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郎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财政资金> 财政专项资金> 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 政策与标准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999T/201911-00078
组配分类: 政策与标准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文号:
成文日期: 2019-11-28 发布日期: 2019-11-28
索引号:
11341722003251999T/201911-00078
组配分类: 政策与标准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文号:
成文日期: 2019-11-28
发布日期: 2019-11-28
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19-11-28 09:46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第一条  为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农业科技主要包括农作物、畜禽、水产品优良新品种繁育与农业高效高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保鲜技术;重大动植物病虫防治技术;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节水农业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适用农机和农业信息化技术等。

      第三条  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资金采取项目单位投资为主、国家财政适当补助的方式解决。中央财政补助的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新品种繁育、新技术应用示范、必要的仪器设备购置以及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等方面的支出,不得用于与项目建设工作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四条  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要达到以下目标:

    (一)示范项目要与当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

    (二)体现区位优势。按照合理区域布局要求,确定开展技术示范的主导产业。

    (三)形成示范能力。项目建设后,项目区生产设施、生态环境和技术推广应用条件要有明显改善,具备开展技术示范的能力。

    (四)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要依托农业科技部门,进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推广。

      第五条  各省(区、市)财政部门要组织、指导编制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标准文本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名称、项目属性、项目承担单位等基本情况。

    (二)项目概要,包括项目立项的背景、市场需求、资源交通条件等情况。

    (三)项目实施方案,包括实施地点和范围、实施内容、实施步骤、组织落实、目标等。

    (四)项目效益分析,包括成本效益、财务效益、国民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农民增收和吸纳就业能力等)。

    (五)项目经费预算。包括项目总投资额、财政投入预算、项目单位投入、银行贷款和其他社会资金投入情况等。

      第六条  项目申报与审批程序:

    (一)申请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的县(市)财政部门指导承担农技推广示范任务的项目单位编制项目建设规划,并以财政部门正式文件逐级上报省级财政。

    (二)省级财政部门组织专家对地市上报的示范项目进行论证,以财政厅(局)正式文件并附项目标准文本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财政部(一式二份)。

    (三)财政部根据省级财政和专家意见批复项目,并下拨补助资金。

      第七条  省级财政部门收到财政部批复和资金拨款文件后,要督促项目所在地财政部门加强对项目的指导和监督,保证项目承担单位按照要求进行项目建设工作。

      第八条  省级财政部门要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资金到位情况、项目建设成果及主要做法和经验等情况,并定期向财政部反馈上术信息。

      第九条  项目建成后,省级财政部门要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并向财政部报送项目验收报告。财政部将对项目进行抽查。

      第十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项目资金拨付、使用的监管。要逐步推行项目资金的报账管理,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一条   农业科技推广示范经费本着规范、科学的原则,做到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资金,对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的,应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十二条  各省(区、市)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自200461日起执行。《关于印发(关于财政支持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财农字[2000]31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