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县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农业农村局> 回应关切> 主动回应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999T/202007-00041
组配分类: 主动回应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水稻涝渍后的水浆管理技术措施 文号:
成文日期: 2020-07-27 发布日期: 2020-07-27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999T/202007-00041
组配分类: 主动回应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水稻涝渍后的水浆管理技术措施
文号:
成文日期: 2020-07-27
发布日期: 2020-07-27
水稻涝渍后的水浆管理技术措施
发布时间:2020-07-27 08:15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水稻在受淹情况下,通气不良、光合受阻、呼吸消耗加大,生理活动受到极大影响,甚至死亡。水稻受淹程度与受淹时的生育期、淹水时间长短、水层深浅等有密切关系。一般苗期耐淹力较强,孕穗期最弱。水稻被淹后所造成的损失,随着受淹时间长短而不同。

1、尽早排水抢救。涝后应立即组织人力,集中一切排水设备,进行排水抢救。先排高田,争取让苗尖及早露出水面,就可减少受淹天数,减轻损失。但在排水时应注意,在高温烈日期间,不能一次性将水排干,必须保留适当水层,使稻苗逐渐恢复生机,否则如一次性排干,因稻田长期浸在水里,生活力弱,茎叶柔软,遇晴天烈日容易枯萎,反而加重损失;但在阴雨天,可将水一次性排干,有利于秧苗恢复生长。如稻苗受淹后,披叶很少,植株生长尚健壮,田面浮泥较多,也可排干轻搁田,以防翻根倒伏。

2、及时除污。秧苗受淹,在退水时随水流方向且抢在秧苗刚刚露尖时及时洗去叶表的泥垢,可用竹竿来回振荡,洗去沾污茎叶的泥沙,增强光合能力。一般在水质混浊、泥沙多的区域,容易积沙压伤秧苗,若秧苗处于分蘖期和幼穗分化前期,可随退水方向泼水洗苗扶理,结合清除烂叶、黄叶以及稻田中的污物,可减少对稻苗的压伤和苗叶腐烂现象,促进秧苗及早进行光合作用。冲洗时要避免机械损伤。

3、查苗补缺。对处于分蘖期的田块,受涝后要进行逐田块检查,如发现缺株,要立即补齐。补苗的方法主要是分株补苗,就是在未受涝或涝轻的田里,选取生长良好,正在分蘖的稻株,分出部分移栽到缺苗的田中。

4、控制水层。水稻受淹后,既要防止青枯死苗,又要改善根际环境促进根系活力。受淹后的水稻植株,根系黑根增多、根系活力明显下降,应以增加土壤透气性,改善根际环境为主要目标。排水后稻苗恢复生机,即进行一次轻露田,以增强士壤透气性和根系活力。高温晴天不能立马排干水,白天保持足够水层严防萎蔫枯苗:秧苗田应在下午5时后排干水、露田,待第二天清晨再重新灌浅水,促进根系快速恢复活力。

5、补施肥料。待叶尖恢复吐水功能后,及时追肥,促进秧苗恢复生机、多发白根;大田可以根据生长时期补肥,对于孕穗期要追施氮肥起保花作用。轻露田后结合灌浅水补追一次速效肥料。一般处于分蘖期的每亩可追施尿素7.5公斤、氯化钾3.0公斤,以促进幼穗分化,壮秆大穗。若处于孕穗期,则应在破口前3-5天,每亩补施尿素2.5公斤。抽穗后进行1-2次根外喷施磷钾肥等叶面肥。后期坚持浅水湿润灌溉,以保持根系活力,活熟到老,提髙结实率和粒重,从而弥补因涝灾造成的有效穗不足和穗粒数减少的损失。

6、防好病虫受涝稻田,由于叶片损伤,有利于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浸入,大大增加了感病的机会,特别是白叶枯病,受涝后往往危害严重,纹枯病也可能重度发生。为此,要及时用药防治,尽早封锁白叶枯病的发病中心,药剂可选用叶青双、消菌灵、噻唑锌、噻菌铜或叶枯唑等;纹枯病防治可选用己唑醇、井岗霉素、苯甲·丙环唑、纹枯清或噻呋酰胺等药剂。

施肥中遇到的具体技术问题,可直接向当地农业部门咨询,也可以直接与县土壤肥料工作站联系,电话:702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