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志成城凝聚干群合力,夺取防疫防汛双胜利
一是疫情防控精准有效。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疫情防控,严格落实网格包保责任体系,全体干部初二上岗就位,并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动员基层党员、志愿者,安全开展防疫工作。全面摸排境外及武汉重点疫区返乡人员信息,及时进行相应隔离。同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宣传。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全乡上下无一例病例出现,夺取了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
二是复工复产有条不紊。伴随疫情形势稳定,第一时间开展复工复产行动,做到统筹协调,合理安排,确保防疫和疫后恢复生产生活工作有序进行。充分保障特色茶产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正常运行,采用经纪人制度,有效解决春茶采摘用工难问题。向各厂矿企业及茶叶种植大户派出防疫指导员,指导企业及产业种植大户及时恢复生产。
三是防汛救灾谋早谋细。充分做好做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各项准备工作,组建成立应急抢险队伍,超前谋划部署,统筹指挥调度,全乡上下干群同心,全员战汛。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7月16日—17日山洪爆发期间,及时转移安置群众共200人次,未出现人员伤亡情况,将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根据县防汛指挥部的命令,我乡派出民兵队伍支援飞鲤镇开展防汛工作,帮助排查汛情隐患,为全县安全度汛贡献了凌笪力量。
二、多措并举抓招商推项目,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是招商引资持续发力。今年以来,党政领导带队外出招商9次,接待外地客商6批次。成功完成竣工、投产项目1个;正在洽谈葫芦山度假村项目,计划总投资2亿元。
二是在建项目扎实推进。紧抓项目建设不放松,继续落实项目专班工作制度,以现场调度、驻点(村)调度、会议调度等方式,解决问题、明确节点任务、通报工作进展,成效显著。环龙须湖绿道主体工程已完工,并通过县级验收。S202三期路段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正在完成桥梁建设和灰土回填作业;伍员山景项目规划已通过县级审批,项目用地及林权审计已完成报送省厅地前期手续,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详细的规划编制;伍员山水农业公园项目进展顺利,如期举办线上第五届蓝莓节。同时,该项目正在积极申创3A级景区,并对现有农家乐及民宿提档升级;竹木山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正在修订完善规划方案,项目用地收储报批正在进一步对接,已开展项目初步设计和环评报告工作。
三是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实施“茶叶、蓝莓、苗木花卉、有机稻(再生稻)”四大基地品质提升行动,全乡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优质黄白茶种植面积达2.4万余亩,蓝莓、蜜枣、水栀子等种植面积达3000亩。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4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组织3家申报市级示范家庭农场,鼓励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工作。同时我乡也按照相关要求,谋划开展社会化服务项目,促进推动凌笪乡农业产业化更好发展。
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从严实行林长制,组建了17人的生态护林员队伍,今年以来,共完成人工造林376亩,退化林修复600亩,省级森林抚育2000亩,市级森林抚育示范片1000亩,王桥村正在争创省级森林村庄;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乡域河流水库整治工作,持续抓好“散乱污”企业、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继续加大对矿山砂石生产企业运输车辆、道路扬尘整治,确保形成扬尘治理的长效机制,为实现生态立乡保驾护航。
二是人居环境整治常抓不懈。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乡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已全面完成,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建立环境整治常态机制,印发《凌笪乡2020年人居环境实施方案及人居环境考核奖惩办法》,并按季度考核,及时兑现相关奖惩;加快推进中心村污水管网整改,钱桥村孔塘组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已招标完成,施工队已进场施工。扎实开展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工程,针对2017年至2019年间的改厕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摸排,共计331户存在问题,已全面整改完成;2020年改厕目标任务为908座,目前已完成900座,整改进度位居全县前列。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以旅游的视角打造美丽乡村,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品质,形成面向“山这边,山那边”省域交界地区美丽乡村新名片。省级美丽乡村下吴村罗市片区,村庄内户户通景观道路、雨污及强弱电管网、房屋外立面装饰、文化大舞台、景观节点、零星绿化等核心区建设工程全面完成,自来水实现集中安全供水,综合服务中心、主干道绿化工程已挂网招标,壹号公路沿线景观提升、登山步道、瞭望台等建设工程已完成图纸设计,正在编制工程量清单。市级美丽乡村岗南村涧下片区已全部建设完成,正在等待上级部门验收。
四、切实保障民生贯彻落实,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
一是脱贫攻坚稳步推进。开展了巡视整改“回头看”,“大排查大起底”活动,对全乡885贫困户、5户边缘户和一般户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开展专项排查,补齐核心指标短板,结合村情户况,精准制定“一户一案,一人一措施”,着力推进“九大工程”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准。全乡173名贫困学生春季教育资助打卡发放资金16.56万元,完成符合条件的36名贫困学生申报雨露计划;申报“四类”类人群危房改造14户,已全部竣工;开展贫困人口集中慢性病筛查活动,集中办理慢性病证132人,签约家庭医生1790人,补助医疗金8.2万元;全乡十个行政村134个自然村全部实现规模水厂集中供水,安全饮水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鼓励736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补助产业发展资金116.11万元。认真谋划实施到村项目,今年以来,共有6个扶贫到村项目,现已全部实施完成,涉及扶贫专项资金286万元已全部拨付。
二是惠民力度不断提升。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续)保工作,加强低收入特困群体社会保障管理,保障城乡低保对象792户、945人,共发放低保金310.71万元。全乡纳入五保143人,敬老院集中供养老人49人,分散供养94人,1至8月共发放五保金67.5万元。1至8月上报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共计792人,累计发放补助款30.37万元。完善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今年以来,审批各类救助申请68人,共计发放救助金9.45万元。
五、咬定平安建设不放松,营造和谐稳定新局面。
一是积极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全力贯彻落实“七大调解法”,落实重点矛盾隐患党政领导包保责任制,今年已排查隐患矛盾34起,已全部调处完毕。成立“党建+三治”工作专班,进一步夯实“一村一警”进村入户工作机制,借助“多彩侯村”党建品牌和“帮友工作室”扶贫品牌,结合大千文化,修订村规民约,梳理家风家训,建立健全“一约四会+X”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开展重点领域集中治理工作。
二是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立凌笪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建立月排查、季研判工作机制,梳理巡查辖区内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每月召开摸排线索汇报会,每季度召开线索会商研判会。深入宣传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意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的重点对象和举报方式,坚持深化打击,以办案为重点,打好攻坚战。
三是安全生产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各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定期研究和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1+10+N”专项整治为契机,排查治理各类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今年共检查企业26余次,查出隐患和问题58条,目前已整改57条,未整改到位企业现在已经停产整顿。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工贸行业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消防安全,各企业特种设备管理和检查、森林防火等相关工作。同时,扎实做好“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应急实战演练活动,聘请第三方专家强化监管,进一步提升了我乡安全生产监管能力。
六、驰而不息深化作风建设,打造政府高效廉洁新形象
一是政府作风不断增强。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意识形态责任制,常态化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贯彻执行好县委“四个文件”内容,制定印发《凌笪乡机关管理若干制度》等系列文件,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了执行、监督等工作责任,完善乡村两级考核制度,制定涉及各类人员的考核细则,使考核工作更科学、更细化。
二是全力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动行政权力规范运行,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清理,健全法律顾问机制,聘请公职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领导班子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组织干部参加网上“机关集中学法月”法律知识测试,开展“法治护航 精准扶贫”,“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迎六一 法治教育促成长”送法进校园和“江淮普法行”等一系列法治主题活动,为建设法治凌笪、平安凌笪营造良好环境。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今年以来,在各类平台主动公开信息601条,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规范便民服务管理,为民服务网办件1.8万件。办理网民留言7条,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