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姚村镇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姚村镇政府>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情况
索引号:
11341722003252027H/202004-00060
组配分类: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姚村乡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姚村乡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安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0-04-20 发布日期: 2020-04-20
索引号:
11341722003252027H/202004-00060
组配分类: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姚村乡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姚村乡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安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0-04-20
发布日期: 2020-04-20
姚村乡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0-04-20 09:41 来源:姚村乡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2019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来,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任务,我乡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将2019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层治理方面。抓党的思想建设,筑牢精神支柱。认真落实村两委班子成员联系流动党员制度,全乡61名流动党员,均纳入有效管理;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党员活动日、党员公开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持续推进妙泉村、红旗村党建创新载体精品样板点打造,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和服务水平。抓民主政治建设,凝聚发展力量。严格落实宗教管理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加强对9处信教场所的监管,开展“四进”活动,规范宗教活动内容及信教群众行为。出台农村“党建+三治”工作方案,先行在4.0版本品牌村妙泉村试点,以夏桥村“党员立家训、群众写家规、妇女扬家风”活动为样板,用家风家训系列活动助力农村“党建+三治”出实效。抓各项制度建设,激发干事热情。出台干部管理文件,以对村考核为导向激发乡村动能,出台《姚村乡2018年度村级目标管理综合考核办法》;建立工作专班推进度,已成立多彩村庄项目、七彩环线项目、文旅招商项目、观天下景区提升项目、桃源大道谋划项目5个工作专班,突破现有工作机制,用专班的形式汇聚资源要素。扎实开展“三个以案”教育活动,持续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活动.

(二)经济发展方面。经济指标稳中向好。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235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012万元,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2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38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24.4%,完成财政税收1200万元。招商引资有序推进。新签约落户项目3个:浙江天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的“夏桥研学之乡”项目,已在编制概念性规划;上海科大重工集团投资2000万建设的“盘龙生态项目”,正在制作规划;江苏捷佳起重运输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的“邛剅度假康养项目”。在谈项目1个:上海灵氟隆膜技术有限公司意向投资“泰清生态园二期项目”。文化旅游活力彰显。地方乡志《姚村记忆》顺利出版。成立5个文旅项目专班,着力推进县级5个高质量重点发展项目,成功举办第三届映山红赏花节,更新培养云舞演艺团队,培育补充演艺人员7名,全年展演4场,外出参演“春游江淮请您来”、水韵郎川茶文化旅游节活动,成功举办“环江淮自行车赛事”,持续提升旅游吸引力和游览品质。入评“2019年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观天下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6200万元。

(三)民生改善方面。脱贫攻坚精准发力。全年动态调整贫困户333人,现全乡仅有710人未脱贫,确保2019年顺利脱贫3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45‰。全乡共申请特色种养奖补433户,申请奖补资金69.7万元;培训电商知识普及型14人,实操型1人;申请文旅游扶贫奖补60人,奖补资金2.9万元;今年以来新增扶贫小额贷款24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12.5万元,全乡存量贷款2271067.5万元,获贷率42.8%;积极落实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全乡各教育阶段学生256人,资金已全部打卡发放。社会事业顺利推进。落实代缴养老保险282人,代缴金额5.88万元,发放扶贫驿站补贴10人、0.37万元,就业技能培训120人,新增就业帮扶对象6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0人;就业技能培训任务120人全面完成,30人报名参加的SYB培训班圆满结业;组织500余人次参加14场招聘会,利用传统庙会,举办一场大型的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共组织吸纳县内21家企业,提供850个岗位,发放企业招聘简章和民生工程宣传资料约3000余份;成功申报入评12018年度“创业之星”和2名“创业能手”。生态防治重拳出击。申报安徽省家庭发展中心创建工作整体推进。完成新造林250亩,森林抚育8700余亩,推动巡林督查机制,组织毁林采沙专项巡林调查50余次,阻止毁林采沙6起,全乡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整合五微力量参与巡河,整改河道隐患点7起,建成河长制公园2处。加强天然次生林保护,完成天然林商品林停伐外业勘界工作。红旗村与妙泉村正在积极争创全国森林乡村。

(四)乡村建设方面。基础设施补短板。“云舞之路·七彩环线”彩线工程已完工;“多彩村庄”投资2000余万元的盛村-柯村道路改扩建项目正在施工;“315”品牌村妙泉村改厕、道路硬化、主干道亮化工程、盛村后山游步道工程正在施工;总投资约600万元的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完工。项目谋划强后劲。启动观天下4A景区品质提升项目,推动4A景区高质量发展;结合S203省道姚村入口段绿化工程,打造十里桃源大道;继续与宣州区对接水东-鸦山道路项目,争取项目立项;开展龙井山景区建设可行性研究工作;向外推介“妙泉·欢乐山谷”旅游招商项目。美丽乡村出新意。4.0版本妙泉以“看漫山红遍 寻秘境山居”为定位,实现与多彩村庄的融合共生;3.0版本黄家湾以民宿集中区为定位,谋划田园综合体建设,塘家冲以华东最险越野赛道和蓝莓园为支撑,建设最美小山村;2.0版本夏桥以红色旅游为定位,筹建红色研学基地;51.0版本村庄以环境整治为重点,实现全域整治。人居环境有突破。以“三大革命”为引领,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五清一改”工作,,以河长制、林长制建设为统筹,抓好抓实山林河湖的生态保护。

二、 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层次仍然较低,传统环境优势向生态发展优势转化的过程中,动能仍显不足,生态文明理念仍需进一步增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仍需加快建立。

(二)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公共服务供给与民生需求还有差距,环线交通、美化亮化、景点提升、停车服务、旅游产品开发等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不完善,农家乐、民宿尚在起步阶段,沿线环境整治仍需提升。

(三)发展动力不足,支柱税源缺乏,财政收支形势严峻。受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地保护、公益林保护等方面制约,发展空间受限,在坚持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加快发展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要素汇聚的活力不足。

(四)机关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敢担当、肯作为氛围不浓、政府运转效率仍需提高。

(五)姚村乡地处宣郎广宁四县的中心地带,却处于郎溪县交通网络的最末端,国道235仍未完全建成通车,到宣州、广德、宁国的交通条件仍未改善,在借助宣郎广宁交通道路,对接沪苏浙旅游人群上仍有短板,不能充分发挥“宣城市旅游交通的三环四县核心区,江南通往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的连接带”的区位优势。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0年,姚村乡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全域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为抓手,主攻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乡村治理、集体经济、干部能力提升五项重点工作,加快推进我乡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把姚村打造成郎溪县最佳旅游宜居地,宣城市旅游交通的三环四县核心区,江南通往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的门户,长三角独具价值的康养度假旅游胜地,两山理论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地。

(一)决战脱贫攻坚,为民情怀再提升,全力厚植民生福祉。

1.决胜脱贫攻坚。确保完成202044人脱贫的计划任务;对全乡所有贫困户进行人均收入核查;巩固提升现有扶贫产业示范基地,以泰清茶蕴谷、四青蓝莓园和夏桥生态采摘园产业扶贫基地为重点,增强基地带动能力和发展持续性;科学谋划到村产业项目,因村施策发展贫困村支柱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力发展到户产业,加强脱贫攻坚“造血”功能,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电商等产业项目,提升金融扶贫质量,确保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2.优化民生环境。加快民生工程进度,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完成参保扩面任务。加强社会福利建设,落实民族宗教政策,有效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优化防灾、减灾工作,强化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落实涉军群体优抚安置政策。全力推进省家庭发展中心建设。

3.塑优服务环境。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整治、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加强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努力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目标。

(二)聚力项目建设,全域旅游再突破,巧力扮靓美丽乡村。

1.规划重构。编制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高标规划;充分重视土地三调工作,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姚村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观天下景区规划、村庄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提请县委、县政府专题编制大观天下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旅游公厕建设节奏,以旅游环线的旅游驿站建设为重点,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2.善用存量。充分利用生态红线保护范围外的云舞公路中黄家湾-盛村段,包装欢乐山谷旅游项目招商;充分利用农村民房,发展一批“小而精”的民宿集群;充分利用“4.0”版本品牌村与多彩村庄共建共享,把妙泉村建成省内领先、省外一流的旅游村庄。

3.破解红线。在乡改镇后,积极谋划姚村旅游空间新发展,筹划建设大观天下景区,推动观天下景区南门改造方案获批,提高景区南门综合接待中心的服务能力,致力破解天子湖、红旗湖两个水源地保护区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桎梏,积极谋划姚村旅游空间新发展,打造郎溪文化旅游特色名片,缩减水源地范围,增加可开发的土地空间。

4.量力而行。积极推动县国投公司、龙元集团、中惠旅合作开发运营观天下景区事项,全力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启动观天下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及停车场建设;协调解决建平大道高铁连接线至观天下景区道路两侧的绿化、美化问题;争取解决县际乡际周边主要交通路段旅游标识数量偏少、风格不统一、指引作用不强的问题;争取提升老十姚线、环天子湖道路等级,谋划环红旗湖自行车道路赛道项目。主动走进周边发达城市,整体打包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推介会,借助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网络平台,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实现旅游营销网络的全覆盖。拍摄姚村 “微电影”、讲好姚村“乡村故事”,多形式制造“噱头”,制造“爆点”。加强茶叶、闷酱等旅游商品系列开发和品牌建设,探索旅游景区和旅游商品捆绑营销策略。

5.区域联动。筹划建设大观天下景区,让高铁新城成为大观天下景区的迎宾接待地和综合服务区,让姚村成为大观天下景区的高端康养地和观光旅游区;谋划姚村乡旅游环线袁村至318道路连接线项目,让姚村旅游环线与318道路、洪林镇、毕桥镇、南漪湖的道路形成互通,连成环线;对标溧阳1号公路,全力推进“云舞公路·七彩环线”和 “十里桃源”景观大道项目建设,完成盛村-柯村旅游景观道路建设,推动环天子湖旅游大道立项实施,汇报争取姚村-水东旅游道路纳入交通部门项目库,谋划袁村至新318连接线项目,努力把姚村打造成宣城市旅游交通的三环四县核心区。

(三)坚持党建引领,党的领导再加强,努力深化乡村治理。

1.落实“党建+三治”制度。坚持试点先行,以妙泉村、姚村社区、夏桥村为试点村,探索“党建+三治”的姚村路径;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书记在“三治“工作中的头

雁作用;坚持融合发展,将“党建+三治”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共建共享。

2.健全“村为主”制度。以县对村“6+2”考核为指引,树明村级工作导向,力争各村(社区)在县考核中走在前面,力争乡村两级工作有效联通共同进步。进一步明确村级工作任务,厘清村级权利,压实村级责任,激活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凸显村民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3.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设青年干部学习阵地,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提振乡村两级干部精气神,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4. 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 林长制”,突出抓好黑臭水体、散乱污企业、农业面源污染、饮用水源地等环境综合整治。严控生态红线,严禁在禁养区域内从事养殖。推进卫生改厕,消灭农村旱厕,通过改造逐步扩大旅游公厕的服务功能,加快 “五清一改”节奏。

5.打好风险防控歼灭战。加强金融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行为,认真开展国有资产清查、核算、整改专项行动,强化国有资产监管,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巩固“深重促”专项行动成果,直面矛盾问题,妥善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强化“七五”普法和“法治姚村”建设,彰显乡村法制,以打击“砂霸”为重点,以城管综合执法队伍为主力,从重打击毁林采砂、河道采砂等违法行为,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

6、扎实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打造“315”品牌村妙泉村以“松间好人、扬我家风、竹林七贤、茶韵郎溪、多彩村庄”五大小品主题新时代文明实践步道,推广夏桥中心村“家风家训”活动促移风易俗工作的经验,营造农村文明新气象。以省级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为抓手推进文明实践站所建设。继续推进“云舞”国家级非遗申报工作,培育其他非遗文化申报市遗、省遗,持续提升人文环境。

(四)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思想再解放,奋力壮大集体经济。

1.做实农村体制改革。通过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农村“三

变”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激活农村发展要素资源,活化体制机制,实现充分发展。建好知名人士回乡创业、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发展能手带动致富三支队伍,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活力。

2.做强农旅融合平台。聚焦“农家乐、精品民宿、生态采摘园、特色农庄、乡村旅游营地” 5种新型业态,大力发展“互联网+旅游+生态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培育以姚村闷酱、瑞草魁茶叶等为代表的微园区,搭建互联网平台、统一旅游商品标志,加强旅游商品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安徽省著名商标、国家级一村一品的品牌影响力。推动已有民宿、农家乐升级提标,在妙泉、红旗建成以国投“悦慢”民宿、“昔慢·艺文”酒店、泰清茶韵谷、“小土村”木屋民宿、黄家湾民宿集中区等高中低档俱全的民宿经济带,做全民宿业态链条。

3.做活文旅融合文章。探索云舞市场化演艺,积极开展“云舞”申报国家级非遗工作,筹建云舞传承馆,培育云舞传承梯队;点亮姚村红色记忆,围绕红色苏维埃文化,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基地,筹划红色路途研学基地项目;擦亮古道国保名片,在保护的基础上试点旅游开发。广泛对接“驴友会”“车友会”等各类民间组织。继续做大马拉松、石佛山登山比赛等品牌赛事。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提升石佛山庙会品味档次。探索开展乡村美食节、帐篷节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

(五)健全各项制度,发展环境再优化,有效提升干部能力。

1.完善干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姚村乡机关管理若干制度(试行)》《关于姚村乡工作人员定岗定责的通知》《姚村乡机关事业工作人员平时考核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中共姚村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严格干部管理的通知》,明确干部的主责主业和岗位责任;建立站所负责人联系村制度,通过联系村级工作,锤炼干部综合能力,壮大行政村工作力量。

2.建立建设管控制度。建立城建、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等单位联合审批农民自建房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民自建房行为;探索建立乡、村项目联合会审机制,汇聚部门合力,推进项目规范化流程建设,进一步放大项目效益;健全违法建筑管控机制,进一步加大乡村违法建设打击力度。

3.优化招商服务制度。围绕创优“四最”营商环境,优化文旅项目招商服务,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制定姚村优势资源清单,让外地客商第一时间了解姚村,推出姚村文旅招商项目清单,让客商意向与已谋划项目第一时间有效衔接,制定文旅项目落地条件清单,让落地企业第一时间掌控办理时序。

4. 规范民宿发展制度。继续落实郎溪县支持民宿、农家乐发展的文件,成立民宿农家乐、茶叶协会,建立姚村乡民宿、农家乐、茶叶品牌标准,强化质量监督管理,规范经营活动,壮大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