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以来,县文旅局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力推进文旅重点项目调度建设,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将上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上半年,我县共接待游客224.45万人次,同比增长53.5%;实现旅游总收入21.33亿元,同比增长64.2%。
(一)以全域旅游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旅游业发展
一是狠抓文旅项目调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累计完成项目投资约1.45亿元,申报第三批“512”项目2个(新建项目郎溪新和旅游度假区、续建项目大佛山养心谷),谋划落实县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加快健全旅游标识体系,新建22块旅游交通标识牌。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完成年度旅游厕所任务摸底工作,年度计划建成2座,目前正在推进建设中。
二是推进度假区建设,扎实开展全域旅游创建。完成度假区总规编制及专家评审工作,完成度假区大门、新和绿道、美丽广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绿茶博物馆(博览园)完成立项审批,石涧春和民宿建成运营,“悠然茶田”度假酒店正在推进建设中,小土村·云栖茶田 mini酒店正在进行规划编制。完成《郎溪县文化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扎实推进第二批“四级联建”申报工作,完成美石屋精品民宿等6家民宿申报工作。完成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第七批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徽省“六大主题”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安徽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四个十佳”等品牌创建申报工作。完成全域旅游数据库“云游库”搭建及发布工作。
三是强化宣传营销,共谋协同发展。成功举办2021安徽·郎溪樱花文旅嘉年华活动,并登上央视《新闻直播间》。开展2021春季自驾游线路采风活动,与马蜂窝旅游网合作发布“茶乡漫记 水韵郎溪”3条自驾游精品线路。完成中国绿茶之乡茶文化专题纪录片拍摄制作工作,正在开展上片审查工作。积极参加2021首届长三角(宣城)文旅嘉年华、常州“深融合-扩消费-高质量”文旅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荣获安徽省“春游江淮请您来”百家媒体旅游推介活动优秀组织奖。
四是深入开展合作,切实做好苏皖合作示范区及“一地六县”工作。制定我局高质量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及“一地六县”工作实施方案,积极谋划重点工作任务,积极争取省、市层面支持。加强长三角“一地六县”文旅联盟交流合作,联合发布“长三角之心”文旅联盟logo和“长三角之心”旅游精品线路,推动落实“一地六县”旅游景区同城待遇。
(二)以公共文化提升为着力点,夯实文化繁荣基础
一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常态化开展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放,保证开放时间,规章制度健全,服务内容明确,保障机制完善。继续实施“送戏进万村”、戏曲进校园、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2020年底,镇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本年度重点对一批条件较好的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工作,目前已安排11万元用于十字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梅渚周家村、毕桥长何新村、凌笪王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
二是做好戏曲孵化,创作精品文化大餐。开展安徽省戏曲孵化项目申报,根据上级要求,邀请市文联黄主席精心创作小戏《还猪》申报2021年度安徽省戏剧孵化计划。开展宣城市皖南花鼓戏小戏孵化计划申报,创作剧本《山这边山那边》《“牛”在郎溪过大年》《高价彩礼》《勤与俭》,根据宣城市文旅局选拔,《山这边山那边》入选宣城市小戏孵化计划,下一步将开展该剧的具体排练工作。
三是繁荣群文活动,提升文艺工作水平。先后开展了“牛年春联征集”、“晒晒咱家年夜饭”、“线上摄影精品展”、“非遗有奖竞答”等线上文艺活动,联合县书法美术家协会、县摄影家协会,充分利用免费开放场所,每月开展书画展、摄影展各一期极大地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利用“文化馆总分馆”平台,积极帮助各乡镇文广站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基层进行辅导工作,提高基层文艺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四是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打造品牌活动。以县图书馆为依托,开展各类活动共计48余场次。其中,以欢度元宵佳节为主题的线上猜灯谜活动,和“4.23世界读书日,你买书我买单”为主题的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红色故事绘:连环画中的党史故事”主题线上展活动,被新华社客户端、安徽日报客户端,宣城日报接连登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积极践行文化拥军,开展送图书进武警中队活动,精心挑选200余册集军事、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等类别的图书。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农家书屋阅读实践活动。
五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推动文物保护工作。成功申报了国保单位建平镇土墩墓群安防工程,拨付经费400万元并启动招标前准备工作;国家级文保单位《徽杭古道绩溪段和古徽道东线郎溪段》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已通过省级评审,国家文物局评审中;成功申报省级文保单位夏雨初烈士故居本体修缮经费80万元并完成招投标工作;积极编制省级文保单位侯村祠堂消防设计方案报省局评审中;编制完善市级文保单位中共沙桥支部旧址修缮设计方案并积极争取革命文物保护经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姚村苏维埃旧址展陈项目申报了安徽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项目。
(三)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着力提高行业服务能力
一是强化文化市场市场管理,坚决打击违法行为。今上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近6800人次,检查文化旅游经营单位2300余家次,立案查处1起出版物市场案件,处以罚款0.05万元;收缴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60余套;劝阻用户自行拆除非法安装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100余套;查处并收缴侵权盗版类非法出版物156本;责令并整改无证擅自从事出版物发行单位4家,加强出版物市场管理,不定期对出版物市场进行检查并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力地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同时维护了文化旅游市场、意识形态阵地安全。
二是突出行业疫情防控,紧盯安全生产不放松。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要求,加强对疫情形势预判和风险评估,动态调整防控措施,推动协调行业人员疫苗接种。严格落实预约游览、规范佩戴口罩、体温测量等措施。文化场所按要求建立“一米线”、落实消杀制度、出入场所扫“安康码”等措施。制定《郎溪县文旅局2021年安全生产执法工作计划》,通过安全生产督查检查,落实安全监管责任,促进运用法治手段强力推动文旅行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是落实联点共建职责,抓好旅游系统文明委创建。严格落实联点共建职责,扎实开展“星期五志愿行动”活动,顺利完成“双禁”工作任务。制订出台了《县旅游系统文明委2021年“文明创建基础年”工作方案》,明确了重点工作任务3项、行业工作任务18项。及时召开县旅游系统文明委动员会议,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相继开展了文明旅游、文明礼仪、服务技能大赛等多项专题培训,会同融媒体中心开展文明旅游正面宣传和不文明旅游反面曝光行动,引导旅游者文明用餐,节俭用餐。
一是部分项目推进缓慢。部分项目由于前期论证不够完善,建设用地审批、供地需要时间,导致进度滞缓。二是服务品质总体不高。环境卫生、服务质量存在差距。民宿、农家乐管理服务缺乏规范。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三是专业人员缺乏,执法力量单薄。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承担了全县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执法检查工作,相对庞大的执法对象来说,执法人员数量较少,执法力量薄弱。四是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企业学法守法意识不够,规范运营制度不全,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不高。
(一)旅游业方面
一是按照要求完成我县“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新和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审批工作;二是完成2021年度旅游厕所、旅游交通标识牌等建设任务,积极推进落实县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建设,配合做好“美丽公路”规划建设;三是继续做好年度省市县重点文旅项目调度推进工作,全力推进新和旅游度假区建设,力争重大项目招商取得新突破;四是继续开展旅游系列创建,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启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申报;五是继续做好旅游营销推介工作,完成中国绿茶之乡茶文化专题纪录片拍摄宣传,组织开展“茶乡秘境 水韵郎溪”南京文旅推介会;六是做好苏皖合作示范区及“一地六县”工作。按照市县有关要求,切实完成文旅板块重点工作任务,继续加强“一地六县”文旅联盟交流合作,做好长三角“一地六县”康养游系列宣传推广活动。
(二)公共文化方面
一是持续开展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送戏进万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做好各场馆免费开放指导工作,加强对中标院团演出的质量监督,保证免费开放工作及“送戏进万村”活动开展;二是完成综合文化服务中排查及优秀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申报工作,对软条件较好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争取每个乡镇都有亮点村可看。三是扎实推进“书香郎溪”全民阅读工作,做深做实;四是谋划并开展好“艺讲党史 理响宣城”党史学习教育艺术化宣讲基层行、“美丽郎川行”文艺巡演活动、第九届“郎溪合唱节”、“一地六县”文艺演出等活动;五是推动文物保护项目建设,实施文物保护修缮,继续对不可移动文物开展常态检查。
(三)文化执法及其他方面
一是继续做好文旅行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认真开展好安全生产各项活动;二是继续强化对新闻出版市场的管理工作,不定期对出版物市场进行检查并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做好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三是继续强化对安全播出的管理工作,督促全县广电系统做好安全播出保障工作,全力推动我县打击“非法地面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整治工作。
继续统抓连点共建与系统创建工作,以党建带关键,扎实开展好工会、妇联、共青团、统战、双拥、关工委、老龄委等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