同时抓好档案收集整理,巩固提高发展成果。
(三)实施八大行动
资源开发行动。由村集体牵头,利用土地整理、小流域治理、土地复垦等项目,将资源变闲置为利用,开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增收项目。
资产盘活行动。充分盘活村级集体闲置的各类房屋、机械设备等资产,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农村道路清障、农村饮水、小型灌溉、垃圾保洁处理、文化娱乐、房产物业等资产,农村人居环境交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持有和具体管护。
产业带动行动。以“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产业格局,带动村经济发展。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现代品牌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经营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服务创收行动。鼓励村集体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方式,承担政府履行的社会养老等服务和水利设施、农贸市场等管护业务。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劳务公司、综合性服务公司等各类服务组织,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物业租赁行动。盘活集体闲置门面商铺,仓库物业,或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展物业服务、仓储服务等。支持各村利用村级集体建设用地和留用地,收取租金等方式建设集体物业。
乡村旅游行动。鼓励具有民俗文化、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观资源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农家乐、度假村、采摘园、农耕体验、生态体验、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项目。
村民联动行动。村集体与农户联合,流转农户承包的土地、水面、山林等,建立生产基地,联合经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股份合作行动。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合作社和其他经济组织开展股份合作。由各村资产入股或者参股农民合作社、经营稳健的工商企业开展股份合作经营。
六、创新举措
(一)育好“领头雁”
在“学”上出实招。突出实干实训实践导向,每季度举办村“两委”干部培训班,组织前往溧阳、广德、宁国等村集体经济先进示范点观摩取经。在“谋”上出实招。健全党政领导联村包保制度,结合干群“连心桥”活动,镇村干部下沉到组到户,既收集民心民情民意,又探索研究发展思路途径。在“管”上出实招。与村“两委”干部薪酬待遇挂钩,把村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村目标管理工作考核、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发展“产业化”
招商引资强动能。坚持绿色发展、立足特色资源,围绕文旅产业和休闲农业两大主导产业,针对性地招引适应村级发展的“农旅”项目。谋划项目添动力。围绕“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坚持镇级统筹、精准谋划、加快推动。充实完善镇村项目库和乡村振兴项目库。跟踪调度抓落实。动态监管项目进度,每个产业项目明确一名责任领导,一套专班负责、一周现场调度机制。
(三)盘活“增收库”
强化“村账镇管”。改进和完善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加强12个行政村财务规范管理,形成“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和“自下而上”的报批机制。实施“存量盘活”。用活用好现有的集体水面、土地资源,稳固水面发包收入和幸福庄园分成收入。通过土地入股、对外租赁、改建厂房等方式方法,有效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实现“常态管护”。镇财政设立村集体经济项目专项基金。每年从产业项目库中择取一定数量的项目经镇领导组论证确定后,按照镇村资金投入1∶1的比例给予扶持。
七、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财政和农业部门统筹推进,有关部门支持配合,镇主导推动、村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
强化资金支持。采用“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对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给予资金扶持。
强化政策扶持。采取镇领导联系、部门结对、镇干部驻村三级帮扶机制,进行立体式帮扶。
强化运行监管。确保资产规范管理,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效益评估及检查验收,做到全程监督、公开透明。
强化考核督查。把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村目标管理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半年组织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一次专项督查。对重视程度高、发展效果好的村,在政策扶持和资金分配上给予适当倾斜。
八、下一步工作
全镇各村应根据此方案,对本村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进行全面梳理、着重部署,认真谋划,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特色产业强,集体经济强,带动农民增收”。
解读部门:飞鲤镇人民政府
解 读 人:魏源生(镇为民服务中心主任、农业农村岗负责人)
卢 璐(党政办工作人员)
联系方式:0563—78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