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林业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乡村振兴
索引号:
11341722MB1682621B/201909-00032
组配分类: 乡村振兴
发布机构: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林业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郎溪县“双包”工作答疑 文号:
成文日期: 2019-09-02 发布日期: 2019-09-02
索引号:
11341722MB1682621B/201909-00032
组配分类: 乡村振兴
发布机构: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林业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郎溪县“双包”工作答疑
文号:
成文日期: 2019-09-02
发布日期: 2019-09-02
郎溪县“双包”工作答疑
发布时间:2019-09-02 11:08 来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林业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应该如何开展“单位包村”工作?

答:根据《关于印发《宣城市脱贫攻坚责任清单》和《宣城市脱贫攻坚“十大工程”部门任务清单》的通知》(宣扶组〔2018〕14号)文件规定,应从以下方面开展“单位包村”工作。

(一)成立单位“双包”领导组,落实一把手带头帮扶制度,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联络员负责开展帮扶工作(文件)。

(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每年深入帮扶村2次(含)以上,每年组织召开专题帮扶工作会议2次(含)以上(通讯报道、照片、会议录)等。

(三)单位班子(领导组)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调度推进“双包”工作,听取联络员专题汇报4次(含)以上(通讯报道、照片、会议录、汇报材料等)。

(四)单位党组织每年与帮扶村党组织结对攻坚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通讯报道、照片、会议录等)。

(五)制定单位帮扶村工作方案,发挥单位自身优势,帮助引进产业项目,支持村“双基”建设,开展认领认捐活动,不断提升村集体收入、“双基”水平和贫困群众脱贫质量(文件、会议录、项目资料、通讯报道等)。

(六)资助或协调引进资金5万元以上支持村发展(票据等)。

(七)落实单位“干部包户”责任,建立单位干部帮扶结对贫困户台账,确保单位每位帮扶干部入户走访每年不少于12次,切实做好到户帮扶工作(会议录、台账、通讯报道等)。

(八)按时、按质报送帮扶工作总结、调研慰问报告、扶贫信息、统计报表、会议材料等材料。

(九)如有驻村工作队人员(下派干部)到村任职,要全力支持工作,确保与单位工作脱钩;全面落实相关待遇,努力解决后顾之忧;按有关规定报销相关费用;根据帮扶村实际情况,会同乡镇党委妥善解决好帮扶干部驻村工作生活的交通、水、电和网络等问题,确保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后勤无忧。

二、帮扶干部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答:帮扶干部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准确掌握基本情况。切实履行职责,上门入户了解掌握贫困户家庭详细情况及致贫原因,对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及变化做到精准掌握。确保做到“四个一致”:帮扶干部接受访谈时的口述要与“一户一档”(含扶贫手册)、国办系统数据、贫困户口述完全一致。

(二)制定落实帮扶措施。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帮助制定精准帮扶计划,与村干部做好衔接,切实做好有关扶贫项目和医疗健康、教育助学、住房等保障措施的精准落实。

(三)做好联系帮扶走访。每月联系、走访贫困户,根据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的变化,进一步细化帮扶措施,使贫困户在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得到精准解决。

(四)扎实做好资料管理。与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一起入户走访,帮扶联系干部要亲口核实,亲自动手,对村、户两本扶贫手册进行核实、勘误并完善填写。对贫困户到户项目和保障措施落实进展、帮助解决现实困难、贫困户家庭收支变化等情况要一一登记。

三、作为一名帮扶干部,应该如何履行按月走访帮扶的义务?

答:(一)安排进行有序走访,适当分批次进行,以免增加基层负担。要加强与贫困户本人、驻村工作队、镇村干部的联系沟通,确保走访取得实效;

(二)如果所联系户年老或存在智力障碍,沟通能力弱,则入户后应重申自己的姓名和工作单位,加深贫困户对自己的印象和满意度;

(三)入户后应着力宣传脱贫攻坚相关政策,通过关心关怀的方式了解该户最新家庭情况、政策落实情况、发展意愿以及当前存在的困难,对自己发现或贫困户提出的请求应与镇村干部会商,在符合当前扶贫政策的前提下设法解决;

(四)帮扶干部应认真填写《扶贫手册》。帮扶干部应严格按照《工作指南》要求,规范填写扶贫手册,严禁出现手册换页加页、严重修正涂改,杜绝出现基础信息填写不准、帮扶措施简单、以入户走访慰问或宣传政策作为帮扶措施等情形;

(五)在入户过程中,帮扶干部应通过“安徽扶贫”手机APP登陆并上传帮扶日志、照片。如无法登陆,可向当地镇村扶贫专干咨询解决。

四、帮扶的贫困户2018年已经脱贫了,是不是就不用帮扶了?

答:中央要求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现有政策规定,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因此,无论哪年脱贫的贫困户,其帮扶责任人均应继续履行帮扶责任。

五、不提倡帮扶干部送钱送物,将如何开展帮扶工作?

答:干部走访时所送钱物并不计入贫困户人均家庭纯收入,反而可能助长“等靠要”思想,不利于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还可能造成贫困户之间、贫困户与边缘户之间盲目攀比,造成新的社会矛盾。

帮扶干部应转变思想,不仅要通过走访慰问、闲话家常等方式加强情感沟通、政策宣传,更要帮助帮扶对象谋划产业发展、落实相关政策、解决实际困难,帮助鼓励贫困户自立自强、勤劳致富,达到长期稳定高质量脱贫的效果。

六、帮扶联系的贫困户仅户主一人,长期在外地打工,不经常回家居住,这种情形该怎么帮扶?

答:应该采取以下形式开展帮扶工作:

(一)每月与联系户保持电话联系,宣传国家扶贫政策,让联系户知晓自己的姓名、工作单位,通过感情沟通取得联系户的理解和支持,确保该户对自己的帮扶工作满意。

(二)了解该户的基本信息、帮扶措施、帮扶成效及年度人均纯收入,确保在电话访谈中应答无误。

(三)对于长期外出打工的贫困户,应加强沟通,约定该户回家时上门开展走访活动,认真填写扶贫手册。在实地走访时应与驻村工作队、镇村干部做好信息沟通工作,并适当对帮扶结对户在村常住的亲戚、邻居开展走访。

七、联系的户提出一些诉求,不知道是否符合相关政策,怎么答复?

答:对此类诉求不宜贸然答应或拒绝,应采取委婉的方式引导贫困户将诉求表述清楚,向县、乡扶贫办咨询政策后再行答复。如果该户诉求符合相关政策,可帮助落实;如不符合政策,应向联系户妥善解释。如沟通困难,可寻求镇、村干部帮助沟通。

八、作为一名帮扶干部,在访谈中该怎么做?电话访谈的时候,我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接到电话,怎么办?

答:(一)加强日常走访。帮扶干部应自觉履行按月走访义务,和贫困户建立感情,确保贫困户知晓帮扶干部的姓名、工作单位及通讯方式等,取得贫困户对帮扶工作的理解,努力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让其认可帮扶干部走访次数。

(二)做好电话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成员、致贫原因、建档立卡及脱贫时间、在校生情况、家庭成员健康情况等;

2.该户政策享受及落实情况,包括特色种养殖、就业、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健康扶贫、低保五保、残疾人生活护理、资产收益等;

3.该户本年度收入情况要与户上基本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对应。尽量做到家庭年度人均纯收入总数准确,分项清楚,与扶贫手册、佐证材料、国办系统、贫困户口述完全一致。

建议在日常工作中,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做好对接,将访谈内容整理成文档形式,打印后随身携带,熟练掌握并及时维护信息。

如出现电话漏接,应该采取以下方式补救:

1.及时回电;

2.如对方电话忙音,可以短信方式回复,说明电话漏接原因。并保持手机畅通,等候考核人员回电;

3.按照考核人员要求,认真回答访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