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A办公
  • 繁體版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走进郎溪 > 综合实力

【宣城市两会】上级媒体看郎溪

发布时间:2021-01-21 22:41 来源:郎溪发布 浏览:
【字体大小:

一 安徽日报 郎溪:24小时自助服务 开启智慧车管时代

日前,郎溪县首个实现自助体检功能的24小时自助车管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后正式投入使用,该设施的建立为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新平台,标志着郎溪县进入智慧车管时代。

“我是来办理期满换证业务的,以前听讲在大厅里排队办理非常麻烦,但是我在这里换证非常方便,不需要排队。”在郎溪县交管大队的24小时自助车管所内,市民杜礼金正在自助办理驾驶证换证业务,拍照、体检、制作证件……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该市民顺利拿到了新证,整个流程只花了约五分钟的时间。

市民刘超是一名大学生,面对交管大队出现的这个“新生事物”,年轻群体操作起来显然格外得心应手,不一会儿,他便拿到了驾照考试前的体检报告,他表示:“无人车管所里的这些机器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快捷,而且很智能,办理非常省时间。”据了解,24小时自助车管所平均办理一项业务的时间约为5-10分钟,在进入自助体检机透明的照相室内,市民将根据提示完成证件照拍摄、视力听力测试等相关检查,付款后自动打印照片及电子报告单,上传至智慧车管系统,再使用一旁的“车驾管自助服务机”领取新驾驶证。

“24小时自助车管所自成立以来,极大的方便群众来办理业务,比如拍照、体检、办证……这些都可以在这里面完成,同时,在疫情防控期间,自助车管所也能极大地减少业务大厅排队等候这样的人员密集现象。”郎溪县公安局交管大队车管所所长龚安海如是说。


二 宣城市人民政府发布 郎溪:民生实事有“温度” 百姓幸福有“热度”

幼有所学、老有所养、民有所乐、劳有所得……近年来,郎溪县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用小实事累积大民生,为人民群众走向小康生活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民生答卷。

让群众不再为看病发愁

“我在2014年因病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果不是有这么好的政策,这个家早就被我拖垮了!”冬日的暖阳下,建平镇西郊村脱贫户肖公平正在自家房子不远的地方打理菜地。他在2011年确诊为尿毒症后,需要通过长期透析来延续生命。每年数万元的透析费用,对于这样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不负重荷。然而,随着积极推行健康脱贫政策,全面实施免费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让肖公平的生活有了盼头,“351”、“180”等健康脱贫政策更是为肖公平雪中送炭。

“多亏了健康扶贫政策,让我看病的负担减轻了不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说起健康脱贫政策,肖公平忍不住点赞。按照之前的医疗费用,一周透析三次,一次450元,一个月下来就是透析就需要五千多元。现在,每年透析以及相关医疗的花费已经基本忽略不计。就是靠着这些政策,肖公平增强了与病魔斗争的信心、心态也日渐好转。如今,肖公平在家里可以从事轻一点的农活,靠着蔬菜种植和养殖鱼塘,全家有着一定的收入,最终在2016年顺利脱贫。

近年来,该县用活用好健康扶贫政策“工具箱”,建立了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大病保险为延伸,医疗救助为托底的综合医疗保障体系,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医药负担,为人民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让百姓喝上“放心水”

“自从有了自来水,洗菜洗澡都很方便,水大,水质也好。”日前,涛城镇红星村村民徐志云忙完家里的卫生后准备做午饭,打开屋外水龙头,轻轻一拧,清澈的自来水便“哗哗”地流淌出来。她笑着告诉笔者:“以前每次用水要到3公里外的山上提水吃,很不方便,山泉水没有经过消毒,存在安全隐患,现在自来水根本不用担心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红星村里门村民组地理位置偏僻,居住点分散,村民饮水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解决村民饮用水安全,县镇两级共同筹措资金3万元,通过与广德市誓节镇杨杆水厂协调入户,铺设主管道3400米、支管道1200米,免收村民入户费,妥善解决了他们的饮水安全隐患。

2020年,为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县水利局按照《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从水量、水质、供水保证率、用水方便程度四个方面量化指标,部署推进全县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再排查和动态清零工作,在全县范围内逐村逐户对贫困人口开展饮水安全问题再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同步整改、动态清零。据悉,2020年3月份以来,对全县建档立卡6550户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再排查,发现390户贫困户存在不同类型的饮水安全隐患。为此,该县精心制定了“一户一策”通水实施方案,把解决当地群众和贫困户的饮水安全问题列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铺设管网、修建蓄水池、增设潜水泵等设施,解决了他们的饮水安全问题。

让文化滋养心田

2020年12月22日,记者走进十字镇安民社区农家书屋。50多平方米的房间布置得十分温馨,各种图书、报刊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架上。这里不仅有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类图书,还有经济、文学、历史等多方面图书。

“自从我们社区里开了‘农家书屋’,我没事就过来看看书,有些书还可以借回家慢慢看。”70多岁的老党员骆恩涛是个“书迷”,没什么事情的时候,他都会来看书。管理员告诉笔者:“书屋有各类藏书2000余册,还建立了电子阅览室。疫情期间,居民阅读热情更是高涨。我们会及时和居民沟通,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书籍,然后送书上门。”随着书屋图书种类的不断丰富,读书气氛日益浓厚。

同样,近年来,建平镇以推进“全民阅读”为抓手,切实加强全镇28个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不断丰富人民群众阅读体验,广泛开展家庭阅读会、亲子阅读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文化惠民工程走进乡村,滋润群众心田。

如今,在郎溪县广大村(社区),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农家书屋。遍布城乡的农家书屋正以文化和知识的力量,改变着农民的思想,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三 宣城发布 郎溪:大道如虹踏歌行 ——全县交通运输业发展侧记


大道如虹踏歌行

——郎溪县交通运输业发展侧记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见证奋斗者永不停歇的脚步。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建设,郎溪县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水平日新月异。

跨越豫皖浙三省交通动脉的“商合杭高铁”正式通行,目前,境内拥有G5011(沪渝高速)、G4012(溧宁高速)2条国家高速,以及G318、G235两条国道,S202、S203、S604、S338四条省道。

直达长三角核心区域的芜申运河定埠港正式通航,南京禄口机场在皖所设的第7个异地候车楼郎溪城市候机楼正式运营。

郎溪水陆空”立体交通大格局基本形成。

高铁开到家门口

走进位于十字镇的商合杭高铁郎溪南站,里面宽敞明亮,乘客们依次有序进站。此时,远远就听广播开始播音“九点三十开往杭州方向车次已到站”,只见乘客们大包小包的排队。

长久以来,“在家门口坐高铁”是郎溪人的梦想。如今,多年夙愿一朝成真。

“太方便了,以前春节回家乘坐中巴车,路上还堵车,每次都需要三到四个小时,现在只要57分钟到郎溪了。”在杭州上班28岁的黄闵告诉记者,自从有了高铁她不用每次到放假回来,周末可以回家看看。随着去年6月底商合杭高铁途径安徽的重要一站,郎溪南站的建成通车,标志着郎溪全面迈进高铁时代,实现了郎溪铁路客运历史性的突破。

据了解,郎溪南站可直通上海、杭州、宁波、合肥、武汉、重庆、成都、郑州、西安等中心城市,同时郎溪南站公交接驳车也将同步添加县内班次。

郎溪南站


美丽公路能致富

冬日暖阳下,姚村乡红旗村黄家湾一民宿老板甘祥伟正将洗净的床单被套抱到院内晾晒,这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来自江苏无锡的客户预定周末两间客,客户还特意叮嘱这次是一家五口人一起来度假,让他准备一些农家土菜。

甘祥伟之前一直在外打工,随着姚村美丽公路的建设,他发现游客越来越多,于2019年开办了民宿。甘祥伟说:“现在柏油路铺到了家门口,常州、南京、上海等地游客明显增多,周末和小长假的时候,我们民宿的客房经常不够用,需要提前预订呢。”

据悉,姚村乡“云舞之路·七彩环线”全长25.7公里,建成后带来了便利交通,民宿经济也随之快速升温。这条蜿蜒在山乡的“七彩环线”如链串珠,将该乡茶蕴谷生态景观带、4A景区观天下景区的红旗湖景观带,以及红旗村黄家湾中心村、妙泉村杜鹃花谷、鸦山古道、苏维埃旧址等乡村旅游景点串联起来,为姚村乡的全域旅游发展打造了新引擎。

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家齐说,“在郎溪《‘美丽公路’三年行动计划中》计划投资4.51亿元,建设美丽公路138.5公里,对具有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性质的县乡公路进行改造提升,实现以路为景、创景成线。”

天子湖绿道


“我们这里地处偏僻,以前很少有外村人来。现在修了宽阔的水泥路,过往的车辆一下子变多了。”说起家门前新修的水泥路,建平镇精忠村潘家村民组的村民感触颇深。

在建平镇精忠村潘家桥组,一户户的民居坐落在田野里,仿佛是一座小小的庄园,两条崭新的水泥路分别从村庄两侧通道了村外的主干道上。在这干净整洁、宽敞结实的路面,无论是行人还是车辆都畅通无阻。


龙须湖绿道

交通出行更方便

“以前村里全是碎石路面,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路修好了,不但我们出行方便了,来玩的亲戚朋友多了,村里的农产品运出去也方便了很多。”潘家村村民组组长李肖鹏说,这条路宽4.5米,将彻底解决百姓出行难问题。

郎溪县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科学规划项目建设方案,在争取上级项目补助的同时,落实了地方配套资金,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了有资质、业绩良好的施工企业承担建设任务。项目开工后,加强监管,严把工程质量关。据悉,2020年郎溪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有33条路,共28公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