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建平镇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建平镇政府> 政策解读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884L/202109-00018
组配分类: 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建平镇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本级政府解读】关于《建平镇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度计划》的解读 文号:
成文日期: 2021-09-09 发布日期: 2021-09-09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884L/202109-00018
组配分类: 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建平镇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本级政府解读】关于《建平镇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度计划》的解读
文号:
成文日期: 2021-09-09
发布日期: 2021-09-09
【本级政府解读】关于《建平镇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度计划》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1-09-09 09:19 来源:建平镇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统筹做好城区建设和乡村振兴两大领域,以长三角一体化为引领,抢抓“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建设战略机遇,积极打造“四区一圈”的现代化发展格局,即城乡一体化样板区、绿色生态农业样板区、产城融合发展样板区、“三美”模式样板区、共建共享共保“幸福圈”,努力实现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对外开放合作实现新跨越、城乡融合发展开辟新境界、生态环境优势得到新拓展、民生福祉改善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进步达到新高度,把我镇建设成为美丽和谐幸福的现代化强镇。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结合我镇实际,镇领导班子商榷研定《建平镇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度计划》初稿,在征求相关站所负责人和各位分管领导意见后,经过多轮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建平镇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度计划》。

四、工作目标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增长8%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全县保持同步。

五、主要任务

(一)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镇域经济发展质量。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建设品质内涵。

(三)践行“两山”理念,争当全域生态文明示范。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五)全力推进文明创建,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

(六)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人民生活高质量。

六、创新举措

(一)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经济发展提速。一是着力加强招商引资。抢抓“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机遇,以招大引强选优为目标,推动主城区和四个板块协同招商。即在城东新区板块与白茅岭农场协同发展,推动城市建设项目招商;在南部古南丰黄酒小镇板块串联盆形山旅游资源,推动文旅产业招商;在西部做优国家级农业示范区,推动现代农业招商;在北部与郎溪经开区协同发展,推动产城融合项目招商。力争每个板块都有成果、每个方向都有突破,全年新签约项目6个以上。二是着力加快项目建设。以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为抓手,服务保障市民文化艺术中心、东湖公园等城市新地标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农社”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编制一期规划方案,灵泽山庄二期和建平供销农事服务中心开工,彩虹城家庭农场总部农产品批发市场主体建成,颐和康养中心和村经济联合总社标化厂房项目投入运营。支持古南丰黄酒、宣丰米业等企业发展,提升品牌竞争力。三是着力增强改革活力。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探索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更新全流程的智慧化管理。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成果运用,推动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实体化运作。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引导现代服务业在城市更新中创新经营模式,推进电商提质增效,健康、育幼、信息服务和现代物流等提档升级。

(二)以“三美”模式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提档。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效。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重点以产业扶贫、稳岗就业和消费扶贫为重点,强化兜底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全面实施“五大振兴工程”,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已脱贫户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健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促进全镇农民“生活美”。二是持续发展乡村产业。坚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推进粮食生产、水产养殖、苗木花卉、瓜果蔬菜四大产业,努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建设。围绕环龙须湖绿道、古南丰黄酒产业园、建平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相结合,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盘活用好集体各类资源资产,支持每个村领办1个以上产业发展项目,力争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强村3个,10万元以上优村占比突破90%,确保全镇农业“生产美”。三是持续抓好污染防治。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生态空间管制,持续抓好上级环保督察反馈和“1+N”突出问题全面整改,扎实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持续开展扬子鳄保护区“绿盾”行动。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继续抓好“散乱污”企业、农村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秸秆禁烧工作,探索实施乡村污水处理设施社会化管护,大力推进河长制、林长制工作,推动全镇农村“生态美”。

(三)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推动全域创建提标。一是持续推进城区创建。紧盯“三项建设”,即完成5个老旧小区改造,4个农贸市场建设,以及背街后巷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三大整治”,即建筑装潢垃圾整治、杆线整治和交通整治;探索“三大改革”,即社区网格化管理改革、非物管小区物业管理改革、综合执法进小区改革。二是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启动村庄规划编制,科学谋划“1+1+20”美丽乡村建设年度计划,即突出抓好金牛村315品牌示范村、西郊村省级中心村,以及20个重点村庄整治提升工作。以“四好农村路”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路域环境整治。持续推进“五清一改”和“三大革命”,推广“三美”生态超市,完成非卫生厕所改造448座。三是全面提升文明新风。继续推行社区大党委模式,深化“联点共建”机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结合重要节点,广泛开展“两香家庭”“身边好人”“十星文明户”“新时代好少年”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新风堂”建设,多形式、广角度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

(四)以群众幸福感为根本,推动民生保障提质。一是织密疫情防控网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健全“三员一长”网格包保机制,落实“四早”措施,做到“五有三严”。强化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监测预警,着重做好城区返郎人员摸排、冷链物流监管和疫苗接种,强化宣传教育和应急准备,坚决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优先发展教育卫生事业,落实稳就业保就业政策,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做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五保等工作,积极推进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农村危房和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国防动员和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商会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开展工作,认真做好统计、档案、老龄、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三是健全社会共治格局。深入推进“党建+三治”模式,建立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启动“八五”普法。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1+10+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开展城区小服装企业专项整治,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面对新形势,要把牢政治航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新一轮“三个以案”警示教育,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争当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的表率。

(二)面对新征程,要勇担时代重任。现代发展的道路上必然布满荆棘,必须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志,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烫手山芋面前敢于接招,风险危机面前敢于斗争。要坚持干字当先、实干为要,凝心聚力抓发展、促改革、保稳定、惠民生,一心一意把建平的事情办好。

(三)面对新任务,要增强履职能力。全镇干部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切实增强解决实际问题“七种能力”,做到成事不出事、遇事不怕事。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

(四)面对新期待,要大力改进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担当者担当,让履职者尽责。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查严控风险点、风险源,坚持刀刃向内、正风肃纪、惩治腐败,锲而不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八、下一步工作

1、启动钟桥水库建设工作;

2、启动实施钟桥河右岸防洪治理工程;

3、实施南丰自来水厂主管网改造工程;

4、实施南西村、钟新村农排线路改造工程;

5、实施同庆村高标准农田改造;

6、实施吴桥等农村道路桥梁修复工程;

7、实施电信局宿舍、惟和小区、老庄新苑二期、幸福佳苑、祥和小区等5个城区老旧小区改造;

8、启动建设城市公益性公墓;

9、完成城市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

10、完成20个重点村庄整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