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县公安局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基点,以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教育整顿成果、锻造“三个绝对”“四个铁一般”公安铁军为保证,锚定“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县域排头兵”航标,忠诚尽职、实干争先,有力有效保障了全县政治社会大局持续平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全县公安工作做出肯定批示。
2021年工作回顾
一、聚焦政治建设,实现建党百年安保完胜
一是忠实践行两个维护。牢牢把握“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通过干部轮训、教育整顿、党史学习、英模学习教育等活动,开展经常性意识形态教育,确保全体民警辅警做政治上的“明白人”。2021年,共开展局党委书记“一把手”上党课5次,举办政治轮训班2期,召开党史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19场,观看主题教育电影、重温入党誓词32场,切实增强对党忠诚的凝聚力。
二是推深做实教育整顿。研究成立高规格领导组,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协同、全警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认真研究顽瘴痼疾“6+N”专项整治内容,按照各项重点内容和标准要求,制定查纠整改“三项清单”、每周工作提示,进一步细化问题、量化措施、实化责任、具体化整改。
三是夯实做强基层党建。召开全体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县局直属机关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力量。督促各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生活制度,深入开展“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基层党建活动,在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双禁”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并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择优发展党员19名。
二、聚焦意识形态,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
一是持续深化反渗透反颠覆斗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抵制“颜色革命”,深化“反制、铸墙、净土、攻心”四大工程,
二是抓实“三大行动”。围绕社会治安“大排查大整治大防控”专项行动要求,研究制定《郎溪县公安机关社会治安大排查大整治大防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下发“三大”专项行动责任清单,成立排查整治工作专班,坚持日排查分析、日梳理汇总,织牢织密社会面风险防范网,以“三致”的标准推动“三大”专项行动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地落效。
三、聚焦守牢底线,主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一是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一村一警”“一企一警”“警民联调”等机制,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问题,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小、在早、在基层。全年度共排查矛盾纠纷3139起,成功化解2995起,移交主责单位124起,排查化解较大矛盾隐患403起,最大限度防止“民转刑”案件发生。
二是做好利益诉求群体维稳工作。坚持“打头阵”与“守底线”相结合,密切掌握利益诉求群体动向,强化退役人员及“恒大”系涉稳群体信息排查,成立工作专班,严格落实包保稳控和“一日两调度”要求,全面掌握动态,涉及人员均稳控到位。
三是强化应急处突快速反应机制。落实“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进一步完善重点部位、重要场所的快速反应机制,科学划分防控圈,合理部署警力,确保重大警情秒级响应。依托“前哨”系统,加强对高风险重点人的预警管控,完成二期7处重点点位建设,并在政务中心拓展建设1处预警点位,积极构建大数据时代重点人员动态管控“郎溪模式”。
四、聚焦公共安全,始终保持高压整治态势
一是加大违法犯罪侦破打击力度。深入开展“守护平安”系列活动,常态化推动扫黑除恶斗争,紧盯新农建设领域、水利新修领域、矿产资源领域、开设地下赌场等违法犯罪活动,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守护平安。坚持“命案必破”导向,严格落实“3+N”责任制和“情指勤舆督”一体运行机制,集中优势警力、统筹侦查资源、穷尽侦查措施,迅速消除重大恶性案件社会影响,。成立反电诈中心(合成作战中心),借鉴厦门反电诈精准预警阻断新模式,编发预警通报18期,紧急预警7期,推送反电诈公益短信80余万条,发布案情通报23期,开展“小手拉大手”反诈宣传,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充分运用大数据资源,及时预警潜在受害群众2000余条。
二是强化交管“减量控大”工作。坚持“治乱”与“疏堵”并重,扎实开展酒驾醉驾、“两客一危”专项整治,共查处道路交通违法12.9万起。持续提升“互联网+交管”服务,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网上网下服务126次、推行“一件事一次办”2820人次、实施12项具体便民利民措施566人次,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增强。
三是加强涉爆涉疫摸排整治力度。常态化做好危爆物品安全管理,对全县危爆物品从业单位开展了多次检查,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6份,当场整改隐患18处,查处涉枪涉爆行政案件5起、刑事案件2起,共行政拘留2人,处罚单位2家,移送起诉2人。严格落实寄递物流行业“3个100%”,在重要节点期间,会同相关部门对寄递企业开展联合检查13次,检查寄递企业104家次、寄递网点358家次。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严格落实内部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常态化加大对涉疫违法犯罪的摸排打击力度,确保疫情防控大局稳定。
五、聚焦内部改革,加快提升警务运行效能
一是完善内部绩效考核体系。修订完善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实施办法、奖惩办法等规范性绩效考核文件,制定并完善了月考核网上公示、网上通报、监督检查、结果运用等规章制度,指导基层所队建立健全民警全员考核细则。修订完善《郎溪县公安局工作指令制度(试行)》,不断加大对警种协作不力、中层干部梗阻、交办工作敷衍等问题处置力度,通过不断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有力地促进了政令警令畅通,真正发挥出绩效考核“引导基层所队找准工作目标、激励基层所队提高工作效率”的导向作用。
二是推进警务网格双网融合。推行经济开发区派出所“警保大巡防”模式,赋予“枫桥经验”郎溪特色。推进十字中心派出所与十字交警中队、建平中心派出所钟桥警务室与钟桥中队职能整合,联勤联动。在建平中心派出所试点推行“两队一室”改革,即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综合指挥勤务室,打造适应治安形势需要的警务模式,增强整体效能,重启中心派出所职能,推进建设打防联动工作机制。
三是完善新型合成作战机制。改进指挥情报、合成作战、立体防控、所队一体的新型工作机制,以“警种融合、数据共享、技术整合、打处一体”为核心,建立刑侦、治安牵头,与派出所一体化联动的打防工作机制,定期组织派出所骨干警力跟班轮训,稳步提升公安机关精准打击能力。
六、聚焦素质能力,从严锻造郎溪公安铁军
一是从严拧紧思想总开关。一以贯之地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摆在公安队伍建设的第一位,确保公安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坚持以纪律教育为抓手,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召开警示教育大会3场。持续推进廉洁文化精品工程建设,以身边案制作专题警示教育片,深入挖掘警营文化资源,形成特点鲜明、务实管用、具有公安特色的廉政教育品牌,弘扬正能量,展示好形象。
二是从实筑牢廉洁防火墙。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坚决落实“一案双查”,以常态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以刚性问责彰显法纪权威,坚决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三是从优建好暖警爱心桥。丰富人才培养机制。常态化开展机关民警到基层锻炼、基层民警到机关跟班学习,以及干部轮岗交流活动。全面落实民警职级晋升、执勤岗位津贴、加班补助等措施。围绕“三个是否”,经常性地深入基层所队,对“五有保障”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充分发挥战时表彰激励作用,面向基层一线开展战时表彰10人次,送奖上门8人次,人心思进、人心思干在全警蔚然成风。
2022年度工作思路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的大喜之年,同时也是公安机关维护政治安全的“大年”、涉外领域重要节点的“大年”、历史敏感节点的“大年”。县公安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维护安全稳定的实际行动和扎实成效上,以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为总纲主线,增强“开局就是决战、全程都要冲刺”的意识,强化底线思维、问题导向,保持敏感敏锐,锚定“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县域排头兵”工作目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聚焦总纲,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县公安局将以党的二十大安保为“总纲”,推深做实公安基层基础,把捍卫政治安全之职、防范治安隐患之责、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建设之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中、记在心头。
一是全力防范政治安全风险。始终把维护政治安全作为首要任务,聚焦抵御“颜色革命”主线,深化“反制”“铸墙”“净土”“攻心”四大工程,做实做强“5•30”机制,坚决打击、有力防范渗透破坏活动。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网上网下两个战场,健全落实好“1236”“1126”“7×24小时”工作机制,加强对各类重点群体网上活动监测,及时发现行动性、预警性、苗头性情报信息,为预防稳控、落地查人提供坚强支撑。
二是全力把控社会治安隐患。深入开展“守护平安-砺剑行动”,扎实开展“六打、三查、一攻坚”十个专项工作,重点关注可能引发突发案事件的邻里、婚恋、债务纠纷等,紧盯个人极端、非访人员、严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三类人员和涉军、涉法、涉稳三类群体,完善情报研判、人员稳控、打击处理、应急处置机制,坚决实现“大事不出,力争小事也不出”的目标要求。
三是全力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常态化机制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坚决防范黑恶势力死灰复燃。继续保持对暴力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确保大案要案快侦快破,紧盯民生小案追赃挽损,让平安郎溪的成色更足、质态更优。扎实推进“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涉“黄赌毒”治安乱点整治、食药环森知案件侦办等,坚决消除各项风险隐患,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守住生态民生底线。
二、强基固本,做实做强公安基层基础
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导向,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优化警务运行模式、着力提升服务群众质效,强基固本补短板,进一步提升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的能力水平。
一是锚定强基导向,提升硬件基础。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将其作为事关公安事业发展的支撑性、战略性工程来抓。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投入6700余万元有序推进县看守所、拘留所建设;投入2400余万元稳步推动“县机动车考试中心”建设;与县医院探索合作在县局设立体检分中心,安排医护人员驻点办公,一体化推进执法办案中心“闭环形”建设,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安全风险。
二是锚定精准高效,提升维稳基础。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科技赋能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做深“雪亮工程”,继续推进智慧交管建设,加强与数据城管平台对接,切实发挥大数据在文明创建、交通管理中的作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做强“前哨系统”,优化原有指挥调度、情报会商平台,继续完善“情指勤舆督”一体化运行机制,细化“1、3、5分钟”圈层防护,提质增效社会面稳控工作,确保各环节工作无缝对接、合成作战、环环相扣、不留空档。
三是锚定民生至上,提升服务基础。积极探索“一地六县”警务融合和社会治理模式新机制,为“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郎溪片区规划建设提供公安智慧、公安能量。主动服务县委县政府高质量发展规划,推进“警保大巡防”“一企一警”等警务模式,创优“四最”营商环境。主动拓宽民意沟通渠道、改进民意评价途径、深化警民互动,建立完善民情民意沟通交流工作机制,更多地用群众的眼光审视和考量公安工作,更多地用群众的感受抓好公安工作。
三、改革强警,效能引领警务机制创新
围绕“做精专业警种、做强基层所队”总体思路,坚定信心、乘势而上,不断优化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力量资源配置,全面助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郎溪公安更加适应时代需求。
一是注重激发内生动力。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工作的通知》,局领导、所队负责人带头通过钉钉系统发布一周工作计划,晾晒一日工作成绩,以此着力打造有条不紊、高效奋进的干事创业氛围;制定《郎溪县公安局值班备勤勤务工作规定》,盘活警力资源。针对文明创建、日常巡逻、常规安保频繁从各警种部门抽调警力,影响部门日常工作开展现状,对机关民警辅警一周值班、常态应急值班重新编组,定人定岗定责,彻底解决“工巡”矛盾。
二是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警务机制改革,针对局属办案单位执法质量不高、瑕疵较多的现状,在全局遴选“法制员”,实行“法制员”派驻制,切实提升执法质效。不断探索大部门大警种改革,在前期“打防一体化”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办案单位之间职能交叉、单打独斗、敷衍塞责等突出问题,探索按照“三变三不变”(即原有机构不变、人员职务不变、业务责任不变;案件管辖分工改变、指挥调度流程改变、信息研判模式改变)原则进行“大侦查”机制改革,提升精准、高效、闭环打击违法犯罪能力。
三是注重打造服务品牌。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学溧阳、比广德、兴郎溪”活动要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换位思考,突出问题导向,聚焦服务群众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坚持“能放尽放、应放尽放”,推进派出所公安窗口业务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和街道办事处,实现户籍、车驾管、出入境审批一体化运作。在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和街道办事处安装“自助照相机”“出入境职能一体机”等设备,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强化作风,持续不懈锻造公安铁军
全面贯彻落实“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和“四个铁一般”标准,着力锻造一支让党委政府信赖、人民群众满意、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过硬公安铁军。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等作为县局党委会议的“第一议题”,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优良学风,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引导全警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强化队伍建管。注重培养年轻干部,通过多岗位历练、多层次考验,打破年龄、资格限制,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坚持从事业发展的角度选人用人,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疫情防控等“一线”重点工作中考验和使用干部,积极发掘“平常时候看得出、关键时刻干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的“干将”“猛将”“闯将”,坚持对不思进取和平庸无能的干部予以调整,真正把想干事、会干事、敢担当、善担当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三是强化底线思维。建立由督察部门牵总,机关党委、政工、法制等相关部门配合的融“政治督察、执法督察、效能督察、纪律督察”四督合一的立体监督机制,把督察检查贯穿队伍管理、业务工作、内务规范全流程,做到事事有部署、有督察、有落地。不断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自上而下建立问题台账,列出问题清单,查找剖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完成整改任务,探索固化机制,从体制机制上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