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郎溪县政府网站!

  • OA办公
  • 繁體版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辈版
索引号:
11341722MB0Q15978Y/202410-00008
组配分类: 旅游规划
发布机构: 县文旅局(县广播电视局)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名称: 2024年郎溪县“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落实情况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10-15 发布日期: 2024-10-15

2024年郎溪县“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落实情况

发布时间:2024-10-15 15:14 来源:县文旅局(县广播电视局) 浏览:0
【字体大小:

一、“十四五”期间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十四五以来,我县深度开发优质旅游资源,大力引导旅游业态创新发展,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1.文旅融合更加高效。联合发布苏皖合作郎溧广精品两日游线路,召开长三角“一地六县”文旅联盟会议、“一地六县”文旅执法区域协作示范共建暨文旅执法融合联席会议,签署《长三角“一地六县”康养游合作宣言》《安徽省郎溪县与江苏省溧阳市、安徽省广德市“扫黄打非”及文化市场互查区域联防协作协议》,达成了景区同城化合作、旅游联合推广等一系列合作成果。

2.旅游资源品质提升。深入开展“五美”提升行动,打造“一地六县”康养游等精品线路。积极培育精品主题村、特色美食村,围绕“古郎川十二景”,发布“郎溪新十景”。大佛山养心谷、妙泉杜鹃花谷创成3A级旅游景区。郎溪县成功获批“中国天然氧吧”,姚村镇获评首批省特色旅游名镇,涛城镇庆丰村获评首届安徽美丽茶村,姚村镇妙泉村获评安徽省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姚村镇妙泉村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申报材料已被省厅推选至文旅部,待文件印发,大佛山养心谷景区获评2022年安徽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美迪花世界获评安徽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大佛山养心谷二期项目、新和绿道、天子湖绿道已建成运营,实施龙须湖绿道(含S202)、G235沿线景观提升项目,积极打造安徽省旅游风景道。

3.旅游业态创新布局。成立安徽山两边生态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树立“茶乡画‘郎’‘溪’引八方”城市品牌形象,加强“建平十六鲜”美食品牌建设推广,完成美食地图、地标美食指南制作,连续举办三“建平十六鲜”烹饪技能大赛,设计制作冰箱贴、杯垫等一批“建平十六鲜”文创产品,构建“美食+旅游+”郎溪模式。成功举办樱花文旅嘉年华、映山红赏花节、美迪花卉展等乡村旅游活动,新和千亩樱花林连续四年登上央视。积极培育精品酒店、特色民宿、帐篷营地等美居业态,花涧民宿、“小土村露营地”、“松林间 山茶香谷营地”“牧野川露营地”、“伍员山水露营地”建成并运营, “悠然茶田”等酒店加快建设,花涧民宿、美石屋精品民宿分别荣获安徽省首批“皖美”金牌、银牌民宿。

4.旅游发展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设立县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旅游业发展奖励扶持资金,积极对接金融部门,探索文旅专项信贷业务。加快构建快进慢游全域旅游交通体系,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停车场、旅游交通标识牌等配套不断完善,全县旅游厕所上线百度地图。社保卡在文旅行业居民服务实现“一卡通”应用。立足“一地六县”文旅联盟平台,推动落实旅游同城待遇,多次开展非遗、书画、摄影等各类文化交流、文化走亲活动。规范市场监管,不定期开展文旅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定期组织文明旅游进景区志愿服务活动。营造良好全域旅游环境。在全县实施“三进”(进酒店、农家乐、食堂)计划,启动标准化制定工作(品牌LOGO及产品包装设计),积极参加亮上海、杭州、合肥等地文旅推介活动。

5.重点文旅项目加速推进。持续推进郎溪县福寿岛生态保护与环境提升项目(一期)、郎溪县姚村片区乡村旅游改造提升(一期)项目、郎溪县花溪谷度假综合体项目、昔慢艺文酒店项目、郎溪响龙峡漂流项目、安徽大佛山养心谷景区明清特色古村落项目、郎溪木子香樟生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部分项目由于前期论证不够完善,建设用地审批、供地需要时间,导致重大旅游项目推动较慢。旅游资源缺乏深度策划与规划,未得到充分的整合和深度开发,内涵挖掘不够,经营项目大同小异,部分乡村旅游产品存在低水平重复,核心吸引力和品牌传播力不强,游客体验性、参与性项目较少,难以满足游客不断变化的需求。旅游人才短缺,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产业、导游队伍、乡村旅游、旅游文创方面的人才总量不足且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服务品质总体不高,环境卫生、服务质量存在差距。民宿、农家乐管理服务缺乏规范,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三、十五五主要目标及措施

主要目标:围绕构建“五美郎溪”大黄山特色文旅地域品牌,推进“三五工程”建设,着力推动高端服务业集群发展,打造“北黄山组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文旅康养产业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2026-2030年,力争实现每年:新招引文旅项目3个;文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10%以上,从业人员平均收入增加20%以上;旅游人次、收入同比增长25%;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打造2家精品主题村、5家精品民宿,力争创成“水韵茶乡”旅游风景道(通景绿道)等一批省级旅游风景道;创新开发建平十六鲜、郎溪新十景、郎溪黄茶、郎溪大米、郎溪蓝莓等特色商品,转化为文旅伴手礼不少于10个,引导文旅企业参加景博会,长三角惠民市集等推介会,打响“五美郎溪”大黄山特色文旅地域品牌

主要措施:

1.推进“三五工程”建设。突出“五大片区”功能布局、产业布局,深化“五美创建”,打造乡村旅游“五朵金花”。①综合资源禀赋差异、发展定位,高品质打造“云水姚山水度假片区、伍员山乡村休闲片区、环城生态体验片区、南漪湖湿地观光片区、胥河文化传承片区”五大片区,积极谋划国家级磨盘山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动磨盘山遗址国保单位和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申报。②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全域美景、地标美食、生态美居、精品美游、轻松美购”五美建设。③开展全域旅游品质提升行动,高标准打造姚村镇妙泉村、凌笪镇下吴村、十字镇新和村、涛城镇庆丰村、飞鲤镇湖滨村乡村旅游“五朵金花”。

2.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旅游厕所、旅游交通标识牌等建设任务,积极推进县旅游集散中心、伍员山文旅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着力提升G235、环龙须湖绿道(S202)等重要旅游公路沿线风貌充分发挥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及“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品牌效益,加快G50沪渝高速郎溪段改扩建、S46长高高速郎溪段、宁杭二通道等项目实施,重点打造鸦山古道户外徒步、磨盘山遗址水上观光等精品路线,加快形成“快进慢游”立体式交通网络。

3.强化旅游宣传营销。拓展乡村旅游“年有主题、季有重点、月有活动”系列节庆活动营销体系,常态化举办新和樱花节、蓝莓节、“映山红”民俗赏花节等文旅节庆活动,持续打造“建平十六鲜”等知名旅游美食IP;利用“双微一抖”等多媒体等媒介渠道塑造“建平古八景”“郎溪新十景”出圈打卡地,重点打造乡村旅游“五朵金花”;继续推进“一地六县”文旅联盟交流合作,做好长三角“一地六县”康养游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全力打造长三角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4.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动磨盘山遗址国保单位和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申报,拓展茶养体验、水养休闲等多功能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业态。全力抓好重大文旅项目实施,突出姚村片区为建设重点,加快大黄山在库项目建设,加快响龙峡河道漂流、花溪谷酒店、昔慢艺文酒店、红山涵田度假酒店等项目建成运营。同时,聚焦石佛山、天子湖、红旗湖等重要点位谋划项目、入库补库,争取纳入大黄山产业投资基金范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