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县科技工信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科技工信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22MB1722734F/202011-00016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县科技经信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郎溪县科技经信局2020年度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0-11-15 发布日期: 2020-11-15
索引号:
11341722MB1722734F/202011-00016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县科技经信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郎溪县科技经信局2020年度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0-11-15
发布日期: 2020-11-15
郎溪县科技经信局2020年度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0-11-15 08:50 来源:县科技经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根据县委办工作安排,郎溪县科技经信局全面客观总结2020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存在困难和问题,合理安排来年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0年度工作总结
     (一)建立工作机制,全力做好应急保供。县科技经信局于1月27日(正月初三)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各项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局各项防控工作。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保障领导小组,并明确责任分工。要求应急保障领导小组成员即刻恢复在岗状态,形成责任明确、沟通顺畅、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根据县《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工作责任分工》,我局承担防控应急物资保供工作,我局立即对全县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开展摸排。经摸排,我县生产口罩产品企业1户,日产能8000只,为确保防控物资生产有序,供应平稳,我局建立了与生产企业“24小时”热线,及时调度掌握企业生产供应、原料储备等情况。截至目前,我局共筹集口罩471000只,防护服100套,医用手套5000双。
     (二)精准分类施策,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成立工作专班,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情况进行摸排,详细掌握企业复工意愿、员工结构、当前存在的问题。按照“属地管理、企业主体、错峰安排”原则,根据企业防疫安全度、贡献值和成长值,科学分类,制定全县重点工业企业复工监测名单,纳入全县重点税源企业44户(2019年实现产值、税收占全部规上企业的83.9%),“一企一策”,定目标、找缺项、补短板。重点税源企业于2月29日即实现全部复工复产,自3月初开始,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已达98.5%。新涛光电、柏维力生物、托新精密、动力源科技等一批重点企业已满负荷生产,累计产值增长分别达44.94%、42%、36.9%、36.2%。1-10月,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5.7%;技改增速30.8%。 
     (三)突出政策支持,全力助企共渡难关。一是提请出台郎溪县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在执行市“十一条政策”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创新制定了“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在我县企业就业,按照新签订劳动合同并参保的人员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就业补贴”“ 对2020年1月20日之前签订的招商引资协议项目,如期建成的,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1亿元的项目一次性奖励2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一次性奖励50万元”等特色措施,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二是提请出台《中共郎溪县委 郎溪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序推进分类分级管理,精准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出台《2020年郎溪县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要点》,服务“六稳”“六保”大局,促进民营经济全面提质增效。四是提请县委县政府出台《中共郎溪县委 郎溪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减轻企业负担、营造良好环境、提升核心竞争力等7个方面推动民营企业转型提升。五是提请出台《关于持续做大新型政银担的实施意见》,建立差别化融资担保机制,实现担保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加速金融“活水”流向中小企业。六是出台《郎溪县工业企业“小升规”培育工作方案》和《郎溪县工业企业“培大育强”行动计划》,帮扶重点企业达产稳产扩产,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复产。
     (四)开展扶持工作,兑现民营经济政策。
出台《县科技经信局联系包保重点企业方案》,遴选全县60户重点企业及项目,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对企业技术改造、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担保需求等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围绕项目争取、要素保障等方面,全力做好为企服务,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兑现2019年度工业企业考核奖励资金2806.5万元,结合《郎溪县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办法(试行)》,提请出台《关于持续做大新型政银担的实施意见》,建立差别化融资担保机制,实现担保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加速金融“活水”流向中小企业。
      (五)减轻企业负担,圆满完成清欠任务。
自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工作开展以来,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领导批示,立即集中力量在全县开展全面排查工作,经排查,我县共有4个单位(分别为新发镇、凌笪乡、郎溪县开发区管委会、郎溪县道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累计拖欠账款18笔总额5486万元,针对排查情况,成立了由县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工作专班,明确职责,督促欠款单位制定还款计划,按时间节点完成还款工作,密切关注各单位清理拖欠账款工作进度,对清欠台账每月跟进更新,加强调度,按月上报。督促欠款单位严格按照各还款计划和还款时间完成清欠。截止2019年11月,我县4个单位拖欠的账款已全部清欠完成,2020年无新增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
     (六)严把项目审批,强化项目储备。
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耗高、污染大、技术含量低的项目坚决不予备案,积极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生产工艺和装备进行技改提升。2020年前三季度共备案项目39个,总投资28.37亿元。强化项目储备,一是加强项目调度。以省亿元以上、千企升级、“双百”项目为重点,采取月调度、季调度、现场调度相结合的方式,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共性问题。加大项目调度频率,每月对新开工技改项目进行调度,及时将调度结果反馈至园区、乡镇及统计部门,确保新开工项目及时纳入投资统计。二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指导托新精密、柏维力等企业根据省经信厅《关于开展2018年制造强省建设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编制绩效评价材料,顺利通过省经信厅委托的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现场验收。
      (七)严防新增过剩产能,落实污染防治攻坚。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完善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了县域全面梳理排查,并形成自查报告上报市经信局。开展铸造企业产能摸排核实,组织园区、乡镇对属地铸造企业熔炼设备、功率及铸造产品进行再摸排、再核实,确保应统尽统、不重不漏。鼓励企业绿色发展,制定了县科技经信局贯彻落实2020年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工作方案,每月报送我局承担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引导鼓励企业清洁生产,通过我局备案的飞泓金属燃煤锅炉淘汰改天然气已完成,亚鑫重工燃煤气加热炉改天然气炉技改正在有序推进;对重点用能企业实施工业节能监察和节能诊断,推广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提高能源管理和能源利用效率。组织鸿泰钢铁、南方水泥完成国家2019年度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上报万方织染、新涛光电、理昂生物质及奥美塑胶参加国家2020年度节能诊断服务,配合市经信局对鸿泰钢铁、南方水泥、金润铜业开展节能监察。联合县水利局组织远华纺织、理昂生物质、新天丝纺织完成高耗水行业企业用水效率自评估工作,完成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郎溪皮革化工厂)搬迁改造验收,经市经信局、生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等5部门联合验收通过。
     (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科技扶贫成效不断扩大。
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一是东奥输送渣土传送技术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二是指导鼎兴纺织与台湾中央大学蒋教授展开合作,目前已设计制造出亚洲最大,5米5超宽幅定型涂层一体机;三是指导新涛光电自主研发限波段透光新材料,并通过癌症检测仪器全球范围零部件筛选。科技扶贫成效不断扩大,一是联合农委举行农业机械插秧演示;二是指导毕桥与安徽农业大学建立黄魁茶病虫害监测点;三是指导宏云制茶等涉农企业开展各项科技活动;四是指导各乡镇积极推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配套系)的研发。
     (九)抓好河长制工作落实,认真做好其他工作。
配合永丰河河长开展信息化巡河工作,使用宣城市巡河App及时上报巡河信息,确保永丰河水清岸绿的良好态势。汛期期间,针对性的查看水面有无漂浮垃圾、废弃物等,确保河道安全。针对河长公示牌遗失,及时更新增补,同时增加12314水利部监督举报电话,完善细化河长制工作。开展“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调查摸底,组织动力源、兴宙医药、飞马纺织等6户企业填报《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产品调查摸底情况表》并上报市经信局;组织柏维力、鼎兴纺织等4户企业填报省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登记表;组织吉厚智能等企业参加2020国际(合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览会,做好2019年度县市区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就我局承担质量考核指标落实情况形成自评报告上报县质量办;完成国家重点工业行业综合督查检查第五检查组来郎开展鸿泰钢铁技改项目建设现场督查工作。按照县招商引资工业项目预审工作机制,对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有关规定出具我局预审意见;持续推进“减证便民”开展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清理工作,清理82项申请材料,清理比例59.4%;牵头完成编制我局100项公共服务事项服务指南工作。
     (十)加快推进制造强省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力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步伐,一是及时将省市申报文件转发乡镇园区,并利用微信群等各种载体使上级各项支持政策公开、透明化,扩大企业知晓率,提升企业申报项目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开展送政策进企业进园区活动,将省市县发布的涉企政策编制成册进行宣传解读,指导申报意愿强且符合国家和省申报方向的企业,超前做好相关材料的完善,提高项目申报的实效性和成功率。三是两化融合有力发展。我局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积极推进企业两化融合,4家企业通过了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体系认证。
    (十一)鼓励科技创新,有效激发发展活力。 
     1、项目申报方面:组织韩华建材、柏维力等15户企业通过2020年度高企认定,国肽生物获省研发经费双百强、购买省外先进成果补助,万方、顺恒信获科技保险补助,徽商彩虹城正在申报省级众创空间;航达环保等5户企业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科大重工FHTS隧道工程粘性渣土连续输送智能装备等15个产品认定为省级新产品;万方织染、荣达建材申报的第五批绿色制造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经国家工信部认定;组织万方织染、托新精密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涛光电成功申报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方翔羽绒成功申报省工业精品,瑞芬得油脂桐油脂肪酸申报安徽省行业标准立项,科大重工等7户企业申报2020年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推介目录,亘浩机械等3户企业6个产品申报第三批省级新产品;安徽方翔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安徽埃菲科电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安徽兴宙医药食品有限公司、龙图节能铝材(宣城)有限公司已成功申报奖补省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宣城市华菱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申报奖补省认定的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安徽兴宙医药食品有限公司、安徽万方织染有限公司、安徽方翔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在安徽省股权交易托管中心挂牌成功,截止目前,以上项目都已通过专家评审并在省经信厅网站公示,组织安徽动力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鑫煜门窗有限公司申报2020年度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目前已推荐上报省经信厅:组织安徽韩华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户企业申报奖补数字化车间项目,3户企业获批并在网站进行公示;组织郎溪腾旋科技有限公司等3户企业申报奖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示范应用项目,2户企业获批并在网站公示;组织郎溪县振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报奖补非煤矿山安全和信息化改造项目已获批并在网站公示。
      2.技改方面:谋划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常态化调度推进,2020年1-10月,35个千企升级项目完成投资23.08亿元,完成率72%,项目开工33个,开工率94.3%;20个双百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8.26亿元,完成率76.6%,项目开工19个,开工率95%;20个双百新投产项目完成投资19.66亿元,完成率94.7%,开工率100%。
      3.农社领域:出台《郎溪县科技特派员资金管理暨绩效考核办法》(郎科技经信【2020】19号),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员管理的长效机制。今年以来,科技特派员推广科技成果10项,领办创办新型经营主体16个,直接帮扶贫困户290户,带动贫困户、农户增收160.93万元。
      4.双创方面:一是指导开发区筹建科技孵化器,目前已制定孵化奖补措施;二是正在谋划推进郎川彩虹众创空间申报2020年度省级众创空间工作;三是组织吉厚智能、隆达建材、品宙洁净等企业参加全国创新创业大赛。
      5.研发投入方面:全社会研发投入为隔年考核年度指标,我县上报2019年度研发投入2.27亿元,上报增幅44%,位居全市第二,相关数据已上报省厅,待复核。
      6.产学研合作方面:一是我县累计签订产学研合同60余份,有效期类产学研合同20余份,已与中科院合肥分院、合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院所达成长期合作关系,正在与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初步接洽,寻求进一步合作;二是指导国肽生物与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合作,安盛石化与江苏科技大学筹建联合实验室、得奇环保与合肥工业大学筹建联合实验室等,指导新涛光电自主研发限波段透光新材料,并通过癌症检测仪器全球范围零部件筛选;三是调整科技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在建项目投产达效进展较慢。帏翔电子、博盈机电等新建企业面临招工、资金、市场、疫情等多重压力,投产达效进展较慢。其次鸿泰、新涛等企业新建项目前期进展不快。二是新增动能不足。目前,我县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14户,1-10月份新增规上企业18户,具有龙头、牵动性作用的企业新增较少。三是产业链条不够完整。智能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郎溪经济开发区主园区,形成了一定的集聚,但是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产业配套协同能力不足,产业链下游企业居多,终端产品生产企业少,核心竞争力不强。
      三、2021年工作计划
     (一)精准为企帮扶。持续贯彻落实《郎溪县工业企业“小升规”培育工作方案》和《郎溪县工业企业“培大育强”行动计划》,推动企业尽快达标升规,持续做大产业总量,鼓励和扶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不断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量。严格围绕测算的产值数据做好任务分解和落实,确保完成预测数据的上报,不断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确保在全市处于上游。
      (二)强化运行调度。对照全年发展目标,通过用电量、税收、销售等指标建立的经济运行数据模型,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和调控,实时跟进开发区和各乡镇的数据预排数及上报进度,压实压紧责任,确保实现预期目标。加强与统计局、开发区的实时联动,常态化深入企业开展调研走访,宣传解读统计方面文件政策,指导企业做好原材料、产成品出入库总账和明细等支撑材料,打消企业疑虑,确保应报尽报、应统尽统。
     (三)紧盯考核指标。持续做好技改投资指标调度和项目入库工作。重点做好技改项目入库,协助园区、乡镇做好辖区内企业投资摸排,做到应统尽统。把技改投资基数做大,项目做多做实。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业项目谋划工作,常态化落实“四送一服”,做好国家、省市各项惠企政策宣传及解读,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转型升级。 
    (四)有效激发活力。一是做好高企培育,力争明年高企数超42家;二是通过高企培育、技改投资及研发平台建设等方式,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力争2021年底,高新产业比重占规上产业65%以上;三是进一步摸排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底突破2亿元;四是修订科技奖扶政策,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确保2021年底,全县r&d突破1.5%。
    (五)新兴产业取得突破。到2025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60%,特色化成套设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梯特种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面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需求,以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汽车电子和汽车内饰件为重点,打造特色化产业集群。

郎溪县科技经信局
2020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