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县发改委(县粮储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发改委(县粮储局)>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索引号:
003251390/201811-00027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郎溪县发改委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情况的汇报 文号:
成文日期: 2018-11-16 发布日期: 2018-11-16
索引号:
003251390/201811-00027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郎溪县发改委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情况的汇报
文号:
成文日期: 2018-11-16
发布日期: 2018-11-16
关于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情况的汇报
发布时间:2018-11-16 00:00 来源:郎溪县发改委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郎溪、溧阳、广德三地立足地域相连、生态一体、文脉同源等发展条件,积极加强政府间互动交流,201512月起合作共建苏皖合作示范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生态建设、民生共享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共建。在宣城、常州两市推动下,201610月,安徽、江苏两省高度重视,在签订的《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明确支持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并列入重点合作事项。两年多来,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取得的阶段性进展。

一、合作进展情况

(一)协调顺畅的合作机制初步确立。根据苏皖合作示范区框架协议精神,郎溪、溧阳、广德三市县委、政府举办了“苏皖合作示范区共建合作圆桌会议”“苏皖合作示范区三地领导会谈”“苏皖合作示范区协调层联席会议”等活动,签署了“苏皖合作示范区备忘录”,就规划编制、合作范围、合作机制、合作内容等多次进行磋商,建立了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运作、统分结合、务实高效”的区域合作机制。本着“平等互信、互利共赢”的原则,三地目前成立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民生共享、体制创新五个专项合作小组,梳理排定了20项重大合作项目重点加以推进。

(二)示范区发展规划已联合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委托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编制了《苏皖(溧阳、郎溪、广德)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规划主要围绕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经济链接共推、旅游发展深度融合、生态环境共保共育、民生福祉互利共享等方面,提出具体合作路径和目标。规划文本广泛征求了两省省直相关部门的意见,并经两省政府同意,现已由两省发改委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

(三)部分合作领域取得阶段性进展。一是交通设施加快互联互通。溧广高速郎溪段、芜申运河郎溪段、G318G235S202S203S214等一批跨区域交通设施建成运行,商合杭高铁郎溪段建设顺利推进,与沪苏浙公路、航道连网联通的综合交通体系逐步形成,为推进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创造了快捷的交通条件。二是产业协作配套功能增强。抓住苏锡常地区城市扩张、产业转型契机,实行“点对点”精准招商,重点承接电力电子、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转移,与苏锡常开展产业协作配套,错位发展,共同寻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优势。设立常州工业园、无锡工业园,给予“区中园”特殊政策,借助苏锡常客商的商务资源,形成了集群式承接的“品牌效应”,成为安徽省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三是生态保护合作有序推进。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建设列入重要合作领域,多次赴高淳、安吉等江浙地区学习借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制定和实施了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先后制定了《郎溪县蓝天保卫战2018年实施方案》、《郎溪县2018年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等。建立溧阳市-郎溪县跨界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制度,开展环境保护联合执法,联手打击和治理环境违法行为,制定皖苏两省跨界水体梅渚河--殷桥河断面联合监测方案,开展联合采样监测工作,共同保障流域环境安全。四是积极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区域协作工作。近年来,我委积极与江苏多地卫计部门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合作,分别在江宁区、溧阳市、武进区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2018511日我委组织人员赴南京江宁禄口街道卫计办联合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优质服务;529赴常州武进区与武进区卫计委联合召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区域协作工作对接洽谈会,初步共同拟定了2018年双方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工作的思路及计划。116日赴江苏溧阳市开展以“卫生健康大巡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为主题的流动人口服务活动。通过相关活动的开展加强了流动人口的信息采集和变更工作,对双向协作区域县市的流动对象,重点收集了流动地址和联系方式,建立流动人口协作工作站,为流入地与流出地开展卫生计生协作搭建平台。五是旅游经济加快整合发展。郎溪、溧阳、广德山水相连,依托三地丰富旅游资源,三地多次开展旅游产品推介会,联合打造天目湖--伍员山水公园--观天下景区山水诗意度假游精品线路、天目湖--紫金寺--箐箐庄园--太极洞二日游等精品线路,并联合举办景区管理服务学习交流活动。六是民生福祉互利共享致力推进。签订了《溧郎广三地人力资源合作协议》,在规范市场、招聘交流、校企合作等方面开展对接,设立苏皖合作示范区人力资源市场溧阳分市场、郎溪分市场、广德分市场,并统一挂牌,逐步建立溧郎广三地网上人力资源市场,通过在线咨询、网络招聘、现场直播等方式实现三地企业岗位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同时,积极开展三地间异地就医定点互认互通项目协商,商讨论证初步方案;加强教育教学合作,建立“胥河情”教育联盟,联盟学校教学研讨活动频繁开展,在青年教师培养上发挥积极作用。

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在两省两市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初步成效,由于苏皖合作示范区是江苏和安徽两省合作共建的重大规划,而当前工作主要由溧阳、郎溪、广德三个市县共同推进,尚处于县级层面的合作,推动难度大、见效慢;苏皖合作示范区是三地间全域合作,合作领域广泛,部分重大项目体现了创新合作原则,由于与“十三五”规划出台时间差的问题,一些规划建设内容还未列入到安徽、江苏两省中长期发展规划;示范区规划虽然已上报国家发改委,但能否获得批准还需进一步争取;溧广高速郎溪段、芜申运河郎溪段主体工程虽已贯通,但溧阳段建设进度较慢,还不能完全发挥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效应。这些问题需要两省两市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二、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是要推进设施共建共享。要建立统筹规划以及成本共担的机制,探索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合作规划和建设路径,推动交通通道同步建设和交通枢纽统筹配置,提升与长三角核心城市通达水平和内部客流物流的有序组织能力,并同步推进信息、水利、能源、环保、民生等设施建设。

二是要推进生态经济共促。要发挥政府联合引导和市场主体跨界合作的双重作用,通过要素平台搭建、产业门槛约束和专项基金扶持等途径,积极引导绿色制造链化发展,建设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联盟,将生态服务功能合理转化为经济发展能力,使生态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三是要推进空间布局统筹。要按照空间适宜性,统筹安排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空间集聚节约和产业链化发展为原则,促进制造业园区分工合作与跨地区共建,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和开发园区。从降低区域运输成本出发,统筹配置物流园区和转运枢纽,形成资源合理利用、产业分工协作、空间集聚节约的生产力分布格局,促进三地共建园区和边界地区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四是要推进要素保障共享。要共同搭建包括实物资产、知识产权、农村产权、环境产权交易等在内的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和平台,建设人力资源共同市场,搭建跨区人口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平台,推进环境、安全信息互通并建立联防联控合作机制,促进示范区内部要素有序高效流动和资源共享互利,切实打破边界地区的行政分割,实现要素市场一体化。

五是要推进生态环境共治。要科学划定环境敏感地区生态红线,建立生态补偿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制定协调保护规划。开展环境联合监测,强化边界地区生态资源共保、环境共治。在合理分担成本的前提下,推进重大环境保护设施共建,形成一体化的生态环境共治体系和生态安全格局。

六是要推进合作机制共创。要建立一套高效运作的合作对话制度,持续推动各领域合作机制创新,力求形成一套动态优化的合作体系,推动各领域合作持续深入,不断积累制度创新经验,为推动苏皖合作及长三角一体化提供新体制新机制的借鉴。

三、重大建设项目谋划

一是将苏皖(溧阳、郎溪、广德)合作示范区整体纳入宁杭生态经济带规划。20177月,苏浙两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努力打造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生态经济走廊、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同推进创新平台建设、联合打造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郎溪、广德地处宁杭生态经济带地理中心,并同属太湖水系,但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宁杭生态经济带规划避开了郎溪、广德,我们已经建议宣城市委、市政府参与到宁杭生态经济带规划重大决策中来,并将郎溪、广德作为规划重要节点纳入宁杭生态经济带统筹规划建设,共同推动宁杭生态经济带上升至国家战略。

二是支持镇宣铁路由溧阳--郎溪--宣城的路径走向方案。省政府在20177月出台的安徽现代铁路交通网规划将镇宣铁路溧阳--郎溪--宣城路径走向列入其中,并计划2021年动工,2024年建成。安徽和江苏两省对镇宣铁路项目均已委托中铁上海设计院开展前期工作,该院设计的两套比选方案均将线路途经郎溪并设站列入其中。在论证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我省主张镇宣铁路途经郎溪,在郎溪东设站经宣州洪林镇进入宣城东增设宣城东站,与商合杭和宣绩铁路连接,但南京对该方案提出异议,提出南京---宣城---黄山线路,为我县的争取工作增加了变数。为此,我们报请宣城市委、市政府综合考虑宣城铁路建设布局及经济社会效益,与常州市联合协调各方早日确定镇宣铁路由溧阳--郎溪--宣城的路径走向方案。

四、工作计划安排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一是提升示范区建设协调推进层次。鉴于苏皖(溧阳、郎溪、广德)合作示范区处于县级层面推进为主的现状,建议建立省级和市级层面的组织协调机制,争取将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常态化列入长三角经济区和南京都市圈合作议程,在政策和项目上给与支持。

二是加快苏皖(溧阳、郎溪、广德)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获批进度。目前示范区规划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建议省级层面协调争取规划尽快获得批准。

三是参与宁杭生态经济带规划决策。建议安徽省加入到苏浙两省正在谋划建设的宁杭生态经济带决策过程,将郎溪、广德整体纳入规划。

四是协调加快溧广高速、芜申运河溧阳段建设进度,尽早发挥经济社会效益。

五是专门制定出台支持苏皖(溧阳、郎溪、广德)合作示范区政策措施。建议省级层面出台政策,支持三地合作建设重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