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治目标及范围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2021年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分析涛城镇农村环境问题现状的基础上,确定2021年度涛城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内容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及农村黑臭水体的摸排整治工作。整治范围确定为涛城镇庆丰村。
二、预期目标及技术路线
2021年度涛城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拟建设8329米污水收集管网,新建5套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成后预期将整治区域内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至61.5%,大幅度提高整治区域内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进一步改善农村区域生产和生活环境,同时消除黑臭水体,保持水体清澈。
三、项目建设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一)生活污水收集及工程建设内容
1.生活污水产生量
根据《安徽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技术指南(试行)》中对于村民居住的分类,设定为二类,生活污水量按照70L/人·d计算。涛城镇2021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区涉及1个行政村,5个自然村,受益人口为820人,本示范区内生活污水产生量为57.4吨/日。
2.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
①管道。根据各示范区村庄当地情况,采用PE管或功能相似的管道。
②铺设要求。污水管道依据地形坡度铺设,污水干管的坡度应不小于 0.3%,以满足污水重力自流的要求。污水管道在道路下的覆土厚度不小于0.7 m。污水管道铺设应尽量避免穿越场地、农田,避免与沟渠、铁路等障碍物交叉,并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检查井。
③示范区生活污水收集管道铺设工程计划。根据各示范村居民区长度、宽度和示范区居民居住分散程度并结合污水处理设施位置,预测生活污水收集铺设管道长度等工程建设内容。污水管网长度详见表1。
表1:涛城镇2021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区污水管网一览表
乡镇
|
行政村
|
接管自然村人口
|
污水收集量(吨/日)
|
污水管网长度(米)
|
涛城镇
|
庆丰村
|
820
|
57.4
|
8329
|
(二)工程实施进度(见表2)
表2:涛城镇2021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区工程实施进度
序号
|
内容
|
7
|
8
|
9
|
10
|
11
|
12
|
1
|
方案编制、项目报批
|
|
|
|
|
|
|
2
|
初步设计及施工准备
|
|
|
|
|
|
|
3
|
土建施工
|
|
|
|
|
|
|
4
|
竣工验收
|
|
|
|
|
|
|
(三)环境保护
1.控制施工噪声。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一般在晚上十点到次日上午六点内不施工,同时应在施工设备和方法中加以考虑,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
2.及时处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工程承包单位应与当地环卫部门联系,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
3.施工废水和油渣处置。施工产生的油渣全部外运处理,严禁随意弃油、冲洗和焚烧油渣。
4.倡导文明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尽可能地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居民、学校、工程影响,提倡文明施工。
四、资金测算与筹措
(一)投资测算分表
1.投资额概算依据
依据《安徽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BDJ/T206-2005)。
2.投资额概算说明
①建筑工程费参照本地同类建筑工程进行系数调整;
②设备购置费:参照厂商询价;
③安装工程费:按设备购置费的5%计提;
④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按相关文件计取;
⑤预备费:仅测算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含设备)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5%估算。
3.投资测算明细(详见工程量清单)
(二)投资预算
涛城镇2021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工艺、数量等因素合理预算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总投资约为309万元,详见工程量清单。
(三)资金筹措及安排
涛城镇2021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区的资金主要由315品牌村建设资金与乡镇政府财政资金两部分组成,该资金主要用于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如污水管网的敷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等。本项目总投资约为309万元。
(四)预期示范成效
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与美丽乡村的实施,整体将使整治区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将有效地推动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整体环境面貌彻底得到改善,使环境效益、社会效应形成高度统一。
五、保障措施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事关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必须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科技、教育等综合手段,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法规、创新管理体制、推广先进和使用技术、拓宽融资渠道、扩大交流合作等方面着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得到全面落实。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各相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切实做好项目的统筹部署,共同推进项目工作落实。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结合农村工作特点,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干部群众自觉参与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来。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着力报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多元投入,形成互补。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运用市场机制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把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和农民自主投入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互为补充、有机结合的良好互动关系,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步伐。
(四)科学规划,注重管理。各村要着眼长远,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与统筹发展、推动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规划设计先行的原则,编制和完善村镇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要坚持整治环境与转变人的观念一起抓,突出性整治与经常性管理一起抓,通过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五)强化督导,加强考核。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实行全程跟踪,严格加强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建成后运行、维护的监督管理。定期和不定期对整治工作进行工作督查、专项检查和随机抽查,完善激励机制,增强抓好农村环境建设工作的责任意识。
六、效益分析
(一)环境效益。项目实施后,整治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收集、处理,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涉及到5个自然村,受益人口820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量为57.4吨/天,避免污水的随意排放致使河流富营养化,可大大提高整治区附近地表水的水环境质量,从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二)社会效益。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农民生态意识,规范和强化农民生态文明行为,将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让农民在环境综合整治中得到实惠,促使农民逐步形成更加符合生态理念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树立起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通过村庄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和垃圾固废得到整治,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固废统一收集,有效的解决了大量生活污染的问题。农村社会环境和谐有序,贫富差距逐步缩小,农村环保设施日益完善,环境污染纠纷减少,日常矛盾减少,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农民享受的优惠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各项权利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