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A办公
  • 繁體版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市委书记童怀伟来郎讲话(摘要)

发布时间:2012-02-23 08:16 来源: 浏览:
【字体大小:

2月18日至19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童怀伟来我县调研。用了一天半的时间看了园区、企业和城市建设,在听了县委、县政府的汇报并和企业家座谈后,阐述了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印象。摘要如下:

一、对郎溪的几点印象

第一点,这几年,郎溪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重要的抓手,在招商工作上是真下功夫、下真功夫,确确实实把招商引资摆在了经济工作的首位。正因为如此,才有这几年郎溪主要经济指标的高速增长,总量的不断扩大,一批企业不断落户郎溪。就招商引资来说,县委、县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几大班子领导亲力亲为,全县上下形成了很好的招商态势,可以说是全民招商、全面招商,这是非常有特色的。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郎溪的区位优势和承接的空间优势,积极探索和总结了集群式承接、园中园招商、“飞地经济”等特色模式。特别是集中签约了无锡工业园、常州东华工业园和海宁经都产业基地。集群式承接、“3+2”模式,抓住核心企业和已来郎溪投资的企业家,进行以商招商,都有很好的探索,而且确实收到了很好效果,全县上下、方方面面形成了非常好的招商氛围。

第二点,工业强县、发展工业、推进工业化的理念在郎溪逐步树立。一是注意抓项目特别是“大而好”项目。二是立足郎溪现有实际,抓主抓重,形成特色产业,经都产业园、北京动力源、无锡工业园等一些项目发展前景很好,科技含量也不错。在郎溪工业基础几乎是一张白纸的前提下,在龙头企业、核心企业等方面做出的一些努力和成绩,确实不容易。

第三点,这几年,在过去的基础上,你们注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造承接平台。县开发区整个框架的拉开,“三通一平”的实施,对于像郎溪这样在两三年时间就拉开框架的县,确实不容易。除此之外,经都产业园一两年的时间,在省皖垦茶业集团和十字铺茶场的支持下探索的这种模式,应该说走出了一条新路。正因为这种集群式、产业链的承接,才引起了江浙的重视,才有了现在提出的“郎溪现象”。

第四点,郎溪这几年确实很好地学习了政策、研究了政策、利用了政策,很好地借鉴了、学习了外地的经验和做法,加上自身的思想解放和开动脑筋,确实用心地、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的瓶颈问题。你们实施的“三万工程”,培训一万,回流一万,引进一万,很好的解决了企业用工的问题。另外就是资金方面,银企对接,立足现有情况发展金融,已经有了五六家金融机构,你们做的很不错,缓解和化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第五点,全县上下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发展经济的氛围比较浓厚,环境比较好。招商、亲商、安商、稳商在全县上下基本形成共识,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帮助企业家在郎溪做得是很不错的。昨天,这么多企业家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肯定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从一个一个具体的项目、一点一滴具体的事情来说,可以说你们做的很好。他们提出的建议,是你们存在的不足,下一步要解决好。这么多企业,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都能说清楚企业概况、企业下一步怎么发展,确实不容易。我觉得,这种效率、氛围,你们用心地去打造、协调,优化服务、提高效率这一方面确实做得不错。昨天座谈会上,包括座谈会后与企业家用餐时,好几个企业家都和我说,童书记,这种氛围让我们感觉被尊重,被“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昨天座谈的企业家有很多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有不少是市人大代表,还有连任几届的,这很不错,这就是政治待遇,你们在这个方面很用心。

应该说,对郎溪开放招商抓工业所取得的成绩,和这两年,郎溪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排序靠前,这所有成绩的取得,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是充分肯定的。这凝聚了现在在座的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班子以及全县人民的付出和努力,也凝聚着历届郎溪县委、县政府的付出和努力,与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与他们在任上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二、对郎溪下一步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是希望郎溪县委、县政府进一步保持和巩固目前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特别是发展工业的好的势头,好的状态,进一步提振精气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一以贯之地抓住招商不放松,不要自满,不能止步,要再发力、再提升。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郎溪刚刚起步。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由于大环境的影响,一些项目放慢速度、减少投资乃至不投资,这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你们越要去抓,因为你们已经是受益者。就招商引资来说,我们马上来郎溪开会,全市都来学习,郎溪你们怎么办?这次我们来看是这样,两个月三个月后来看还是这样,怎么办?所以确实不能止步,不能停留。

二是还要相应的集中人力、财力在承接平台上进一步加快建设,逐步完善,再提升。无论是郎溪经济开发区,还是十字经济开发区经都产业园,包括乡镇工业园,都还在建设中,还有大量的拆迁,大量的道路需要建设。比如经都产业园,热电联产、污水处理厂都还在建设过程中,有待于资金、建设的进一步到位。否则,招的项目再多也落不了地,平台不完善也影响到招商的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大水、电、路、气的建设,进一步加大服务配套设施、员工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力度。

三是希望在过去已有的很好经验和做法基础上,在破解制约瓶颈和难题上进一步下功夫。包括土地、资金、用工和有关电力配套的问题等等。这方面你们对政策的研究比较深、比较细,有了一定的考虑。另外,要在存量上和集约节约上下功夫,对有些确实跟不上投资的项目或者那些根本就是等待观望的,要调整收回。可以说,在土地问题上,谁破解的好,谁解决的好,谁就掌握了先机,掌握了主动权。

四是从我第二次调研的情况看,现在郎溪的这种架构,这种承接的模式已经很不容易,几乎是在一张白纸上建立起来的,这种建立需要一个过程。调整工业结构,如果连结构都没有建立起来,如何去调整?这是个渐进的过程,你们提出了5个主导产业,县委、县政府,以及综合经济部门,在招商时,要注意方向,加大培育。比如经都产业园,要全力以赴,长则十年八年,短则三五年,肯定能形成气候。除此以外,无锡工业园、常州工业园里面的企业、项目哪些是重点,需要在承接的过程中去总结。

五是希望郎溪县在优化招商环境、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上进一步下功夫,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上,存在为工业配套的问题,如物流、第三产业、酒店、道路等问题。我更想提醒的是,在软实力方面,要从县委、县政府做起,从主管经济的综合部门做起,自身要提高能力,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请专家来办讲座,有针对性地出去考察学习,提高领导的能力、协调的能力、对产业对经济熟悉的能力,包括城市建设的能力。要进一步抓班子、带队伍,强作风、严管理,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我相信,郎溪在不断的提升中,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再过两三年,长则三五年,在整个工业经济上,与之相配套的在整个城镇化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质的提升,城乡面貌一定会有更大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一定能得到更大提升。市委、市政府也将一如既往地帮助和支持郎溪的工作,也会进一步要求和责成市直有关部门帮助郎溪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衷心的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郎溪县委、县政府把这一势头保持下去,把这种精气神发扬下去,相信郎溪一定会有更大的变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