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建平镇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建平镇政府>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884L/202201-00126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建平镇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年度计划】建平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22年度计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2-01-25 发布日期: 2022-01-25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884L/202201-00126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建平镇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年度计划】建平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22年度计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2-01-25
发布日期: 2022-01-25
【年度计划】建平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22年度计划
发布时间:2022-01-25 10:23 来源:建平镇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2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全县保持同步。

2022年工作总体思路是:将继续贯彻落实县委“一一一二五”工作思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决打好“工业发展突破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年”和“历史遗留问题决战年”三大战役。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创优环境再发力,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抢抓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机遇,全力以赴攻坚五大行动。以“学溧阳、比广德、兴郎溪”活动为抓手,努力引进3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围绕城市发展,努力引进2个亿元以上城市楼宇、现代服务业项目;围绕乡村振兴,努力引进1个亿元以上现代农业、文化旅游项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服务水平提升月”活动,进一步打响“马上办”和“‘溪’致入微”服务品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全力服务保障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建设,认真做好征地拆迁、矛盾化解等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服务保障水韵郎川、市民文化艺术中心、法治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湖州荣辉电机和灵泽山庄二期项目开工,彩虹城家庭农场总部农产品批发市场投入运营。充分发挥古南丰黄酒小镇品牌效应,串联盆形山旅游资源,谋划启动古南丰文旅基地专项债项目,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聚焦品质提升再发力,塑造城乡协调发展新形象。紧盯镇域文明创建。高标准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和智慧停车项目,投入使用大岩路农贸市场和城关、吉原农贸市场,启动妙泉路农贸市场建设,建成建筑垃圾分拣中心。实施城区文明创建基础设施和安置区配套设施提升项目,推进G235示范廊道建设,力促城乡面貌得到明显改观。聚力基础设施提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启动水阳江中游(老郎川河左岸)防洪治理工程建设,完成钟桥河右岸防洪治理工程。实施万全(南山)高标准农田改造,建成城南片区1万亩高标准农田。完成张大路改建等9条农村道路项目。全面提升文明新风。持续巩固文明创建成果,落实常态长效管理机制。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非物管小区物业管理和综合执法进小区改革举措。发挥联点共建作用,全面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进一步深化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广泛开展“两香家庭”“身边好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推进“新风堂”建设,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

三是聚焦提质提效再发力,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奋力推进乡村振兴。申报入库南山苗木产业园、精忠花卉基地等22个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成果运用,发挥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作用,推动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规范化运营。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全力推进西郊村欧家庄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路域环境提升和重点自然村整治,完成300个农村厕所改造任务。编制钟桥社区和城南集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力争进入中央和省项目库。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推进东㳹村级美丽公路示范点建设。着力抓好污染防治。持续抓好上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扎实推进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和“散乱污”企业摸排整治。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秸秆禁烧实现“零火点”,龙须湖、新老郎川河等流域水体生态环境得到切实改善,禁养区内实现“零养殖”。继续做好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全面推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和耕地保护“田长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四是聚焦改善民生再发力,推动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构筑疫情防控防线。慎终如始抓好各项常态化防控举措,保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常态,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落实对重点场所日常监管,持续管控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来(返)镇人员。加快推进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充分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实战演练、小区封控演练和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深入实施各项民生工程,持续加大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重点关注并切实保障好困难弱势群体和低收入家庭生活。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优先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推进“双减”落地见效,服务保障建华幼儿园迁址新建、县第三中学完工、县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及附属配套项目投入使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加快健全“党建+三治”基层治理体系,深化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和“八五”普法,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深入推进“1+10+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积极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