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县生态环境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生态环境分局> 政策解读> 上级政策解读
索引号:
11341700MB1714830K/202111-00041
组配分类: 上级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县生态环境分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名称: 一文读懂新《固废法》中那些与你息息相关的事 文号:
成文日期: 2021-11-05 发布日期: 2021-11-05
咨询机构: 咨询电话:
索引号:
11341700MB1714830K/202111-00041
组配分类: 上级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县生态环境分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名称: 一文读懂新《固废法》中那些与你息息相关的事
文号:
成文日期: 2021-11-05
发布日期: 2021-11-05
一文读懂新《固废法》中那些与你息息相关的事
发布时间:2021-11-05 14:46 来源:县生态环境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什么是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分类

通常将固体废物分为以下三大类

①工业固体废物:指来自各工业生产部门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及流通中所产生的废渣、粉尘、污泥、废屑等。

②城市生活垃圾:也称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③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所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简单来讲,就是含有高度持久性元素、化学品或化合物的废物,且该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及时的和潜在的危害。

《固废法》

《固废法》是一部什么法律?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适用本法。

2020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称新《固废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新《固废法》

新《固废法》对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大意义,非常必要。特别是在当前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修订固废法,完善对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医疗废物在内的危险废物,以及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的管理制度,非常及时

新版《固废法》修订背景

条文主要变化

新修订《固废法》的八项重点变化

1

1.明确环境污染责任的主体。

新《固废法》结合参与方所实施的具体行为将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主体均认定为环境污染责任主体,环境污染责任的主体更广(现行《固废法》下为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使用者)。

2

2.明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的自主验收。

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配套建设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可由建设单位进行自主验收,(现行《固废法》要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3

3.提出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的要求,实现固体废物信息化追溯(现行法律仅规定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

4

4.明确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委托他人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时,应对受托方进行资格和技能核实,并在合同中约定污染防治要求,否则将与受托方承担连带责任

5

5.明确从事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6

6.明确固体废物产生企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并且执行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实现了与《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的衔接。

7

7.大幅加重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一方面对新增违法行为规定罚则,例如,针对新增的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的要求,若未建立台账并如实记录,企业将可能面临“5-20万元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还可能面临责令停业或关闭”的处罚;

另一方面对现有罚则进行调整,实质上加重了处罚,例如,未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造成工业固体废物扬散、流失、渗漏或者其他环境污染的企业所面临的处罚从现行《固废法》规定的“1-10万元罚款”修改为“处所需处置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所需处置费用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

8

8.从《固废法》的立法层面增加了对于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管理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的处罚规定,包括经济罚款和行政拘留。

例如,针对无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企业,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能面临5-50万元罚款,并且可能面临10-15日拘留(情节较轻的,处5-10日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