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绿肥种植示范建设方案
发布时间:2020-11-23 19:56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为贯彻落实国家耕地质量建设有关要求,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部署,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根据《郎溪县2020年度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工作方案》,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年度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为依托,通过绿肥种植技术示范展示,探索建立适应我县耕作制度的绿肥生产体系。通过项目资金适当补贴农户部分绿肥种植费用,鼓励农民恢复发展绿肥生产,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调优肥料施用结构,减少面源污染,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与耕地地力提升,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二、目标任务
在我县选择3家基础设施较好、有种植绿肥意愿且不影响粮食生产和其他要求的地方,集中连片发展绿肥生产,全县计划种植紫云英、油菜等冬绿肥总计450亩以上,通过绿肥本田翻压腐熟还田,替代部分化肥,提升耕地质量水平。
三、绿肥种植示范区建设范围
本年度我县绿肥种植承担主体采取由规模种植户根据
要求自主申报,由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发布申报通知,种植主体按通知要求申报,农业服务中心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根据申报情况遴选确定示范主体。
四、补贴方式及资金
根据《郎溪县2020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方
案》要求,安排绿肥种植补贴资金4.5万元,每亩紫云英补贴种植管理费用100元,其他绿肥作物每亩补贴种植管理费用75元,由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根据示范主体实际种植情况核实验收后发放,每户补贴金额不超过1.5万元。
五、重点工作
(一)主推技术:示范推广利用冬闲田种植紫云英、冬油菜等绿肥作物,适时翻压还田,培肥土壤。同时在绿肥种植田块矗立示范展示牌,明确技术模式、技术要求和技术负责人。
(二)成效监测:在示范片选择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田间排灌方便、面积在1亩以上的田块作为定位观测田,定期观测项目实施效果。监测点统一设置2个处理,即:(1)常规处理(不种植绿肥);(2)绿肥种植(种植绿肥还田)。适时组织搞好田间测产,并于示范前后,统一采集耕层土壤测试土壤有机质、pH、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以此综合评价项目实施效果。
(三)宣传培训:结合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和体系示范户等项目,示范主体配合相关部门采用开现场会,办培训班,矗立展示标牌,横幅标语、技术明白纸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耕地质量保护与质量提升的良好氛围。
六、组织方式
在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统一部署下,由县土肥站负责组织实施。负责项目具体实施技术指导服务、宣传培训,选择典型地块定点观测技术应用效果、记录相关数据。
县农业服务中心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展示范督查和验收。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绿肥种植示范工作由土肥站牵头,在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郎溪县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技术组负责绿肥种植示范技术服务工作。
(二)加强监督检查: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在关键时节开展工作督査,接受群众监督,保障绿肥生产。
(三)强化技术管理:在绿肥播种、开沟、翻耕等关键时节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同时在核心示范区组织开展技术观摩活动。做好下茬绿肥还田效果监测,探索提炼绿肥种植高效模式。
八、时间安排
(一)2020年 8月。发布绿肥种植申报通知
(二)2020年9月-12月。组织种植情况核查。
(三)2021年1月-3月。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与召开相关技术培训活动。
(四)2021年4月-5月。开展相关数据调查与适时翻压。
(五)2021年6-10月。完成下茬作物数据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