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22003251825H/202503-00039 |
组配分类: | 教师培训 |
发布机构: | 县教体局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 |
名称: | 关于郎溪县2024-2025学年度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通知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5-03-18 | 发布日期: | 2025-03-18 |
各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现将2024—2025学年度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标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教师专业标准,强化重德养德和持续专业发展,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一)强化师德师风,树立新时代教师形象
深入学习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确保每位中小学幼儿园学教师都能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融合数字化,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掌握数字化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应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提升问题解决与实践教学能力
培养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面对复杂教育问题时,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注重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有效性,反思并优化教学行为,实现专业化成长。
(四)深化教育科研,推动教育创新与发展
增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通过参与校本研修和科研项目,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形成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为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实现个人的专业持续发展。同时,推动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创新的发展。
二、培训对象、学时
(一)培训对象:全县普通高中、中职学校、义务教育学校(含特教学校)、幼儿园(具备教师资格)全体在职教师。
(二)培训学时:本学年度远程培训24学时。
三、培训学科
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共13门学科。
初中: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共13门学科。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共9门学科。
特教:听障、智障、视障。
中职中专学校、幼儿园教师不分学科。
四、培训方式
采用“线上学习+校本研修(网络研修社区)”的混合培训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采取参与式、案例式、情景式、探究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
(一)构建学习共同体
在县教体局统筹协调下,构建学习共同体,形成学习区域,县教体局师训主管部门负责区域内学员学习的管理与监控。
(二)组建网络虚拟班级
按照同学段、同学科组班的原则,将学习区域内参训学员划分为若干个网络虚拟班级,每个班级100人左右,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合作式网上网下的学习、研讨、交流活动等。每个班级配备辅导者(班主任)1名,负责跟进班级学员的学习、引领学员交流研讨、批改作业、组织线下学习活动等。
(三)组建线下研修班级
以学校(中心校)为单位,组成线下研修班级,由校长任班主任,在县师训部门指导下进行组织管理,不同区域可划片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线下研修班或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线下研讨与校本实践研修活动。学习、研修方式,辅导方式,考核方式等参照培训机构学习手册、辅导手册。
五、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2025年2月-2025年3月)
1.各校于2025年3月26日之前将参训教师报名信息汇总表(附件1)通过OA系统报送县教师进修学校,2024年新入编教师请在备注栏注明。联系人:潘广友,电话:153****8557。
注:工作单位变动的在现工作单位报名参加培训,请各单位在报名时做好参训教师报名信息核对、确认工作,避免重报和漏报。
2.各校组织参训教师成立线下研修班,落实远程培训岗位实践研修环节,切实把远程培训、集中培训和校本研修结合起来。
(二)实施阶段(2025年4月—2025年5月)
1.线上学习。
2.线下研修与校本岗位实践阶段。
(三)总结阶段(2025年6月)
参训教师培训成绩评定,评优评先,结业发证等。
六、组织管理
为确保远程培训的顺利推进,按照教育厅、市教体局的总体要求,坚持“统一组织、分工负责、分级管理、联合培训”的管理体制。
(一)承办机构负责远程培训全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制定培训方案,提供优质学习资源、优秀培训师资和平台技术支持服务。
(二)各参训教师所在学校负责本校参训教师的管理。组织参训教师成立线下研修班,在县教体局师训部门的指导下落实远程培训岗位实践研修环节,切实把远程培训、集中培训和校本研修结合起来。
(三)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远程培训工作。组织参训学员的报名、编班和培训经费的落实,指导远程培训线下研修活动。实施辅导者选派工作,对辅导者开展业务培训,并督促其完成班级管理和辅导等任务。协同承办机构做好本地参训学员的导学促学工作。监管、指导和督查全县远程培训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