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郎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三大攻坚战> 乡村振兴> 社会帮扶
索引号:
11341722796400746W/202107-00034
组配分类: 社会帮扶
发布机构: 县扶贫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名称: 关于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情况的通报 文号:
成文日期: 2021-07-07 发布日期: 2021-07-07
索引号:
11341722796400746W/202107-00034
组配分类: 社会帮扶
发布机构: 县扶贫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名称: 关于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情况的通报
文号:
成文日期: 2021-07-07
发布日期: 2021-07-07
关于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情况的通报
发布时间:2021-07-07 10:52 来源:县扶贫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决策部署,全县上下持之以恒、接续用力,在各方面任务落实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落实“四个不摘”,巩固脱贫成果。开展集中排查。累计发动全县镇村干部、帮扶责任人等3800余人,通过“基层干部走访、县直单位专班专访、帮扶责任人遍访”三种方式,对全县农村人口进行全覆盖走访,对困难人群进行全方位排查。共发现各类问题57条,主要包括:“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方面8条、产业发展方面1条、脱贫人口就业方面1条、小额信贷方面5条、消费帮扶方面1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方面2条、帮扶联系方面5条、其他方面34条。其中,建平镇7条、十字镇11条,涛城镇3条,梅渚镇4条,新发镇14条,飞鲤镇5条,毕桥镇3条,凌笪镇2条,姚村镇8条,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发现疑似监测对象户2户(十字镇新和村陈世国户、毕桥镇十井村朱开国户),均为脱贫户,目前已完成新识别程序,并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系统。强化帮扶力量。督促各镇与县直单位加强对接,对因病、因工作调动、因退休等无法履行帮扶责任的及时进行调整,全县3137名市县两级帮扶干部全部调整到位。86名第八批选派帮扶干部全部到岗就位。落实帮扶举措。完成6400户脱贫户、87户边缘户2021年帮扶方案制定,目前已全部录入省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结合“感恩共产党、奋进新时代”脱贫攻坚主题活动,组织镇村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及相关行业部门开展走访帮扶,及时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二是完善监测机制,落实分类帮扶。强化返贫防范。与相关县直部门定期交换数据,对疑点数据及时进行复核,做到动态监测,确保对“三保一安”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目前我县5户脱贫不稳定户、87户边缘易致贫户已全部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对新识别标注的2户监测对象,专门制定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台账,精准落实帮扶资金和项目。强化数据质量。严格落实“周反馈、月通报”制度,持续开展数据筛查,1-6月份县扶贫局共开展22次数据清洗,共发现118条疑点数据,其中:建平镇46条、毕桥镇20条、姚村镇18条、新发镇14条、飞鲤镇9条、涛城镇4条、梅渚镇4条、十字镇2条、凌笪镇1条;省办4月19日根据新的清洗规则,筛查通报92条疑点数据,其中:飞鲤镇30条、建平镇13条、涛城镇10条、姚村镇9条、凌笪镇8条、梅渚镇8条、新发镇7条、毕桥镇6条、十字镇1条,主要涉及到贫困户帮扶责任人结对时间断档、贫困户无帮扶责任人、基础信息为空、贫困村无驻村工作队、“务工时间”非0-12之间的数字、15岁以上健康贫困人口“在校生状况”为“小学”、受疫情影响已外出务工或计划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未满16岁等问题。均已通报相关乡镇及时整改到位。

三是巩固“三保一安”,持续动态清零。控辍保学方面,全县建档立卡家庭学生1026人(县外户籍106人),春季学期共资助建档立卡家庭学生1026人,资金77.4万元。截至目前,全县义务教育有保障排查五类特殊家庭852户学生884人,其中脱贫户635人、边缘易致贫户21人、低保户196人、事实孤儿(含孤儿)12人、严重困难户20人。摸查884人中春季县内学校已资助709人(其中脱贫户547人、边缘易致贫户12人、低保户129人、事实孤儿含孤儿11人、严重困难户10人);县内学校未资助82人(脱贫户6人、边缘易致贫户9人、低保户56人、事实孤儿1人、严重困难户10人)及县外学校就读93人资助情况正在进一步摸排中综合医保方面,全县脱贫人口14426人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根据分类资助参保政策,财政资助参保对象14029人,资助参保金额357.36万元。脱贫人口累计办理慢性病就诊证6340人,边缘易致贫人口累计办理慢性病就诊证75人。今年以来,贫困人口享受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政策17673人次,医疗总费用1197.36万元,平均实际报销比88%。住房安全方面,2021年我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35户,各镇实际申报38户(22户重建、16户修缮),其中脱贫户5户,低保户18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10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5户。截至目前,已经开工30户,完工3户。饮水安全方面,开展全县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饮水安全问题专项排查,未发现饮水不安全户。

四是加强项目监管,提升资金绩效。强化动态调整。2021年入库项目161个,总资金17535.59万元,其中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1536.03万元,用于产业项目的衔接资金占项目库衔接资金总额的50.33%。强化项目建设。中央第一批财政衔接资金366万元用于7个到村产业项目,2020年度项目结余资金8.97万元用于就业脱贫项目。截止目前,凌笪镇下吴村精品奶白茶产业项目、姚村镇姚村社区茶叶种植产业项目、毕桥镇灯塔村70亩优质茶叶种植产业项目,已完成验收;十字镇李村村2021年茶叶加工厂房项目,目前完成招标,施工方正在缴纳保证金,准备签施工合同;梅渚镇中房村2021年新建仓储项目,正在打地基阶段;飞鲤镇新法村2021年特色种养殖龙虾加工配套服务二期项目将于近日施工完毕;姚村镇夏桥村2021年产业园厂房五期项目正在施工。强化资产监管。对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查,落实镇村主体责任,严格防止扶贫资产流失。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登记入账2016年-2020年514个扶贫项目,累计形成资产25903.57万元。2020年5月,由审计局援引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对我县2015年至2020年4月间444个总投资18409.02万元的到村扶贫项目实施及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共发现问题18个,其中:飞鲤镇4个、姚村镇4个、涛城镇3个、建平镇2个、十字镇2个、梅渚镇1个、新发镇1个、凌笪镇1个。目前已完成整改13个,正在整改5个(飞鲤镇3个,分别为黄香村2015年手工粉丝产业项目、塘埂村2015年旺龙港龙虾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塘埂村2018年产业扶贫带动项目将3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支持郎溪县飞幸饲料加工厂项目;姚村镇2个,分别为夏桥村双龙桥2016年生态采摘园项目、姚村社区2015-2016年多功能厂房建设一期、二期建设项目)。下一步,要结合实际情况,统筹推进,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五是提升特色工作,筑牢振兴基础。持续推进稳岗就业工作。目前,我县已完成返岗复工5756人,其中脱贫人口5692人,占去年务工人数的101.52%。其中:姚村乡114.86%、飞鲤镇100.88% 、毕桥镇100.86%、涛城镇100.82% 、凌笪镇100.23 %、梅渚镇99.48 %、建平镇 98.50%、十字镇98.11%、新发镇95.15 %。全县3个扶贫车间提供就业岗位74个,共带动13个贫困人口增加务工收入,其中:溧阳市振兴服饰有限公司5个、安徽省彩枫农林科技有限公司4个、郎溪县天子粉丝厂4个。持续推进光伏和小额信贷工作。1-5月,全县7个镇13个村16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累计实现收益27.18万元(目前已完成结转1-4月的收益20.64万元),发放公益岗位、临时务工工资17.327万元,收益分配比例83.68%。目前,收益分配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的镇为凌笪镇99.09%、飞鲤镇89.8%、新发镇89.4%、涛城镇84.22%,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的为梅渚镇72.23%、建平镇71.46%、十字镇64.87%;收益分配率低于全县水平的村有新发镇双桥村83.34%、建平镇松林村81.15%、涛城镇管村村73.66%、梅渚镇中房村72.23%、建平镇南东村68.38%、建平镇张钱村65.46%、十字镇李村村64.87%。截止6月28日,小额信贷新增19户89.69万元,其中:飞鲤镇11户、毕桥镇3户、梅渚镇2户、建平镇1户、十字镇1户、涛城镇1户;贷款总户数597户,贷款余额2879.07万元,其中:飞鲤镇113户541.39万元,建平镇104户510.24万元,毕桥镇74户353.99万元,凌笪镇70户335.5万元,姚村镇59户285.65万元,梅渚镇50户243万元,涛城镇49户243万元,十字镇44户207.3万元,新发镇34户159万元;逾期7户33.89万元,其中:飞鲤镇6户28.89万元,梅渚镇1户5万元。持续推进消费扶贫工作。我县经国家乡村振兴局审核认定扶贫产品149个,其中:姚村镇23个、凌笪镇22个、梅渚镇20个、建平镇18个、涛城镇16个、十字镇16个、毕桥镇13个、新发镇12个、飞鲤镇9个;设立消费扶贫馆4个,消费扶贫专区17个(含“好农网”线上专区1个),其中:建平镇4个、十字镇2个、新发镇2个、飞鲤镇2个、姚村镇2个、涛城镇1个、梅渚镇1个、毕桥镇1个、凌笪镇1个);已铺设56台智能专柜,其中:建平镇28台、十字镇11台、梅渚镇6台、新发镇4台、涛城镇2台、开发区2台、飞鲤镇1台、毕桥镇1台、凌笪镇1台。持续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全面摸排具备条件且需要巩固产业脱贫成果的脱贫户,需实施自种自养到户项目2275户,申请项目资金350万元。举办电商实操培训班,培训脱贫人员24人,指导脱贫人员开设各类网店8个。全县89个便民服务网点、7个综合服务网点目前均在运营。

六是夯实基层基础,推进有效衔接。深入推进问题整改。严格对照中央巡视、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提高政治站位,立足实际抓整改,坚持定期调度,实行台账管理,推进问题整改全部完成;针对省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和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组织各镇和有关部门举一反三,主动认领,细化措施,逐项对照整改,按照“双周一调度”、“一月一研判”的工作机制,目前均已完成整改。持续提升档案管理。根据省、市统一要求,印发《郎溪县脱贫攻坚档案工作安排方案》,邀请市档案局来郎开展脱贫攻坚档案管理工作业务培训,组织各镇和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组成员单位对2014年-2020年精准扶贫过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标、声像、电子数据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进行收集归档。目前,9个镇87个村根据县档案局、档案馆归档要求正在抓紧收集整理各年度扶贫档案,县乡村振兴局及各镇扶贫档案将于11月底前完成归档移交。全面开展总结宣传。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汇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郎溪篇章》,参与“精准扶贫在宣城”总结宣传,筹建市“纪录小康工程”展馆,系统总结展示我县脱贫攻坚重大成就和典型经验。今年以来,全县在省级以上媒体刊登扶贫宣传报道117篇,其中:乡镇61篇(凌笪镇19篇,毕桥镇8篇,梅渚镇7篇,新发镇、涛城镇6篇,姚村镇5篇,建平镇4篇,十字镇、飞鲤镇3篇);县直单位56篇(县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40篇,县乡村振兴局9篇,县残联、县司法局2篇,县农业农村局、县气象局、县供电公司1篇)。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中央和省委要求,过渡期内,对市县既要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第三方评估,又要开展乡村振兴实绩第三方评估,还要对县域结对帮扶工作定期考核。我们必须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做到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责任不留盲区,扎实推进工作衔接、政策衔接、机构队伍衔接,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

一是强化返贫防范,坚决建好返贫致贫“防火墙”。强化动态监测。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建立健全县乡村组“四级网格”,明确县直行业部门、镇党委政府、村“两委”的工作职责,发动农村党员、能人大户积极参与,对所有农户特别是监测对象进行常态监测、及时预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落实产业就业帮扶措施,积极推进防贫保试点,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强化分类帮扶。健全县级统筹、镇村为主、部门协作、多方参与的帮扶机制,及时根据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需求,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资金和项目。坚持开发式帮扶与兜底保障措施相结合,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及时纳入社保,做好后续跟踪监测,切实解决困难。深化结对帮扶。参照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结对关系“总体保持稳定,两年后适时调整”的做法,县直单位定点帮扶结对关系保持总体稳定,并根据结对帮扶工作要求拟定帮扶计划,实施帮扶项目,确保帮扶工作不断线。同时,积极做好县域结对帮扶工作,组织县直相关单位、各镇持续抓好互访调研、产业合作、劳务就业、消费帮扶等具体工作,将帮扶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二是强化巩固拓展,坚决传好有效衔接“接力棒”。增强产业持续性。围绕做大做强黄魁茶叶、特色水产、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仓储物流、产业道路、加工设备等项目建设,调度推进中央、省、县5843万元财政衔接资金投入的74个项目年底前建成达效,市级财政衔接资金下达后及时落实到项目。落实好《郎溪县2021年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户奖励办法》,促进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经营水平,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创响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区域公共品牌。增强就业稳定性。常态化开展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状态、地点等数据信息摸排,及时在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内开展动态调整,确保实现“账实相符”。大力推广“三业一岗”就业帮扶模式,管好用好镇村公益岗位特别是光伏扶贫公益岗位,确保安置就业规模总体稳定。加强就业帮扶驿站、帮扶车间管理,积极开展帮扶指导,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切实发挥带动就业、带贫减贫作用。增强工作延续性。收集整理归档历年精准扶贫档案资料,11月底前完成移交。持续做好信息系统数据维护,按照“周反馈、月通报”制度常态化开展数据清洗,提升信息系统数据质量。认真编制“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专项规划,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重点项目谋划储备,推动各类要素向农业农村汇聚,全面衔接乡村振兴。

三是强化机制建设,坚决打好乡村振兴“持久战”。强化政策落实。全面梳理国家和省级已经出台的帮扶政策,在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及时优化我县财政投入、金融服务、社会保障、人才智力等方面政策,形成一整套既“稳得住”又“接得上”的政策体系,确保政策供给保障到位。强化资产监管。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运营的日常监管,确保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作用、经营性资产不流失或被侵占、到户类资产充分发挥效益,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村民收入。强化力量接续。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责任,调整优化乡村振兴工作机构职能,确保无缝对接、高效运转。大力开展第八批选派帮扶干部业务培训,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抓实“致富带头人”,抓活“返乡创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